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一丁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52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本方案可以实现在燃料电池输出时,先将外部储存的液态金属导热剂通过输入口导入,随后再由导管导入底框内,同时半球型连接板内的金刚石颗粒将燃料电池上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导入导热纤维上,当底框内流经液态金属导热剂时,会对导热纤维进行冲刷,并带走导热纤维上的热量,然后通过连接管将带有热量的液态金属导热剂导入副板内,并顺着异形管流动,在异形管内流动时会由降温液对其进行降温冷却,使得输出口流入外部储存装置时为冷却状态以此形成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环保性较高可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前途。同时环保性较高可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前途。同时环保性较高可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前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另外,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原料,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使用寿命长,由此可见,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
[0003]在现有技术中,在燃料电池使用时会产生热量,而在燃料电池进行输出时,可能会因自身产生的热量导致在输出时功耗增大,进而使得燃料电池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它可以实现。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左端开凿有输入口,所述主板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多个所述定位槽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与输入口相连通,所述定位槽内插设有底框,所述底框上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型连接板,所述半球型连接板内填充有金刚石颗粒,所述半球型连接板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热纤维,所述导热纤维位于金刚石颗粒的下侧,位于上侧的所述定位槽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副板,所述副板位于主板的下端,所述副板内开凿储液框,所述储液框内填充有降温液,所述储液框内固定连接有异形管,所述降温液位于异形管的外端,所述异形管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副板左端开凿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异形管相连通,可以实现先将主板安装在燃料电池上,随后在燃料电池输出时,先将外部储存的液态金属导热剂通过输入口导入,随后再由导管导入底框内,同时半球型连接板内的金刚石颗粒将燃料电池上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导入导热纤维上,当底框内流经液态金属导热剂时,会对导热纤维进行冲刷,并带走导热纤维上的热量,然后通过连接管将带有热量的液态金属导热剂导入副板内,并顺着异形管流动,在异形管内流动时会由降温液对其进行降温冷却,以此使得输出口流出的液态金属导热剂处于冷却状态,随后在流入外部储存装置,以此形成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环保性较高可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前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框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
固定连接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形框,所述球形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球形框位于导热纤维的下侧,所述球形框内填充有乙二醇型冷却液,在半球型连接板内的金刚石颗粒将燃料电池上的热量吸收后会由导热纤维将其导入底框内,而由输入口导入的液态金属导热剂,会流经底框内,为了使得散热效果更加高效,可通过底框内流经液态金属导热剂时有乙二醇型冷却液对液态金属导热剂内的热量进行初步降温,进而使得流入异形管内的液态金属导热剂可以更快的将温度降低,进而在循环时,可以使得散热效果更高效。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端开凿有把手框,所述把手框位于定位槽的下侧,在主板需要安装在燃料电池上时,要将主板进行拿取,而为了使得主板在拿取时更加的便捷,可通过把手框进行移动,同时可通过把手框使得主板在安装时更加方便,可有效的减小主板与燃料电池安装后不匹配的情况出现。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热垫,所述导热垫位于半球型连接板的上端,在主板安装在燃料电池上后,会在燃料电池输出时,由半球型连接板对热量进行吸收,但在半球型连接板进行吸收时,为了使半球型连接板接触面积更多,可通过导热垫将燃料电池上热量吸收的更加均匀,并同时将热量传导至半球型连接板上,进而加强半球型连接板的吸热效果,使得燃料电池降温更快。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与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板,在主板安装在燃料电池上后会使得主板更加贴近燃料电池,而为了使得副板在对导入异形管内的热量降温效果更佳,可通过隔热板对主板上受到的热量进行隔绝,以此使得副板最大程度上减少热量的侵蚀,以此保持高效的降温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与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隔热板内,在隔热板对主板与副板之间进行隔绝时,可能会使得主板与副板之间产生晃动,为了使得主板与副板之间更加的稳固,可通过支撑杆进行加固,从而使主板与副板不易发生晃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夹块,所述夹块位于底框的外端,当定位槽内插入底框后,为了使得底框更加的稳固,可通过夹块对底框进行夹紧,以此使得底框在插入后不易发生晃动,且在底框发生损坏后,可通过特殊工具将损坏的底框取出进行更换。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外端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位于主板与副板之间,当主板在安装在燃料电池上后,会通过连接管将导管与异形管连通,而为了使得连接管表面不易因外界因素而发生损坏,可通过保护套对连接管进行保护,使得连接管可以稳定的进行传导,且不易发生损坏,以此减少经济上的损失。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底框内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框内流经液态金属导热剂时可能会使得连接杆因此被冲击,导致连接杆稳定性减弱,以此可通过将固定杆承载框底部进行固定,以此可连带对连接杆的稳定性进行提高,以此使得连接杆不易因液体的冲击发生损坏。
[0017]3.有益效果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1)本方案可以实现先将主板安装在燃料电池上,随后在燃料电池输出时,先将外
部储存的液态金属导热剂通过输入口导入,随后再由导管导入底框内,同时半球型连接板内的金刚石颗粒将燃料电池上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导入导热纤维上,当底框内流经液态金属导热剂时,会对导热纤维进行冲刷,并带走导热纤维上的热量,然后通过连接管将带有热量的液态金属导热剂导入副板内,并顺着异形管流动,在异形管内流动时会由降温液对其进行降温冷却,以此使得输出口流出的液态金属导热剂处于冷却状态,随后在流入外部储存装置,以此形成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环保性较高可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前途。
[0020](2)底框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框,承载框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形框,球形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球形框位于导热纤维的下侧,球形框内填充有乙二醇型冷却液,在半球型连接板内的金刚石颗粒将燃料电池上的热量吸收后会由导热纤维将其导入底框内,而由输入口导入的液态金属导热剂,会流经底框内,为了使得散热效果更加高效,可通过底框内流经液态金属导热剂时有乙二醇型冷却液对液态金属导热剂内的热量进行初步降温,进而使得流入异形管内的液态金属导热剂可以更快的将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包括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左端开凿有输入口(2),所述主板(1)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3),多个所述定位槽(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管(4),所述导管(4)与输入口(2)相连通,所述定位槽(3)内插设有底框(5),所述底框(5)上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型连接板(6),所述半球型连接板(6)内填充有金刚石颗粒(7),所述半球型连接板(6)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热纤维(8),所述导热纤维(8)位于金刚石颗粒(7)的下侧,位于上侧的所述定位槽(3)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下端固定连接有副板(10),所述副板(10)位于主板(1)的下端,所述副板(10)内开凿储液框(11),所述储液框(11)内填充有降温液(12),所述储液框(11)内固定连接有异形管(13),所述降温液(12)位于异形管(13)的外端,所述异形管(13)与连接管(9)相连通,所述副板(10)左端开凿有输出口(14),所述输出口(14)与异形管(1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燃料电池高效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5)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杆(15),两个所述连接杆(15)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框(16),所述承载框(16)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形框(17),所述球形框(17)与连接杆(15)固定连接,所述球形框(17)位于导热纤维(8)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一丁
申请(专利权)人:郭一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