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方法及相关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47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应用于集群通信领域,用于提高集群通信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包括多集群注册中心、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多集群注册中心与容器集群相连接,用于共享所有容器集群的信息,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位于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容器集群的元数据,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运行在容器集群中的所有容器上,用于将所有容器的流量信息转发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进行处理,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位于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容器集群的流量转发,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位于容器集群上,用于实现容器集群之间的流量治理配置。配置。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集群通信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是Kubernetes容器集群(Kubernetes,容器编排引擎)进行集群通信。在Kubernetes容器集群中,单个集群内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私有网络,不同容器集群之间网络并不相通,因此现有业务只能在单个容器内部进行交互。然而。目前容器集群规模可以突破5000个节点乃至更大的规模,不可避免需要部署多个容器集群,尤其是跨地域的集群,需要通过部署多个容器集群来实现业务负载分摊,容灾等需求场景。
[0003]但是在通过Kubernetes容器集群进行多容器集群部署,只能通过将容器集群中的内部容器降级成传统非云原生的点点调用方式,来实现不同容器集群之间的信息交互,直接导致了集群通信效率低下。
[0004]因此,现有方式存在因不同容器集群之间网络并不相通而导致集群通信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集群通信效率。
[0006]一种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包括:
[0007]所述装置包括多集群注册中心、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所述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所述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和所述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均基于云原生,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与每一个容器集群相连接,用于共享所有所述容器集群的信息,所述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所述容器集群的元数据,所述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运行在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中的所有容器上,用于将所述所有容器的流量信息转发到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进行处理,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所述容器集群的流量转发,所述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实现所述容器集群之间的流量治理配置。
[0008]一种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方法,包括:
[0009]第一流量转换网关接收来自第一云原生容器集群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流量转换网关是指所述第一云原生容器集群与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中任一个云原生容器集群进行通信的软件网关,所述通信请求包括通信对象的IP地址;
[0010]根据所述通信请求中的IP地址,所述第一流量转换网关查询本地容器集群表,确
定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云原生容器集群;
[0011]所述第一流量转换网关将所述通信请求转发给所述第二流量转换网关,以使所述第二流量转换网关对所述通信请求中IP地址进行域名解析处理,确定所述通信对象所在位置;
[0012]所述第二流量转换网关将所述通信请求发送到所述通信对象。
[00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方法的步骤。
[00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方法的步骤。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装置包括多集群注册中心、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所述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所述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和所述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均基于云原生,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与每一个容器集群相连接,用于共享所有所述容器集群的信息,所述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所述容器集群的元数据,所述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运行在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中的所有容器上,用于将所述所有容器的流量信息转发到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进行处理,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所述容器集群的流量转发,所述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实现所述容器集群之间的流量治理配置。通过采用联邦容器集群方案,首先容器集群规模突破单个容器集群的规模,通过多个容器集群来实现大规模,跨地域,跨环境等不同的业务场景,从底层容器基础设施支持跨容器业务交互的需求。其次通过多集群注册中心,统一管理维护所有容器集群,通过容器内转发网关,实现容器间流量治理可控,避免单个集群流量洪峰压垮其他容器集群,从而提高集群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方法的一流程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
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如图1所示,该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包括多集群注册中心01、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02、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03、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04、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05,多集群注册中心01、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02、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03、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04和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05均基于云原生,多集群注册中心01与每一个容器集群相连接,用于共享所有容器集群的信息,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02位于每一个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容器集群的元数据,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03运行在每一个容器集群中的所有容器上,用于将所有容器的流量信息转发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04进行处理,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04位于每一个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容器集群的流量转发,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05位于每一个容器集群上,用于实现容器集群之间的流量治理配置。
[0023]其中,云原生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是一套技术体系和方法论。云原生(CloudNative)是一个组合词,Cloud+Native。Cloud表示应用程序位于云中,而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Nati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原生的集群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集群注册中心、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所述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所述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和所述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均基于云原生,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与每一个容器集群相连接,用于共享所有所述容器集群的信息,所述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所述容器集群的元数据,所述集群节点路由代理服务模块运行在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中的所有容器上,用于将所述所有容器的流量信息转发到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进行处理,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管理所述容器集群的流量转发,所述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块位于每一个所述容器集群上,用于实现所述容器集群之间的流量治理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为全局的集中式集群注册中心,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的注册方式包括自动注册方式和纳管注册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包括元数据查询单元、接口访问单元、监听单元,所述元数据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容器集群中元数据信息,所述接口访问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多集群注册中心访问任一个所述容器集群的元数据接口信息,所述监听单元用于监听所有所述容器集群对应的状态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为四个分布式单机群的集群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为中心化架构集群流量转发网关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流量治理服务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嘉李琦黄龙华山金孝林远鑫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