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354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1
本申请提供一种邮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触发的邮件查询指令,获取邮件查询指令对应的邮件关键词;将邮件关键词发送至邮件检索装置,以供邮件检索装置根据邮件关键词反馈对应的邮件信息;接收邮件信息,并根据邮件信息确定对应的邮件是否满足预设删除条件;若是,则控制邮件删除装置删除服务器中的邮件信息对应的邮件,并控制服务器对应的网关装置将所述邮件对应的发件人添加至黑名单。本申请的方法,用户触发邮件查询指令,在满足删除条件时,将用户收到的垃圾邮件进行删除以及垃圾邮件发件人添加至黑名单,无需各用户手动删除及添加黑名单,在未能成功拦截垃圾邮件时,能够对垃圾邮件进行有效处理。件进行有效处理。件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邮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邮件
,尤其涉及一种邮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邮件以其更加快捷、高效的特点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邮件的通信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子邮件作为一种方便的联络工具,也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利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具有自己的企业邮箱,企业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也越来越多,垃圾邮件也越来越多。
[0003]垃圾邮件,是指未经用户许可就强行发送到用户的邮箱中的任何电子邮件,一般以传播广告,诈骗信息为目的,诱导用户阅读或点击邮件中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垃圾邮件给日常办公和邮箱管理者带来额外负担,同时也浪费网络资源,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邮件来往。现有的垃圾邮件识别是将邮件中的文本进行语义关联词提取,将提取出的语义关联词导入垃圾邮件强分类器进行判断,从而进行拦截。
[0004]但是现在的垃圾邮件种类多种多样,邮件中包含多种符号,这些符号穿插在邮件文本中,并不能很好的提取文本数据,也有一些邮件中只包含图片,并没有文字内容,现有的基于文本内容判断是否为垃圾邮件的方式并不适用上述情况,并不能完全将垃圾邮件进行拦截,使得这些垃圾邮件成为漏网之鱼,针对这种情况用户只能自行删除各自邮箱收到的垃圾邮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邮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用户在收到垃圾邮件后只能自行删除各自邮箱收到的垃圾邮件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0007]接收用户触发的邮件查询指令,获取邮件查询指令对应的邮件关键词;
[0008]将邮件关键词发送至邮件检索装置,以供邮件检索装置根据邮件关键词反馈对应的邮件信息;
[0009]接收邮件信息,并根据邮件信息确定对应的邮件是否满足预设删除条件;
[0010]若是,则控制邮件删除装置删除服务器中的邮件信息对应的邮件,并控制服务器对应的网关装置将所述邮件对应的发件人添加至黑名单。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邮件处理装置,包括:
[0012]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邮件查询指令,获取邮件查询指令对应的邮件关键词;
[0013]发送单元,用于将关键词发送至邮件检索装置,以供邮件检索装置根据邮件关键词反馈对应的邮件信息;
[0014]确定单元,用于接收邮件信息,并根据邮件信息确定对应的邮件是否满足预设删
除条件;
[0015]控制单元,用于若是,则控制邮件删除装置删除服务器中的邮件信息对应的邮件,并控制服务器对应的网关装置将所述邮件对应的发件人添加至黑名单。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0017]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0018]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19]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20]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邮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若用户接收到垃圾邮件,触发邮件查询指令,获取查询指令对应的邮件关键词,将邮件关键词发送至邮件检索装置,邮件检索装置基于邮件关键词进行检索,从而反馈与邮件关键词对应的邮件信息,根据接收到的邮件信息确定邮件是否满足预设删除条件,若满足预设删除条件,则控制邮件删除装置删除服务器中与邮件信息对应的邮件,并控制服务器对应的网关装置将邮件发件人加入至黑名单,在未能成功拦截垃圾邮件时,能够对垃圾邮件进行有效处理。
附图说明
[00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一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邮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邮件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0030]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2]为了清楚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对现有技术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0033]垃圾邮件,是指未经用户许可就强行发送到用户的邮箱中的任何电子邮件,一般
以传播广告,诈骗信息为目的,诱导用户阅读或点击邮件中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垃圾邮件给日常办公和邮箱管理者带来额外负担,同时也浪费网络资源,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邮件来往。
[0034]现有技术中,垃圾邮件识别是将邮件中的文本进行语义关联词提取,将提取出的语义关联词导入垃圾邮件强分类器进行判断,从而进行拦截。具体地,获取邮件的头信息,将获取邮件的头信息与邮件分类规则库中的多个垃圾邮件规则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若不是,进一步对邮件的正文进行提取,得到文本数据,使用识别模型对文本年数据进行识别,获得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确定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
[0035]但是现在的垃圾邮件种类多种多样,邮件中包含多种符号,这些符号穿插在邮件文本中,并不能很好的提取文本数据,也有一些邮件中只包含图片,并没有文字内容,现有的基于文本内容判断是否为垃圾邮件的方式并不适用上述情况,并不能完全将垃圾邮件进行拦截,使得这些垃圾邮件成为漏网之鱼,针对这种情况用户只能自行删除各自邮箱收到的垃圾邮件。
[0036]所以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收到垃圾邮件后只能自行删除各自邮箱收到的垃圾邮件的问题,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将邮件处理装置、邮件检索装置、邮件删除装置以及网关装置关联,用户接收到垃圾邮件,触发邮件查询指令,获取查询指令对应的邮件关键词,将邮件关键词发送至邮件检索装置,邮件检索装置基于邮件关键词进行检索,从而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触发的邮件查询指令,获取邮件查询指令对应的邮件关键词;将邮件关键词发送至邮件检索装置,以供邮件检索装置根据邮件关键词反馈对应的邮件信息;接收邮件信息,并根据邮件信息确定对应的邮件是否满足预设删除条件;若是,则控制邮件删除装置删除服务器中的邮件信息对应的邮件,并控制服务器对应的网关装置将所述邮件对应的发件人添加至黑名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邮件信息确定对应的邮件是否满足预设删除条件,包括:根据邮件信息确定对应的邮件危险等级;若邮件危险等级为一级,则确定对应的邮件满足预设删除条件;若邮件危险等级不为一级,则确定对应的邮件不满足预设删除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邮件信息确定对应的邮件是否满足预设删除条件,包括:根据邮件信息确定对应的邮件危险等级;若邮件危险等级不为一级,则确定邮件关键词对应的邮件数量;若邮件数量等于预设数量,则确定对应的收件域名是否为预设域名;若对应的收件域名为预设域名,则确定对应的邮件满足预设删除条件;若对应的收件域名不为预设域名,则确定对应的邮件不满足预设删除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邮件删除装置删除服务器中的邮件信息对应的邮件,包括:根据邮件信息生成删除指令;将删除指令发送至邮件删除装置,以供邮件删除装置将删除指令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邮件信息对应的邮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服务器对应的网关装置将所述邮件对应的发件人添加至黑名单,包括:解析邮件信息获取邮件对应的发件人地址;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春丽黄建德黄鸿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