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贯流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21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9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分隔体,设置于两个贯流风扇之间,分别与第一贯流风扇的第一上蜗舌构建有第一风道,与第二贯流风扇的第二上蜗舌构建有第二风道;其中,第一上蜗舌的末端向分隔体侧弯曲;第二上蜗舌的末端向分隔体侧弯曲;导风板,分别滑动地设置于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口上,以滑动打开或关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将贯流风扇的上蜗舌的末端的改进设置,使其向分隔体侧弯曲,则使得风道的出风口呈现向中间区域弯曲,从而引导空气向中间区域流动,再配合导风板的开启状态,实现广角送风和聚合出风的出风模式。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种空调室内机。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贯流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器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双贯流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双贯流空调室内机,多为双贯流空调柜机形式的产品,依据送风角度划分为背对背布置和面对面布置,其中,背对背布置是指两个贯流风扇将进风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由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的左右两侧送出,使得左右送风角度大,但是中间区域风量小,会出现送风盲区。而面对面布置中,是指两个贯流风扇将进风由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的中间区域送出,使得中间区域风量大,而左右送风角度小。
[000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双贯流空调室内机无法兼顾左右大角度送风和中间区域送风量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双贯流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贯流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包括第一贯流风扇和第二贯流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贯流风扇与所述第二贯流风扇之间,与所述第一贯流风扇的第一上蜗舌构建有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贯流风扇的第二上蜗舌构建有第二风道;其中,所述第一上蜗舌的末端向所述分隔体侧弯曲,使得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朝向中间区域;所述第二上蜗舌的末端向所述分隔体侧弯曲,使得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方向朝向中间区域;导风板,分别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口上,以滑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打开程度为[0.3,0.6];或者,所述导风板的打开程度为[0.8,1];其中,所述导风板完全打开所在的所述第一出风口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导风板的打开程度为1;所述导风板关闭所在的所述第一出风口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导风板的打开程度为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打开程度为0.52;或者,所述导风板的打开程度为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滑动路径为圆弧;且所述导风板的滑动弧长所对的圆心角为0
°
~40
°
;其中,所述导风板关闭所在的所述第一出风口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导风板的滑动弧长所对的圆心角为0
°
;所述导风板完全打开所在的所述第一出风口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导风板的滑动弧长所对的圆心角为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明亮刘金文李婧徐新魏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