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三嗪类耐碱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73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三嗪类耐碱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所述耐碱复合纳滤膜由起支撑作用的多孔基膜以及超薄表层组成,所述超薄表层首先通过能与胺基(伯胺或仲胺)反应的多官能团交联剂与至少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胺基(伯胺或仲胺)的三嗪化合物经界面聚合交联反应形成初生态纳滤膜,然后采用新型交联剂后交联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三嗪类耐碱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该纳滤膜不仅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而且与传统聚哌嗪酰胺纳滤膜相比,独特的三嗪芳香交联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纳滤膜耐碱性能,此类膜可适用于脱色、盐水分离等体系。盐水分离等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三嗪类耐碱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或物料处理膜
,具体涉及一种聚三嗪类耐碱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滤膜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非常适宜于分离分子量在200g/mol以上,分子大小约为1nm的溶解组分。纳滤膜截留分子质量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同时还存在唐南(Donnan)效应,因此对低分子质量有机物和盐的分离有很好的效果,它弥补了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空白。基于纳滤分离技术一系列优越的特性,其在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废水处理再利用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同时在制药、生物化工、食品工业等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纳滤分离技术也因此成为环境保护、生态治理方面的核心技术,纳滤膜分离处理技术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缓解水资源矛盾中已发挥了它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0003]自从80年代以来,已经有很多高分子材料被用于制备纳滤膜。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滤膜是由聚哌嗪酰胺类高分子材料所制备,该类纳滤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膜污染问题,需要频繁的酸碱冲洗,聚哌嗪酰胺结构被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三嗪类复合纳滤膜,包括两个部分:(1)起支撑作用的多孔基膜;(2)超薄表层,所述超薄表层是通过在多孔基膜上,含有两个以上胺基(伯胺或仲胺)的三嗪化合物和多官能团交联剂接触反应形成初生态纳滤膜,然后经过后交联剂后交联形成。2.一种制备聚三嗪类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包括:将多孔基膜与含有两个以上胺基(伯胺或仲胺)的三嗪化合物水相溶液接触;再将多孔基膜与多官能团交联剂的有机相溶液接触,形成初生态纳滤膜;将初生态纳滤膜与后交联剂接触进行后交联反应,得到复合纳滤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三嗪化合物选自以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Triazine选自以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X、Y、Z选自:氢、胺基、羟基、硫醇、烷基、苯基、酯、醚、烷氧基、卤素、醚、羧酸、酰胺、脲烷、吡啶、磷酸酯、金属和砜,L1和L2相同或不同,仅表示一个连接键,或一个连接基团,连接基团选自烷基、苯基、酯、醚、金属、胺、氧、酰胺、脲烷、砜基、硫化物和磷酸酯;R1和R2相同或不同,选自具有1

12个碳原子的烷基和醚的至少一种;L3和L4的选择范围与L1和L2相同,L5和L6的选择范围与L1和L2相同;R3和R4相同或不同,选自具有1

12个碳原子的烷基和醚的至少一种;i和j选自0

4。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水相溶液中,三嗪化合物的浓度为0.2~5.0wt%。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水相溶液中,含有缚酸剂,如氢氧化钠、磷酸钠、碳酸钠、氨水、三乙胺,缚酸剂的浓度为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红强倪凡赵伟国孙家宽华卫琦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