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72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二次电池,在电池外壳1的内部容纳有卷取电极体2,可将该电极体所产生的电力从电极端子机构4输出,电极端子机构4具有穿过构成电池的盖体12设置的电极端子部件5,设置于盖体12的中间孔的内周面与电极端子部件5的螺纹杆部52的外周面之间的绝缘密封部件6,螺母7,旋合在朝向电池外壳1的外侧突出的电极端子部件5的螺纹杆部52上的螺母7;盖体12与绝缘密封部件6,以及绝缘密封部件6与电极端子部件5的凸缘部51分别以不可相对旋转的方式卡合。由此,防止将电极端子机构4固定在盖12上时的电极端子部件5的伴随旋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二次电池,在电池外壳的内部容纳有形成二次电池部件的电极体,将该电极体产生的电从设置于电池外壳上的一对电极端子部朝向外部输出。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便携型电子设备,电动机动车等的电源,能量密度较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人们注目。比如,用于电动机动车的较大的容量的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如图5所示,在将盖体12、12固定于筒体11的两端部上而成的圆筒状的电池外壳1的内部容纳卷取电极体2。在两个盖体12,12上安装有正负一对电极端子机构40,40,卷取电极体2的两极与两电极端子机构40,40相互连接,可从一对电极端子机构40,40朝向外部输出卷取电极体2的两极所产生的电力。另外,在各盖体12上拧入有堵塞用于向电池外壳1的内部注入电解液用的螺纹孔18的螺栓14,并且安装有堵塞排气孔17的排出阀13。卷取电极体2如图6所示,在相应的带状的正极21和负极23之间设置带状的分隔件22,将其卷绕成螺旋状。上述正极21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在由铝箔形成的带状芯体25的两面涂敷由锂复合氧化物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24,负极23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在铜箔形成的带状芯体2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在电池外壳(1)的内部容纳有形成二次电池部件的电极体(2),可将该电极体(2)所产生的电力从一对电极端子部朝向外部输出,其特征在于: 至少任何一个电极端子部通过安装于电池外壳(1)上的电极端子机构(4)形成,该电极端子机构(4)包括:以穿过开设于电池外壳(1)上的中间孔(19)的方式设置、具有朝向电池外壳(1)的内部突出的凸缘部(51)以及朝向电池外壳(1)的外部突出的螺纹杆部(52)的电极端子部件(5),位于电池外壳(1)的中间孔(19)的内周面与电极端子部件(5)的螺纹杆部(52)的外周面之间、实现电池外壳(1)与电极端子部件(5)之间的电绝缘和密封的绝缘密封部件(6)...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田宏之中西直哉能间俊之米津育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