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开发地下室结构的逆作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开发地下室结构的逆作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城市中对既有老旧建筑的改造愈发频繁,既有建筑的地下空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利用。既有老旧建筑多位于城市核心区,施工场地狭小,场地交通组织困难,文明施工要求很高,对建筑地下空间改造施工带来了很大挑战。常规顺作法基坑及地下室结构施工难以适应满足既有建筑地下室增层施工的要求。基坑逆作法施工可有效控制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基坑变形,节约施工工期及资源,基坑逆作法施工为一柱一桩形式,但对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的情况,一桩一桩的逆作法施工可能难以满足实际施工要求。此外,一柱一桩逆作法施工对成桩垂直度等要求很高,施工中常会导致增加的结构柱偏位,对结构施工精度及建筑后期功能使用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对仅具有上部建筑结构的既有建筑的下方在满足对上部建筑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之下更新改造施工地下结构柱不偏位的地下室结构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开发地下室结构的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既有建筑室内的既有结构柱四周钻孔施工立柱桩;步骤S2,在立柱桩上施工托换柱;步骤S3,在既有基础上方施工托换承台,将托换柱与托换承台连接,将托换承台与既有结构柱连接,使托换承台、托换柱、立柱桩和既有结构柱形成对既有建筑提供承载力的托换结构;步骤S4,拆除既有基础;步骤S5,向下进行既有建筑开发地下室结构的土体开挖至当前地下结构层标高以下,搭设模板支架;步骤S6,在模板支架上施工当前地下结构层的梁,在梁下方对应既有结构柱位置处向下预留插筋,待梁的强度达到标准之后,在梁上施工当前地下结构层的结构楼板,在结构楼板上预留有出土口;步骤S7,重复步骤S5至S6,直至地下室结构的底层结构楼板施工完毕,并在底层结构楼板对应位置处向上预留插筋;步骤S8,由下至上在地下室结构的每层地下结构层的预留插筋之间顺作法施工地下结构柱;步骤S9,待地下结构柱强度达到标准之后,由上至下逐步拆除托换承台及其与底层结构楼板之间的托换柱;步骤S10,对出土口进行补缺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开发地下室结构的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当在结构楼板上预留的出土口的位置与梁相交时,所述出土口同时穿过结构楼板和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开发地下室结构的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至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张忆州,刘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