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3453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包括:往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中注入导电气溶胶,通过所述导电气溶胶附着在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缺陷处,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以修复缓冲层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缓冲层修复系统包括导电气溶胶发生器和作为被修复对象的高压电缆,高压电缆的端部封闭、且高压电缆具有与内部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连通有两个以上气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延长高压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高压电缆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可实现高压电缆的在线修复,不影响高压电缆的正常运行,修复方式简单高效。式简单高效。式简单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传输技术的设备运维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缆是城市供电的核心电力设备。高压电缆半导电阻水缓冲带通常由一层半导电无纺布与一层半导电蓬松棉、中间粘涂一层聚丙烯酸酯膨胀粉而构成。虽然半导电蓬松棉具有半导电性质,但是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其导电性能下降;而聚丙烯酸酯膨胀粉本身不具备导电性。在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中,对阻水缓冲层从材料特性、厚度、相容性等方面提出了定性要求,但未明确给出定量指标。近年来,国内高压XLPE电缆线路中多次发生阻水缓冲层放电烧蚀现象,引起了行业内普遍关注。如何利用在不更换电缆的前提下对已产生缺陷的电缆进行修复,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可实现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延长高压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高压电缆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可实现高压电缆的在线修复,不影响高压电缆的正常运行,修复方式简单高效。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包括:往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中注入导电气溶胶,通过所述导电气溶胶附着在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缺陷处,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以修复缓冲层缺陷。
[0006]可选地,所述导电气溶胶为石墨烯气溶胶。
[0007]可选地,所述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的电导率大于或等于10
‑5S/m。
[0008]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应用根据前述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系统,包括导电气溶胶发生器和作为被修复对象的高压电缆,所述高压电缆的端部封闭、且高压电缆具有与内部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连通有两个以上气嘴,且其中一个气嘴与导电气溶胶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
[0009]可选地,所述气嘴带有阀门。
[0010]可选地,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所述气嘴处还设有控制检测终端,所述控制检测终端与阀门的控制端相连。
[0011]可选地,所述控制检测终端包括驱动电路、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驱动电路与阀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路、微处理器以及无线通讯模块相连。
[0012]可选地,所述气嘴处还带有压力/流量传感器,所述控制检测终端还包括信号处理
电路,所述压力/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和微处理器相连。
[0013]可选地,所述导电气溶胶发生器为石墨烯气溶胶发生器。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前述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
[0015]1)预先往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中输入干燥热空气或者氮气进行驱潮;
[0016]2)通过导电气溶胶发生器往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中注入导电气溶胶并持续指定时间,通过所述导电气溶胶附着在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缺陷处,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
[0017]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包括往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中注入导电气溶胶,通过导电气溶胶附着在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缺陷处,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以修复缓冲层缺陷,利用了高压电缆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的特点,以及导电气溶胶可流动的特性,可实现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延长高压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高压电缆的人力物力成本。
[0019]2、本专利技术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可实现高压电缆的在线修复,不需要将高压电缆截断或取下,不影响高压电缆的正常运行,修复方式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系统中控制检测终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1、导电气溶胶发生器;2、高压电缆;20、空腔;21、气嘴;22、阀门;23、压力/流量传感器;3、控制检测终端;31、驱动电路;32、微处理器;33、无线通讯模块;34、供电模块;35、信号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包括:往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中注入导电气溶胶,通过所述导电气溶胶附着在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缺陷处,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以修复缓冲层缺陷。
[0025]导电气溶胶是指含有导电成分的气溶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导电气溶胶为石墨烯气溶胶。技术参数如下:粒径范围:3

5nm(原始颗粒);20

150nm(碳黑聚合体);颗粒浓度:>10/cm3;质量流量:0.07

7mg/h;体积流量:4

46L/min。
[00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的电导率大于或等于10
‑5S/m,可实现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
[002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应用根据前述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系统,包括导电气溶胶发生器1和作为被修复对象的高压电缆2,高压电缆2的端部封闭、且高压电缆2具有与内部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20连通有两个以上气嘴21,且其中一个气嘴21与导电气溶胶发生器1的输出端相连。通过导电气溶胶发生器1和作为被修复对象的高压电缆2,可利用了高压电缆2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
空腔的特点,以及导电气溶胶可流动的特性,可实现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延长高压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高压电缆的人力物力成本。
[0028]为了便于在完成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后封闭高压电缆2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20,防止外部潮气进入高压电缆2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气嘴21带有阀门22。通过阀门22,可方便控制气嘴21的开启状态,在进行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作业时开启、完成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作业后关闭,从而防止外部潮气进入高压电缆2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20。
[0029]考虑到高压电缆一般布置在电缆沟,而高压电缆2长度较长,在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作业时,靠近导电气溶胶发生器1的输出端的气嘴21人工关闭是比较方便的,但是远离导电气溶胶发生器1的输出端的气嘴21通过人工关闭则会影响作业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阀门22为电动阀门,气嘴21处还设有控制检测终端3,控制检测终端3与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往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中注入导电气溶胶,通过所述导电气溶胶附着在待修复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缺陷处,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以修复缓冲层缺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气溶胶为石墨烯气溶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接近或优于缓冲层电导率的导电层的电导率大于或等于10
‑5S/m。4.一种用于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方法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气溶胶发生器(1)和作为被修复对象的高压电缆(2),所述高压电缆(2)的端部封闭、且高压电缆(2)具有与内部的缓冲层、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20)连通有两个以上气嘴(21),且其中一个气嘴(21)与导电气溶胶发生器(1)的输出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21)带有阀门(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电缆的缓冲层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22)为电动阀门,所述气嘴(21)处还设有控制检测终端(3),所述控制检测终端(3)与阀门(22)的控制端相连。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肖力刘三伟段建家黄福勇曾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