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设工程用路基施工环保型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左侧内壁下端开设有蓄水腔,箱体右侧内壁下端开设有集尘腔,箱体顶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内部开设有通水腔,第二支撑板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连接柱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箱体右侧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箱体顶部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圆盘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对施工现场多方位进行除尘降尘工作,防止造成地面上大面积积水,避免水资源浪费,除尘降尘效果性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设工程用路基施工环保型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设工程用路基施工环保型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设工程中的扬尘污染,是指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物粒,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扬尘污染对于居民区等周边群众居住量大的地方,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施工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现有的除尘方式大都是对施工场地的地面进行除尘,而忽视了空气中的粉尘。
[0003]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普遍采用洒水车降尘,这种方式不仅造成地面上大面积积水以及污泥,从而无法对地面的尘土进行收集,若在特定施工场合,洒水车一类的大型除尘设备基本上进不去,除尘效果不佳,从而耽误除尘工作,适用性较低,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设工程用路基施工环保型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左侧内壁下端开设有蓄水腔,所述箱体右侧内壁下端开设有集尘腔,所述箱体顶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端延伸至箱体内,所述连接柱内部开设有通水腔,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贯穿第二支撑板延伸至蓄水腔内,所述增压泵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延伸至通水腔内,所述连接柱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箱体右侧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箱体内侧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底端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箱体右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进尘管,所述进尘管底部设置有拦截网,所述进尘管远离拦截网一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靠近隔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出尘管,所述连接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设置若干个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内部设置有单向阀。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推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左侧下端开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孔径为5CM。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后侧面左侧下端开设有集尘门,所述集尘门外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后侧面右侧下端开设有透明窗。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数量为4个。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施工人员使用防护装置时,施工人员握住推手进行推动,通过万向轮进行前后移动,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启动抽风机,将尘土通过拦截网吸入进尘管内并将对树叶以及杂物进行阻挡,通过出尘管将尘土排入到集尘腔中,尘土清理完毕后,启动增压泵,增压泵开始吸取清水,清水依次通过吸水管和出水管进入到通水腔内,增压泵继续运转工作,通水腔内的清水就会进入到圆盘内,增压泵持续增压下,圆盘内的清水进入到连接管中,通过雾化喷头将清水雾化喷洒出去,当需要对不同方位进行除尘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同时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二传动轮传动,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带动圆盘转动,使得圆盘上的雾化喷头旋转喷洒持续降尘,通过透明窗可以观察到蓄水腔中水位,通过注水孔向蓄水腔中加入清水,施工人员握住把手,打开集尘门取出尘土,将尘土进行恰当的处理。对施工现场多方位进行除尘降尘工作,防止造成地面上大面积积水,避免水资源浪费,除尘降尘效果性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设工程用路基施工环保型防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设工程用路基施工环保型防护装置主视图。
[0014]图中:1、底座;2、箱体;3、吸水管;4、注水孔;5、推手;6、增压泵;7、通水腔;8、第一传动轮;9、连接柱;10、圆盘;11、雾化喷头;12、连接管;13、传动带;14、转轴;15、从动齿轮;16、驱动齿轮;17、第二传动轮;18、电机;19、第一支撑板;20、出水管;21、单向阀;22、第二支撑板;23、隔板;24、集尘腔;25、抽风机;26、进尘管;27、拦截网;28、蓄水腔;29、出尘管;30、集尘门;31、把手;32、透明窗;3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如图1
‑
2所示,一种建设工程用路基施工环保型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2,所述第二支撑板22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3,所述箱体2左侧内壁下端开设有蓄水腔28,所述箱体2右侧内壁下端开设有集尘腔24,所述箱体2顶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底端延伸至箱体2内,所述连接柱9内部开设有通水腔7,所述第二支撑板22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3,所述吸水管3贯穿第二支撑板22延伸至蓄水腔28内,所述增压泵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0延伸至通水腔7内,所述连接柱9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8,所述箱体2右侧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9,所述第一支撑板19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6,所述箱体2内侧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转轴14底端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17,所述驱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5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轮8通过传动带13与第二皮带轮17传动连接,所述箱体2右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进尘管26,所述进尘管26底部
设置有拦截网27,所述进尘管26远离拦截网27一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25,所述抽风机25靠近隔板23一侧固定连接有出尘管29,所述连接柱9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10,所述圆盘10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设置若干个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11。
[0017]在本实例中,优选的,所述出水管20内部设置有单向阀21。
[0018]在本实例中,优选的,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手5,所述推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19]在本实例中,优选的,所述箱体2左侧下端开设有注水孔4,所述注水孔4孔径为5CM。
[0020]在本实例中,优选的,所述箱体2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设工程用路基施工环保型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2),所述第二支撑板(22)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3),所述箱体(2)左侧内壁下端开设有蓄水腔(28),所述箱体(2)右侧内壁下端开设有集尘腔(24),所述箱体(2)顶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底端延伸至箱体(2)内,所述连接柱(9)内部开设有通水腔(7),所述第二支撑板(22)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3),所述吸水管(3)贯穿第二支撑板(22)延伸至蓄水腔(28)内,所述增压泵(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0)延伸至通水腔(7)内,所述连接柱(9)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8),所述箱体(2)右侧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9),所述第一支撑板(19)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6),所述箱体(2)内侧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转轴(14)底端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17),所述驱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5)相啮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
申请(专利权)人:陈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