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能有效减少再循环的引流导管装置及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331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包括:用于血液导流的导血管主体,导血管主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血孔;用于血液封堵导管组件导入的导血管副体,导血管副体与导血管主体并列而设互不相通;导血管副体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上均覆盖有橡胶薄膜,橡胶薄膜上设置有线状切口。该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能够同时用于血液导流和选择性置放血液封堵导管组件,灵活强,且结构合理,能够避免血液从导血管副体流出,该导管组件用于ecmo系统上时能够减少再循环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又公开了一种能有效减少再循环的引流导管装置和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能有效减少再循环的引流导管装置及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能有效减少再循环的引流导管装置及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膜肺氧合(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有较强的心肺替代功能,其进入临床已有40年来。随着ECMO设备的更新以及技术的进步,目前ECMO已被普遍应用于危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ECMO的技术原理如下:首先从患者的股静脉插管,然后通过“人工心脏”将静脉血从下腔静脉引出体外,接着将引出的静脉血经过“人工膜肺”完成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即O2进入静脉血、CO2排出静脉血,最后再将氧合好的动脉血通过股动脉或者颈内静脉重新回输到患者的体内。
[0003]根据血液回输体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转流模式的ECMO。第一种为静脉

动脉模式 ECMO(Venoarterial ECMO,VA

ECMO),其通过“人工心脏”引出体外的静脉血经过“人工膜肺”变为动脉血后,将氧合好的高氧动脉血通过股动脉回输入患者的体内。VA

ECMO 模式普遍应用于各种心源性休克的救治,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暴发型心肌炎以及心跳呼吸骤停等。第二种为静脉

静脉模式ECMO(venovenous ECMO,VV

ECMO),其将氧合好的高氧动脉血通过颈内静脉重新回输到患者的体内,经颈内静脉重新回入右心房的高氧动脉血,通过右心室再到左心室,最后经左心室射出参与全身体循环的氧输送。VV

ECMO模式能提高全身的氧输送,改善组织器官的氧供,因此主要应用于各种呼吸衰竭导致严重低氧血症的救治,如重症肺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人感染H1N1禽流感,以及世界性流行性疾病COVID

19危重病人。
[0004]传统经股静脉

颈内静脉单腔、双部位插管的VV

ECMO模式,因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传统VV

ECMO存在“再循环”(Recirculation)的技术缺陷。所谓“再循环”现象,即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ECMO引血管,为了能让患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在下腔静脉的ECMO引血管会对右心房产生持续的负压抽吸,导致经颈内静脉回入到右心房的部分高氧动脉血被ECMO引血管直接从下腔静脉再次引出体外,而不能参与体循环的氧输送。VV

ECMO的“再循环”会削弱ECMO的呼吸支持效能,如患者的肺部病变较重,主要依赖VV

ECMO来维持全身的氧供,如存在严重的“再循环”现象,将导致低氧血症并难以纠正。
[0005]目前普遍认为,VV

ECMO再循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与ECMO引血管、回血管管端的距离有关,管端的距离越近,再循环量越大;2.与ECMO引血管、回血管管径的大小有关,管路的管径越细,再循环量越大;3.与ECMO的转速、流量有关,转速越高、流量越大,再循环量越大;4.与胸腔压、腹腔压、心腔内压有关,胸腔压、腹腔压、心腔内压越高,再循环量越大。
[0006]为增加VV

ECMO的呼吸支持效能,减少ECMO再循环的危害,可通过以下措施减少再
循环:1.增加ECMO引血管、回血管的管端距离,此方法虽能有效减少再循环,但容易出现 ECMO引血管流量不稳定的问题。2.降低ECMO转速、流量,此方法虽然能减少再循环,但容易造成ECMO支持力度不足。3.增加ECMO引血管、回血管管径,此方法虽然能有效减少再循环,但对血管较细的患者使用粗管插管,容易造成血管插管损伤。
[0007]上述减少VV

ECMO再循环的常用方法,虽然能减少再循环,但存在较多技术缺陷。因此国外有部分学者尝试通过改良ECMO回血管的形状,甚至改变ECMO的插管的方式,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减少再循环。这些改良的方法包括:1.改变ECMO回血管的形状,将ECMO 回血管的形状由直线形改良为“C”形,然后把回血管的尖端朝向三尖瓣的开口,甚至将回血管的尖端直接插入右心室、或肺动脉瓣开口。该策略虽然能减少再循环,但置管过程中存在损伤心肌、甚至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在应用中存在一定争议。2.改变ECMO的插管方式,ECMO回血管的形态由直线型改良为“C”形,回血管尖端朝向三尖瓣开口,同时让引血管的末端插入上腔静脉,与回血管插管末端的形态呈“χ”形。此类方法虽然能够减少再循环,但因操作复杂、置管难度大等问题,在临床上暂未得到广泛应用。3.单部位双腔静脉插管,ECMO颈内双套管被证实能有效减少再循环,但因单管双腔导致管流量受限制、费用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0008]综上所述,传统经股静脉

颈内静脉的单腔、双部位插管的VV

ECMO模式,存在再循环的技术缺陷,再循环会显著削弱ECMO的呼吸支持效能,甚至影响救治成功率。对如何减少再循环、减少再循环的危害,国内外有学者进行了相关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因插管复杂、并发症甚至费用等问题,导致减少再循环的改良技术暂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如何设计出现简单、安全、有效的设备和方法来减少再循环,仍然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能够同时用于血液导流和选择性置放血液封堵导管组件,灵活强,且结构合理,能够避免血液从导血管副体流出,该导管组件用于ecmo系统上时能够减少再循环现象。
[0010]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再循环的引流导管装置。
[0011]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血液引流端采用目的之一所述的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
[0012]本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血液回流端采用目的之一所述的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
[0013]本技术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血液引流端和血液回流端均采用目的之一所述的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
[001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5]一种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包括:用于血液导流的导血管主体,所述导血管主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血孔;用于血液封堵导管组件导入的导血管副体,所述导血管副体与所述导血管主体并列而设互不相通;所述导血管副体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上均覆盖有橡胶薄膜,所述橡胶薄膜上设置有线状切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双腔导血管,所述双腔导血管的内腔分为相互隔绝的导血管主腔和导血管侧腔,使得所述双腔导血管形成互不相通的所述导血管主体和导血
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血液导流的导血管主体,所述导血管主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血孔;用于封堵导管组件导入的导血管副体,所述导血管副体与所述导血管主体并列而设互不相通;所述导血管副体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上均覆盖有橡胶薄膜,所述橡胶薄膜上设置有线状切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双腔导血管,所述双腔导血管的内腔分为相互隔绝的导血管主腔和导血管侧腔,使得所述双腔导血管形成互不相通的所述导血管主体和导血管副体,所述导血管主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导血孔;所述导血管副体的顶部形成有侧腔顶部开口,所述侧腔顶部开口上覆盖有第一橡胶薄膜,所述第一橡胶薄膜上设置有第一线状切口;侧腔延长管,所述侧腔延长管与所述导血管副体的尾端连接并与所述导血管侧腔连通,所述侧腔延长管的尾部形成有侧腔底部开口,所述侧腔底部开口上覆盖有第二橡胶薄膜,所述第二橡胶薄膜上设置有第二线状切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延长管,所述缓冲延长管设置在所述双腔导血管的尾端并与所述导血管主腔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血液导流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血管主体的内侧壁上螺旋设置有加强线圈。5.一种能有效减少再循环的引流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血液引流的导管组件,包括并列而设互不相通的导血管主体和导血管副体,所述导血管主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血孔,所述导血管主体的内侧壁上螺旋设置有加强线圈;用于静脉血引流端封堵的导管组件,包括并列而设互不相通的介质管主体和导入管主体,所述介质管主体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介质管主体连通的球囊,所述球囊膨胀时能够至少覆盖引流端静脉血管开口的一部分;所述用于静脉血引流端封堵的导管组件活动穿入所述导血管副体,使得所述球囊穿出所述导血管副体的顶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有效减少再循环的引流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血压监测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的感应端为血压波形感受电极片,所述血压波形感受电极片设置在所述导入管主体内壁上部;所述导入管主体的内壁向外延伸设置有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与所述血压波形感受电极片电性连接。7.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李建伟侯六生陈妙莲梁宏开牛海名
申请(专利权)人:袁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