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柏春华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26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实用性较好,且操作简单的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包括有支脚和凳面,凳面上设有4个支脚;连接杆,两侧的支脚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海绵垫,凳面上设有海绵垫;第一转轴,凳面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搁置板,第一转轴上连接有搁置板;第一扭力弹簧,搁置板与凳面之间连接有6个第一扭力弹簧;靠背机构,凳面一侧设有靠背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机构与推送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本设备可以实现平躺,可以提高小儿患者的康复效果。可以提高小儿患者的康复效果。可以提高小儿患者的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得到很好的康复,小儿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小儿康复训练,因为长期卧床容易使得肢体造成一定的肢体变形,影响之后生活的日常活动,但现有的小儿用康复座椅,在康复使用时的实用性较差,结构构造过于单一,缺少对此方面装置在使用时的适用调节,操作过于繁琐,不方便小儿患者进入到康复座椅中。
[0003]因此,需研发一种实用性较好,且操作简单的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康复座椅实用性较差,且操作过于繁琐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实用性较好,且操作简单的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
[0005]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包括有:支脚和凳面,凳面上设有4个支脚;连接杆,两侧的支脚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海绵垫,凳面上设有海绵垫;第一转轴,凳面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搁置板,第一转轴上连接有搁置板;第一扭力弹簧,搁置板与凳面之间连接有6个第一扭力弹簧;靠背机构,凳面一侧设有靠背机构;骨骼疏松机构,靠背机构上设有骨骼疏松机构。
[0006]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靠背机构包括有:第二转轴,凳面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背部撑板,第二转轴上连接有背部撑板;第二扭力弹簧,背部撑板与凳面之间连接有6个第二扭力弹簧;皮垫,背部撑板上设有皮垫。
[000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骨骼疏松机构包括有:外壳,背部撑板一侧设有外壳;双轴电机,背部撑板一侧设有双轴电机;第三转轴,双轴电机输出轴上均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均与外壳转动式连接;凸块,第三转轴上均连接有凸块。
[000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有:限位轴,背部撑板上对称设有限位轴;导向槽,限位轴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槽;
滑杆,导向槽上均设有滑杆;套杆,滑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套杆;第一弹簧,套杆均与同侧的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卡口,导向槽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卡口,导向槽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卡口与楔形块配合,楔形块均与导向槽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000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有:第一转杆,外壳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L型连杆,第一转杆一侧滑动式连接有L型连杆;第一限位杆,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双轴推杆,第一限位杆上滑动式连接有双轴推杆,双轴推杆一侧与L型连杆连接;第二转杆,双轴推杆一侧转动式设有2个第二转杆,第二转杆均与搁置板连接。
[00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腿部固定机构,腿部固定机构包括有:底部半月板,搁置板上对称设有底部半月板;固定半月板,底部半月板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固定半月板;第三扭力弹簧,固定半月板均与同侧的底部半月板之间连接有4个第三扭力弹簧。
[00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包括有:导向块,凳面两侧均对称设有导向块;U型压杆,同侧的导向块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U型压杆;借力板,U型压杆上均设有借力板;第二弹簧,借力板两侧均与同侧的导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有:固定杆,双轴推杆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杆;异型杆,固定杆之间连接有异型杆;第二限位杆,U型压杆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与异型杆滑动式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机构与推送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本设备可以实现平躺,可以提高小儿患者的康复效果。
[0014]2、通过设有腿部固定机构,可以防止小儿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乱动,从而打断康复治疗,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
[0015]3、通过设有扶手机构,使得本设备可以防止小儿患者滚落凳面,且可以辅助小儿患者调整坐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靠背机构和骨骼疏松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推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腿部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扶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支脚,2、连接杆,3、凳面,4、海绵垫,5、第一转轴,6、搁置板,7、第一扭力弹簧,8、靠背机构,81、第二转轴,82、背部撑板,83、第二扭力弹簧,84、皮垫,9、骨骼疏松机构,91、外壳,92、双轴电机,93、第三转轴,94、凸块,10、支撑机构,101、套杆,102、第一弹簧,103、滑杆,104、导向槽,105、限位轴,106、卡口,11、推送机构,1101、第一转杆,1102、L型连杆,1103、第一限位杆,1104、双轴推杆,1105、第二转杆,12、腿部固定机构,1201、底部半月板,1202、固定半月板,1203、第三扭力弹簧,13、扶手机构,1301、导向块,1302、借力板,1303、U型压杆,1304、第二弹簧,14、导向机构,1401、固定杆,1402、异型杆,1403、第二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1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如图1

2所示,包括有支脚1、连接杆2、凳面3、海绵垫4、第一转轴5、搁置板6、第一扭力弹簧7、靠背机构8和骨骼疏松机构9,凳面3底部设有4个支脚1,前后两侧的支脚1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2,凳面3顶部设有海绵垫4,凳面3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上连接有搁置板6,搁置板6与凳面3之间连接有6个第一扭力弹簧7,凳面3左侧设有靠背机构8,靠背机构8上设有骨骼疏松机构9。
[0027]靠背机构8包括有第二转轴81、背部撑板82、第二扭力弹簧83和皮垫84,凳面3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81,第二转轴81上连接有背部撑板82,背部撑板82与凳面3之间连接有6个第二扭力弹簧83,背部撑板82右上部设有皮垫84。
[0028]骨骼疏松机构9包括有外壳91、双轴电机92、第三转轴93和凸块94,背部撑板82左上侧设有外壳91,背部撑板82左上侧设有双轴电机92,双轴电机92输出轴上均连接有第三转轴93,第三转轴93均与外壳91转动式连接,第三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脚(1)和凳面(3),凳面(3)上设有4个支脚(1);连接杆(2),两侧的支脚(1)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2);海绵垫(4),凳面(3)上设有海绵垫(4);第一转轴(5),凳面(3)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搁置板(6),第一转轴(5)上连接有搁置板(6);第一扭力弹簧(7),搁置板(6)与凳面(3)之间连接有6个第一扭力弹簧(7);靠背机构(8),凳面(3)一侧设有靠背机构(8);骨骼疏松机构(9),靠背机构(8)上设有骨骼疏松机构(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靠背机构(8)包括有:第二转轴(81),凳面(3)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81);背部撑板(82),第二转轴(81)上连接有背部撑板(82);第二扭力弹簧(83),背部撑板(82)与凳面(3)之间连接有6个第二扭力弹簧(83);皮垫(84),背部撑板(82)上设有皮垫(8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骨骼疏松机构(9)包括有:外壳(91),背部撑板(82)一侧设有外壳(91);双轴电机(92),背部撑板(82)一侧设有双轴电机(92);第三转轴(93),双轴电机(92)输出轴上均连接有第三转轴(93),第三转轴(93)均与外壳(91)转动式连接;凸块(94),第三转轴(93)上均连接有凸块(9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康复治疗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机构(10),支撑机构(10)包括有:限位轴(105),背部撑板(82)上对称设有限位轴(105);导向槽(104),限位轴(105)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槽(104);滑杆(103),导向槽(104)上均设有滑杆(103);套杆(101),滑杆(103)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套杆(101);第一弹簧(102),套杆(101)均与同侧的滑杆(10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02);卡口(106),导向槽(104)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卡口(106),导向槽(104)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卡口(106)与楔形块配合,楔形块均与导向槽(104)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柏春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