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具有均衡电流特性的内部电池的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17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种电池组中,第一到第n个蓄电池从电池组输出端子开始顺序叠放,n是至少为2的整数。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从电池组输出端子的位置开始沿着和所说的第一到第n个蓄电池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排成一行。第n+2个和第n+1个蓄电池的第一极性端子相互连接。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和第n个、第n+1个、以及第n+2个蓄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通过一个导体连接。在上述电池组中,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通过第一导体相互连接起来。第二导体连接在第一导体的第一分支节点和具有第二极性的输出端子之间。设置第一导体的第一分支节点用来使位于具有第一和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的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的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之差最小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具体而言,涉及包含在电池,例如智能电池中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手提电脑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附图说明图1表示一个常规智能电池1中电池组11的配线结构。图2表示对应于图1所示配线结构的等效电路。图3表示对应于图1所示配线结构地电阻等效电路。参考图1-3,常规智能电池1包括一个智能电路模块10和电池组11。电池组11的负极输出端子和智能电池1的负极端子(B-)相连。而且,电池组11的8V(电压)正极输出端子和智能电池1的8V正极端子(8B+)相连。电池组11的12V正极输出端子和智能电池1的12V正极端子12B+相连。有一个与12V正极端子(12B+)相连的正极输出端子(P+)、与负极端子(B-)相连的负极输出端子(P-)、以及时钟端子C、数据端子D、和温度端子T作为智能电路模块10的输出端子。在电池组11中,从第一到第七个蓄电池B1-B7从一个连接到智能电源模块10的电源输入端子B-,8B+和12B+的电池组的输出端子的位置开始顺序叠放。第一到第三个蓄电池的正极端子B1,B2,B3通过一个导体和智能电池1的12V正极端子12B+连接在一起。这里,因为第一到第三个蓄电池B1,B2,B3的正极端子的公告连接部分占了导体的绝大部分,导体的内阻不大,在电流路径中不用考虑。同样,从第一到第三个蓄电池B1,B2,B3的负极端子和第四到第六个蓄电池B4,B5,B6的正极端子通过一个导体与智能电流模块的8V正极端子8B+连接在一起。这里,因为第一到第三个蓄电池B1,B2,B3的负极端子和第四到第六个蓄电池B4,B5,B6的正极端子的共有连接部分占了导体的绝大部分,导体的内阻不大,在电流路径中不用考虑。第九和第八个蓄电池B9和B8从电池组的输出端子位置沿着和第一到第七个蓄电池B1-B7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排成一行。第九和第八个蓄电池B9和B8的正极端子,第四到第六个蓄电池B4,B5,B6的负极端子以及第七个蓄电池B7的正极端子通过第二导体L2连接在一起。这里,由于第四到第六个蓄电池B4,B5,B6的负极端子以及第七个蓄电池B7的正极端子的共有连接部分占了第二导体L2垂直部分的绝大部分,垂直部分的内阻不大,在电流路径中不用考虑,但是,因为第二导体L2的水平部分的并不如此,水平部分的内阻对电流路径有很大影响。同时,第七,第八,第九个蓄电池B7,B8,B9的负极端子通过第一导体L1连接在一起。这里,最长的第一导体L1的大部分位于第九块蓄电池B9负极端子的连接部分和第八个蓄电池负极端子的连接部分之间。因此,第一导体L1的内阻对电流路径有很大影响。参考图3,电流从智能电路模块10的12V正极端子12B+到负极端子B-流过的电路可以分出表1中列出的九条支路。表1在表1中,第一导体L1的内阻比第二导体L2的大。因此,参考表1,第八个蓄电池B8的电流路径的电阻是最大的,第七个蓄电池B7的电流路径的电阻是第二大的,第九个蓄电池B9的电流路径的电阻是第三大的,其余从第一到第六个蓄电池B1-B6的每一个的电流路径的电阻都是最小的。因此,在根据简单内部配线的常规电池组11中,第八个蓄电池B8的充/放电性能是最差的,因而寿命也是最短的。所以,包含电池组11的智能电池1的性能差,寿命也短。专利技术概述为了解决上述以及其他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的内部电池的电流特性是均衡的,从而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寿命得以改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造起来容易又经济的电池组。为达到以上以及其他目的,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在该电池组中第一到第n个蓄电池从电池组输出端子开始顺序叠放,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从电池组输出端子的位置开始沿着和第一到第n个蓄电池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排成一行,第n+2和第n+1蓄电池的第一极性端子相互连接在一起,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和第n、第n+1和第n+2个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通过一个导体连接在一起,其中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通过第一导体彼此连接,第二导体连接在具有连接在第一导体的第一分支节点的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设置第一导体的第一分支节点的目的是使位于具有第一和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的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的电流路径的电阻侄之差最小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位于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的蓄电池的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之差可以最小化。相应地,由于蓄电池的电流特性被均衡了,其充/放电(充电或放电或者充放电一起)特性和寿命也就得以改善。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将第三导体在第一导体的第二分支节点处和第n个蓄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连接起来,并设置第一导体的第二分支节点用来使位于具有第一和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的第n+1和第n个蓄电池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之差最小化。这样,位于具有第一和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的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之差可以进一步最小化。附图简述本专利技术更完整的说明和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并更好地理解,附图中相似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其中图1表示常规智能电池的电池组的配线结构;图2表示对应图1的配线结构的等效电路;图3表示对应图1的配线结构的电阻等效电路;图4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的智能电池的电池组的配线结构;图5表示对应图4的配线结构的等效电路;图6表示对应图4的配线结构的电阻等效电路;优选实施方案详述根据图4,图5和图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电池组41中,从第一到第n个(这里例如n为7)蓄电池从连接到智能电路模块10的电源输入端子B-,8B+和12B+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位置开始顺序叠放。同样,第n+2(第九个)和第n+1(第八个)个蓄电池B9和B8从电池组输出端子的位置开始沿着和第一到第n个(这里n为7)蓄电池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排成一行。第n+2(第九个)和第n+1个(第八个)蓄电池B9和B8的第一极性端子(正极端子)相互连接在一起。具有与第一极性(正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负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第n个(第七个),第n+1个(第八个)和第n+2个(第九个)电池(B7、B8和B9)的第二极性(负极性)端子通过导体L11,L12,L13连接在一起。这里,第n+2个(第九个)B9和第n+1个(第八个)B8蓄电池的第二极性(负极性)端子通过第一导体L11连接在一起。第二导体L12从第一导体L11的第一分支节点N1分支出来连接在具有第二极性(负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上。设置第一导体L11的第一分支节点N1用来使位于具有第一和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也就是位于输入端子B一和输入端子8B+之间,或者位于输入端子B-和输入端子12B+之间)的第n+2个(第九个)和第n+1个(第八个)蓄电池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之差最小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41,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也就是位于输入端子B一和输入端子8B+之间,或者位于输入端子B一和输入端子12B+之间)的蓄电池B1-B9的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之差可以最小化。相应地,由于蓄电池B1-B9的电流特性被均衡了,充/放电(充电和放电)特性和寿命得以改善。同时,第三导体L13在第一导体L11的第二分支节点N2处和第n个(第七个)电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包含: 第一到第n个蓄电池,从电池组输出端子开始顺序叠放,其中n是一个至少为2的整数;和 第n+2个和第n+1个蓄电池,从电池组输出端子的位置开始沿着和所说的第一到第n个蓄电池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排成一行,所说的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的第一极性端子相互连接,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所说的第n个、第n+1个、第n+2个蓄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通过一个导体连接在一起,该导体包含: 第一导体,把所说的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相互连接起来; 第二导体,连接在所说的第一导体的第一分支节点和包括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设置所说的第一导体的第一分支节点用来使具有第一和第二极性的电池组输出端子之间的第n+2和第n+1个蓄电池的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之差最小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钟三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