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造热处理用工件渗碳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314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渗碳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造热处理用工件渗碳处理装置,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螺旋杆、移动块、第一伸缩杆、第一连接块、第一滑块、架子、固定块、轴承、第一齿轮、第一链条、第一电机、支撑架、拉簧、活动杆、第二齿轮、第二滑块,所述支撑架两端的内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位于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的内侧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有利于使工件运输更方便,继而无需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继而使防止工作人员与除锈溶液接触导致肢体受伤。液接触导致肢体受伤。液接触导致肢体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造热处理用工件渗碳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渗碳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造热处理用工件渗碳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渗碳处理,是指为增加钢件表层的含碳量和形成一定的碳浓度梯度,将钢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0003]扁钻切削部分磨成一个扁平体,主切削刃磨出锋角、后角并形成横刃;副切削刃磨出后角与副偏角并控制钻孔直径。
[0004]首先,扁钻加工材料一般是用低碳钢进行渗碳处理后,进行扁钻加工,但是,现有的扁钻加工材料一般是通过工作人员使用除锈溶液进行清理的,然而除锈溶液与工作人员接触会导致肢体受伤,继而还会使扁钻加工材料二次污染,其次扁钻加工材料在渗碳处理前,需要通过工作人员使渗碳剂包裹工件、黏土包裹渗碳剂,但是这样会使渗碳处理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造热处理用工件渗碳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造热处理用工件渗碳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输机构(2):安装于所述基座(1)顶端的四角,并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混合结构(3):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并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挤压结构(4):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并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结构(4)位于运输机构(2)的下方;干燥结构(5):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并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干燥结构(5)位于挤压结构(4)的一侧;开盖结构(6):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并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清洗结构(7):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并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清洗结构(7)位于运输机构(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造热处理用工件渗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2)包括螺旋杆(201)、移动块(202)、第一伸缩杆(203)、第一连接块(204)、第一滑块(205)、架子(206)、固定块(207)、轴承(208)、第一齿轮(209)、第一链条(2010)、第一电机(2011)、支撑架(2012)、拉簧(2013)、活动杆(2014)、第二齿轮(2015)、第二滑块(2016),所述支撑架(2012)两端的内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7),所述固定块(20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承(208),所述轴承(208)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螺旋杆(201),所述螺旋杆(201)的一端位于固定块(207)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015),所述第二齿轮(201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链条(2010),所述第一链条(2010)的内侧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09),所述第一齿轮(209)的内侧固定套接有第一电机(201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2011)的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12),所述螺旋杆(20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移动块(202),所述移动块(2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016),所述第二滑块(201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架(2012),所述移动块(202)的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03),所述第一伸缩杆(203)的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4),所述第一连接块(204)的低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5),所述第一滑块(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014),所述活动杆(20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架子(206),所述架子(20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2013),所述拉簧(20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造热处理用工件渗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3)包括混合筒(301)、第二电机(302)、进料管(303)、第二链条(304)、第三齿轮(305)、传动杆(306)、搅拌叶(307)、挤出管(308)、缺口块(309)、支腿(3010)、隔板(3011)、第四齿轮(3012),所述混合筒(301)的顶端两侧均活动套接有传动杆(306),所述传动杆(306)的一端位于混合筒(301)的上方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305),所述第三齿轮(30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链条(304),所述第二链条(304)的内侧中部活动连接有第四齿轮(3012),所述第四齿轮(3012)的内侧固定套接有第二电机(302)的输出轴,所述混合筒(301)的顶端两侧位于传动杆(3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03),所述传动杆(306)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搅拌叶(307),所述混合筒(301)正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出管(308),所述挤出管(308)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缺口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先力得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