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传递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03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接传递窗机构,包括:传递窗本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传递台,固定于所述传递窗本体的内部;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递窗本体相对立的两侧壁;第一传递窗和第二传递窗,分别滑动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内;第一伸缩式驱动机构和第二伸缩式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递窗和所述第二传递窗的底端或顶端;其中,所述相对立的两侧壁均开设可以容纳所述第一传递窗的第一窗口及容纳所述第二传递窗的第二窗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转接传递窗机构使得产品转接传递过程简单,稳定,且无需人工参与,不会对待传递产品造成损坏或污染,满足研究需求。满足研究需求。满足研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接传递窗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领域,涉及一种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接传递窗机构。

技术介绍

[0002]PCR实验指的是基因扩增实验,PCR实验室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个领域,例如:艾滋病检测,乙型肝炎,禽疫病,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DNA指纹,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及法医物证,动植物检疫,动物及衍生产品的检测,动物饲料、化妆品、食品卫生检测,转基因作物与转基因微生物检测等。
[0003]通常PCR实验室依据所使用的方法可分为试剂准备室、样本制备室、扩增、产物分析等室。当仅采用全自动扩增检测仪的实验室(如使用荧光定量PCR仪、HIV病毒载量测定仪),可将扩增区与扩增产物分析区合并为一个区,各区域完全分隔独立,不应有任何气体直通。实验过程,对试剂准备及样品制备要求较高。
[0004]但是,目前现有产品的转接大部分是靠实验人员,无法实现自动化转接,导致在人工参与下,实验人员与PCR套板直接接触,从而容易对PCR套板造成损坏或污染,无法满足研究需求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传递窗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自动化转接,导致在人工参与下,实验人员与PCR套板直接接触,从而容易对PCR套板造成损坏或污染,无法满足研究需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接传递窗机构,包括:传递窗本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传递台,固定于所述传递窗本体的内部;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递窗本体相对立的两侧壁;第一传递窗和第二传递窗,分别滑动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内;第一伸缩式驱动机构和第二伸缩式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递窗和所述第二传递窗的底端或顶端;其中,所述相对立的两侧壁均开设可以容纳所述第一传递窗的第一窗口及容纳所述第二传递窗的第二窗口。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组,固定于所述第一窗口的纵向边;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第二导轨组,固定于所述第二窗口的纵向边。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组和所述第二导轨组均包括两根平行固定于所述纵向边的凹槽式导轨。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递窗和所述第二传递窗均嵌设于所述凹槽式导轨内。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伸缩式驱动机构和第二伸缩式驱动机构均包括:支撑座;气缸一,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活塞一,安装于所述气缸一内;活塞杆一,其一端与所述活塞一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传递窗或所述第二传递窗的中间位置。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递台将所述第一窗口和所述第二窗口分为上
传递口和下停放口;或所述传递台将所述第一窗口和所述第二窗口分为下传递口和上停放口。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气缸一内的活塞一收缩时,所述活塞杆一带动所述第一传递窗或所述第二传递窗从上传递口移动至下停放口;当气缸一内的活塞一伸出时,所述活塞杆一带动所述第一传递窗或所述第二传递窗从下停放口移动至上传递口;或当气缸一内的活塞一收缩时,所述活塞杆一带动所述第一传递窗或所述第二传递窗从下传递口移动至上停放口;当气缸一内的活塞一伸出时,所述活塞杆一带动所述第一传递窗或所述第二传递窗从上停放口移动至下传递口。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传递窗机构还包括:按压机构,为第一传递窗和第二传递窗配置,设置于所述凹槽式导轨的上方、且与所述上传递口相对处。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按压片,位于所述第一传递窗和所述第二传递窗的窗表面上方;气缸二,固定于所述凹槽式导轨上;活塞二,安装于所述气缸二内;活塞杆二,其一端与所述活塞杆二垂直式连接,其另一端固定所述按压片。
[001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传递窗机构还包括:推拉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递台上;所述推拉机构包括:推拉部件,与待转接的物品可拆卸式连接;气缸三,固定至所述传递台上;活塞三,安装于所述气缸三内;活塞杆三,其一端与所述活塞三连接,另一端与推拉部件连接。
[0016]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转接传递窗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所述转接传递窗机构使得产品转接传递过程简单,稳定,且无需人工参与,不会对待传递产品造成损坏或污染,满足研究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A显示为本技术的转接传递窗机构于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1B显示为本技术的转接传递窗机构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正视图。
[0020]元件标号说明
[0021]1ꢀꢀꢀꢀꢀꢀꢀꢀꢀ
转接传递窗机构
[0022]11
ꢀꢀꢀꢀꢀꢀꢀꢀ
传递窗本体
[0023]12
ꢀꢀꢀꢀꢀꢀꢀꢀ
传递台
[0024]13
ꢀꢀꢀꢀꢀꢀꢀꢀ
推拉机构
[0025]14
ꢀꢀꢀꢀꢀꢀꢀꢀ
按压机构
[0026]21
ꢀꢀꢀꢀꢀꢀꢀꢀ
第一导向机构
[0027]22
ꢀꢀꢀꢀꢀꢀꢀꢀ
第二导向机构
[0028]31
ꢀꢀꢀꢀꢀꢀꢀꢀ
第一传递窗
[0029]32
ꢀꢀꢀꢀꢀꢀꢀꢀ
第二传递窗
[0030]41
ꢀꢀꢀꢀꢀꢀꢀꢀ
第一伸缩式驱动机构
[0031]42
ꢀꢀꢀꢀꢀꢀꢀꢀ
第二伸缩式驱动机构
[0032]111/112
ꢀꢀꢀ
侧壁
[0033]113
ꢀꢀꢀꢀꢀꢀꢀ
第一窗口
[0034]114
ꢀꢀꢀꢀꢀꢀꢀ
第二窗口
[0035]211/221
ꢀꢀꢀ
凹槽式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传递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传递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窗本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传递台,固定于所述传递窗本体的内部;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递窗本体相对立的两侧壁;第一传递窗和第二传递窗,分别滑动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内;第一伸缩式驱动机构和第二伸缩式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递窗和所述第二传递窗的底端或顶端;其中,所述相对立的两侧壁均开设可以容纳所述第一传递窗的第一窗口及容纳所述第二传递窗的第二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传递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组,固定于所述第一窗口的纵向边;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第二导轨组,固定于所述第二窗口的纵向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传递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组和所述第二导轨组均包括两根平行固定于所述纵向边的凹槽式导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传递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递窗和所述第二传递窗均嵌设于所述凹槽式导轨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传递窗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式驱动机构和第二伸缩式驱动机构均包括:支撑座;气缸一,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活塞一,安装于所述气缸一内;活塞杆一,其一端与所述活塞一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传递窗或所述第二传递窗的中间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传递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台将所述第一窗口和所述第二窗口分为上传递口和下停放口;或所述传递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李民周如华石云杰陈维忠王鑫秦冬梅崔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公安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