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293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系统总功率调节量;根据系统总功率调节量和电厂各机组的发电等级依次选择相应批次的机组分配功率调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火电机组在区域电量调节过程中的有序控制,基于月计划电量的机组发电优先级控制,将调节量合理分配各发电等级机组,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同时提高了运行经济性。济性。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是能量系统管理中的重要功能,基于系统频率调节机组出力,在满足系统安全约束下保障系统经济稳定运行。但由于AGC关注于电网的分钟级控制需求,缺乏依据机组月计划发电量等级进行电量管理的有效控制策略,导致系统对机组能量调节时造成经济性差、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0003]因此,基于现有AGC发电控制策略,优化系统电量调节手段保障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建立了火电机组分级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系统总功率调节量;
[0006]根据各电厂的目标负荷率确定各电厂的发电批次;
[0007]根据系统总功率调节量和各电厂的发电批次,确定各电厂的功率调节量以及电厂内各火电机组分配功率调节量。
[0008]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总功率调节量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0009]total
dp
=C
load
*R
load
+C
line
*R
line

C<br/>wind
*R
wind

C
pv
*R
pv
+R
dp
ꢀꢀꢀꢀꢀꢀꢀꢀꢀꢀ
(1)
[0010][0011]其中,total
dp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总待调功率,C
load
为负荷预测调节因子,R
load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负荷预测增量,C
line
为联络线计划调节因子,R
line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联络线计划增量,C
wind
为风电预测调节因子,R
wind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风电预测增量,C
pv
为光伏预测调节因子,R
pv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光伏预测增量,R
dp
为当前计划交换功率偏差。
[0012]再进一步地,系统总功率调节量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0013][0014][0015][0016][0017]R
dp
=R
real

R
allow
ꢀꢀ
(6)
[0018]其中,未来选定时间段为15分钟,为未来15分钟负荷预测量,为当前
负荷量,为未来15分钟联络线计划预测量,为当前联络线计划量,为未来15分钟风电发电预测量,为当前风电发电量,为未来15分钟光伏发电预测量,为当前光伏发电量,R
real
和R
allow
分别为实际交换偏差与调度允许偏差。
[0019]进一步地,各电厂的发电批次的确定方法包括:
[0020]根据电厂月计划电量获取电厂的目标负荷率,将目标负荷率分别与设定的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各电厂火的发电批次。
[0021]再进一步地,所述将目标负荷率分别与设定的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各电厂的发电批次,包括:
[0022]若电厂的目标负荷率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则电厂的发电等级为第一发电批次;
[0023]若电厂的目标负荷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则电厂的发电等级为第二发电批次;
[0024]若电厂的目标负荷率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小于第二阈值,则电厂的发电等级为第三发电批次;
[0025]若电厂的目标负荷率大于等于第四阈值,小于第三阈值,则电厂的发电等级为第四发电批次;
[0026]若电厂的目标负荷率大于等于第五阈值,小于第四阈值,则电厂的发电等级为第五发电批次;
[0027]若电厂的目标负荷率小于第五阈值,则电厂的发电等级为第六发电批次。
[0028]再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系统总功率调节量和各电厂的发电批次,确定各电厂的功率调节量,包括:
[0029]区域总调节量需上调时,优先分配第一发电批次电厂的火电机组,所述第一发电批次内以火电机组剩余可调容量为比例分配功率调节量,若第一发电批次不能将功率调节量完全分配,则第一发电批次电厂所有火电机组调节至控制上限,并且开始对第二发电批次进行分配,分配原理相同;依次向下,直至调节量分配完毕或没有可调火电机组为止;
[0030]区域总调节量需下调时,优先分配最后一个发电批次电厂的火电机组,并依次向上,直至调节量分配完毕或没有可调火电机组为止。
[0031]进一步地,当选定发电批次的电厂分配到功率调节量后,电厂内具备调节能力的火电机组组合成为虚拟厂;
[0032]优先利用虚拟厂内的火电机组接收功率调节量,剩余不可接收的调节量再转移至其他厂站火电机组。
[0033]再进一步地,优先利用虚拟厂内的火电机组接收调节量,包括:虚拟厂某台火电机组出力与指令差值的绝对值超过设定数量步长,则将该台火电机组从虚拟厂中去除,原虚拟厂中剩余的火电机组组成新的虚拟厂,将该台火电机组的功率调节量转移到新的虚拟厂中的火电机组,新的虚拟厂中的火电机组以同负荷率接受该台火电机组转移的功率调节量。
[0034]再进一步地,若出现火电机组的出力不能满足功率调节量需求时,则根据以下步骤重新设定该火电机组的目标值:
[0035]若全虚拟厂负荷率没有达到本周期全虚拟厂的目标负荷率,则调节该火电机组的
目标值为当前指令值;
[0036]若全虚拟厂负荷率达到本周期目标负荷率,则将该火电机组的目标值设定为当前出力。
[0037]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每目标值计算周期开始时判断虚拟厂内火电机组是否过调,若产生过调则记录过调量,将过调量从本周期调节量中减去,若本周期调节量不能弥补上周期过调量,则由同虚拟厂火电机组帮弥补剩余过调量。
[003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39](1)能够实现火电机组在区域电量调节过程中的有序控制,基于月计划电量的机组发电优先级控制,将调节量合理分配各发电等级机组,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同时提高了运行经济性。
[0040](2)能够实现同一电厂下调节量的自适应控制,以虚拟厂形式将机组分配的调节量划分给可调机组,虚拟厂机组均不能满足控制要求时再向其他机组转移调节量,既满足了系统分配调节量的控制要求,又保证了同厂机组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41]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系统总功率调节量;根据各电厂的目标负荷率确定各电厂的发电批次;根据系统总功率调节量和各电厂的发电批次,确定各电厂的功率调节量以及电厂内各火电机组分配功率调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总功率调节量的计算表达式如下:total
dp
=C
load
*R
load
+C
line
*R
line

C
wind
*R
wind

C
pv
*R
pv
+R
dp
ꢀꢀꢀꢀꢀꢀꢀꢀꢀꢀꢀ
(1)其中,total
dp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总待调功率,C
load
为负荷预测调节因子,R
load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负荷预测增量,C
line
为联络线计划调节因子,R
line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联络线计划增量,C
wind
为风电预测调节因子,R
wind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风电预测增量,C
pv
为光伏预测调节因子,R
pv
为未来选定时间段光伏预测增量,R
dp
为当前计划交换功率偏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总功率调节量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如下:于,系统总功率调节量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如下:于,系统总功率调节量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如下:于,系统总功率调节量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如下:R
dp
=R
real

R
allow
ꢀꢀꢀꢀꢀ
(6)其中,未来选定时间段为15分钟,为未来15分钟负荷预测量,为当前负荷量,为未来15分钟联络线计划预测量,为当前联络线计划量,为未来15分钟风电发电预测量,为当前风电发电量,为未来15分钟光伏发电预测量,为当前光伏发电量,R
real
和R
allow
分别为实际交换偏差与调度允许偏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电厂的发电批次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电厂月计划电量获取电厂的目标负荷率,将目标负荷率分别与设定的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各电厂火的发电批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发电厂月计划电量的火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鑫胡亚男程功旭付学良曹帅刘姗李健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