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8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拖把,这种轻便拖把包括有一个用于捕集灰尘的拖把本体(10)和一个手柄(20),所述拖把本体(10)将被连接在该手柄(20)上。拖把本体(10)带有两个平行延伸的隔腔(b),用于将手柄(20)连接于其中。手柄(20)带有一个连接部分(30)和一个把手(40),该把手(40)从连接部分(30)的根部向后并且向上延伸。连接部分(30)在根部处发生分叉,来形成两个插板(31),这两个插板(31)扁平平齐,并且为了使用将被插入到拖把本体(10)上的隔腔(b)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便拖把,这种拖把可以用于进行清洁操作,来去除房间、汽车或者类似设施中的灰尘。
技术介绍
为了使用,这种类型的轻便拖把通常通过将一个拖把本体连接到一个手柄上构造而成。所使用的这种拖把本体属于可重复使用类型,在被弄脏之后可以进行洗涤。但是在近些年,一次性拖把本体被广泛用于与一个手柄组合在一起,一次性拖把本体被连接到所述手柄上。在由一次性拖把本体和用于连接该一次性拖把本体的手柄组成的前述常规轻便拖把中,在实心手柄插入之后,拖把本体借助于弹簧被夹持在该手柄上,或者借助于橡胶模制组件被固定在该手柄上,由此防止拖把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从手柄上脱落下来。但是,这种用于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拖把本体发生脱落的装置,会在拖把本体的连接和拆卸操作中造成麻烦。此外,由于手柄上用于连接拖把本体的连接部分呈棒状,所以当在清洁操作过程中与家具或者类似物发生接触时会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前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得以设计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拖把,这种拖把几乎不会在清洁操作过程中造成损伤,并且在防止拖把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同时允许简便地对拖把本体进行连接和拆卸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了一种轻便拖把,该拖把包括一个用于捕集灰尘的拖把本体和一个手柄,所述拖把本体将被连接在该手柄上。拖把本体上带有两个平行延伸的隔腔(gaps),用于将手柄连接于其中,手柄上带有一个连接部分和一个把手,该把手从连接部分的根部向上并且向后延伸,所述连接部分在根部发生分叉,来形成两个插板,这两个插板扁平平齐,并且在使用时被插入到拖把本体上的隔腔内。优选的是,各个插板的前端部均经过倒圆处理。优选的是,所述手柄还带有一个夹板,该夹板从连接部分的根部在两个插板之间突伸出来,并且其前端部向上发生倾斜,该夹板在其底面上带有一个止挡部分。优选的是,各个插板均在其一个边缘上带有至少一个突起。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拖把本体上的各个隔腔均带有一个拓宽区域,用于容纳手柄上的各个插板上的所述突起。附图简述通过下面给出的详细描绘和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将会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所描述和图示的内容不能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是仅用于解释和理解目的。在附图中附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透视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轻便拖把;附图2是一个透视图,示出了附图1中所示轻便拖把中处于拆卸状态的手柄;附图3A是手柄上的连接部分的俯视平面图,附图3B是一个沿着附图3A中线X-X的剖视图,而附图3C是所述连接部分的仰视平面图;附图4A是手柄中的把手的俯视平面图,附图4B是所述把手的侧面正视图,而附图4C是所述把手的仰视平面图;附图5示出了拖把本体被连接到手柄上的状态;而附图6A和6B示出了其它类型的拖把本体被连接到手柄上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依据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轻便拖把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论述。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对许多具体细节进行描述。但是,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中那些熟练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实施本专利技术时可以不带有这些具体细节。在其它情况下,为了避免本专利技术不必要地产生模糊,没有详细地示出非常公知的结构。附图1是一个透视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轻便拖把。在附图1中示出的轻便拖把由一个拖把本体10和一个手柄20组成,拖把本体10将被连接在手柄20上。拖把本体10包括两个或者三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起毛无纺织物,它们相互叠置,并且随后在横跨拖把本体10延伸的细线处被焊接。拖把本体10还在其上侧面带有另外一个无纺织物,该无纺织物比叠置在一起的无纺织物要短。正如在附图1中示出的那样,较短的无纺织物被置于叠置在一起的无纺织物的中部,并且在三根沿着拖把本体10的纵向延伸的细线“a”处焊接在其上。这三根焊接线“a”限定出了两个平行的隔腔“b”,用于其间进行连接操作。正如在附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手柄20由一个连接部分30和一个把手40组成,连接部分30由合成树脂制成,而把手40同样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通过配合关系被固定在连接部分30的根部。其中,连接部分30在其根部发生分叉,来形成两个插板31,这两个插板31扁平平齐,如附图3A、3B和3C中示出的那样。插板31的厚度可以根据它们的长度来确定,以便插板31在受到压力作用时能够合适地发生弹性挠曲。在另外一个方面,正如在附图4A、4B和4C中示出的那样,把手40的形状是当其被装配到连接部分30上时,从该连接部分30的根部向后并且向上延伸。就可操作性方面而言,在平面构造中所看到的把手40长度最好大约为10至20厘米。连接部分30和把手40最好均由聚丙烯制成。连接部分30中各个插板31的前端部均经过倒圆处理(也就是说发生弯曲)。优选的是,所述前端部不仅在平面构造中发生弯曲,而且在竖直的剖面构造中也发生弯曲。考虑到能够方便地将插板31插入到拖把本体10上的隔腔“b”内,前端部最好在竖直的剖面构造中弯曲成在其上侧面上的曲率半径远大于其下侧面上的曲率半径。此外,各个插板31均在其外侧边缘处带有两个弧形突起32。在将插板31插入时,这些突起32与焊接线“a”发生接触,由此起到挡块的作用。在这里,突起32的数目和位置可以通过考虑防止脱落和便于插入的效果而合适地加以选择,只要各个插板31在其外侧边缘或者内侧边缘上具有至少一个突起32即可。手柄20还带有一个夹板33,该夹板33从连接部分30的根部在两个插板31之间突伸出来。夹板33的前端部向上发生倾斜,并且该夹板33在其底面上带有一个止挡部分33a。连接部分30的根部具有一个薄的半圆形部分35,该半圆形部分35由一个位于所述根部顶面上的凸缘34包围起来,并且被制成带有一个切口36。在另外一个方面,把手40在抓握部分41的前端部处带有一个装配结构,该装配结构由一个上板部42和一个下板部43组成。当连接部分30上薄的部分35被插入到把手40上的板部42与43之间时,板部42与43之间的连接部分44与切口36相匹配,并且与其组合起来,一个成形于上板部42的下表面上的沟槽42a与薄的部分35上的突起35a相匹配,从而将连接部分30固定到把手40上。为了使用,通过将连接部分30与把手40组装成手柄20,并且将拖把本体10连接到由此组装而成的手柄20上,具有前述构造的轻便拖把被组装成附图1中示出的状态。为了将拖把本体10连接到手柄20上,连接部分30中的插板31被插入到位于拖把本体10的上侧面上的隔腔“b”。在这里,插板31可以从拖把本体10的任一侧插入到隔腔“b”内。在插入的过程中,插板31上的突起32与外侧焊接线“a”发生接触,并且最后,位于插板31之间的夹板33移动到中心焊接线“a”上。从而,以附图5中示出的状态完成连接操作。在这种连接状态下,由于插板31上的突起32保持与外侧焊接线“a”发生接触,并且夹板33在其底面上具有止挡部分33a,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拖把本体10从把手20上脱落下来。附图6A和6B示出了其它类型拖把本体被连接到手柄上的状态,其中,所述拖把本体具有形成于隔腔中的拓宽区域。附图6A示出了焊接线“a”在对应于插板31上突起32的位置处向外凸起。在另外一个方面,附图6B示出了焊接线“a”在对应于插板31上突起32的位置处发生中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拖把,包括拖把本体和安装该拖把本体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本体的上面由贴合部形成2个平行的安装用间隙;    所述手柄具有安装所述拖把本体的安装部和从该安装部向后上方延伸的把手部;    所述安装部具有2个扁平的水平插板、和压板,该插板分别插入所述拖把本体的所述间隙,所述压板位于2个插板之间并且其下面位于2插板上面的下侧,在所述插板插入所述间隙内的状态下,所述压板配置在所述拖把本体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10-27 2000-328865;JP 2001-10-16 2001-317661.一种轻便拖把,包括拖把本体和安装该拖把本体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本体的上面由贴合部形成2个平行的安装用间隙;所述手柄具有安装所述拖把本体的安装部和从该安装部向后上方延伸的把手部;所述安装部具有2个扁平的水平插板、和压板,该插板分别插入所述拖把本体的所述间隙,所述压板位于2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嘉则林正保上西利彦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