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285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渣土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程渣土进行分类和降水处理;S2:将S1获得的工程渣土经分离、破碎以及筛分处理后,获得半成品渣土;S3:将S2获得的半成品渣土与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混合搅拌后,获得固化渣土混合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道路路基或路面底基层的铺筑,可形成一层增强保护层,可为其下方的路基提供保护,为其上方的道路路面结构层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不引入水泥等其他原材料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促进并推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全面高效利用。推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全面高效利用。推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全面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渣土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区开发过程中,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工程的修缮和拆除过程均可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其中主要成分为工程渣土。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的工程渣土将越来越多,工程渣土土样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如果能将渣土改性处理,使其用作筑路材料,不仅可以用于片区内的市政建设节约了工程成本,而且解决了渣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即对工程渣土进行资源化利用一方面可节约投资,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0003]目前,在道路工程施工中一般使用新土,成本较高且并不环保,虽然已有研究表明,经固化的工程渣土可作为道路工程路基土方材料,但是目前工程渣土的固化拌和通常采用路拌法,即在工程现场使用挖机进行拌和,这使得拌制的固化渣土品质不均匀、不稳定,且生产过程不环保,导致工程渣土的固化利用效率较低。
[0004]由此,亟待提出一种工程渣土在道路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建成大规模工程渣土厂拌生产场所,提高工程渣土的高质量资源化利用规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拌制的固化渣土品质不均匀、不稳定,且生产过程不环保,导致工程渣土的固化利用效率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设计一种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工程渣土进行分类和降水处理;
[0009]S2:将S1获得的工程渣土经分离、破碎以及筛分处理后,获得半成品渣土;
[0010]S3:将S2获得的半成品渣土与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混合搅拌后,获得固化渣土混合料。
[0011]优选的,所述工程渣土是指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中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管网工程的修缮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渣土,但不包括盾构土或受有害杂质污染的渣土;所述受有害杂质污染的渣土包括但不限于受放射性、重金属或氯盐污染的渣土。
[0012]优选的,在S1中,所述的工程渣土的物性分析包括工程渣土的含水率及孔隙比测试分析、液塑限测试分析以及颗粒组成测试分析,分别获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参数:含水率、孔隙比、塑限、液限和/或粒径分布。
[0013]优选的,在S1中,所述的工程渣土分类堆放与降水是指将上述经物性分析后的工程渣土堆放在一起,利用挖机进行翻挖晾晒,翻挖晾晒次数不小于1

3 次/天,需翻挖晾晒
3

5天,获得的预处理工程渣土含水率为13

20%。
[0014]优选的,在S2中,所述工程渣土的经分离、破碎、筛分后获得的半成品渣土中粒径小于20mm的颗粒质量百分比≥60%。
[0015]优选的,在S3中,所述固化剂占半成品渣土质量百分比的≥4.5%,且所述固化剂选自HEC土壤固化剂、奇极土体固化剂、奥特赛特土壤固化剂、麦道固化剂、EN

1型固化剂、申环固土16土壤固化剂或其混合物。
[0016]优选的,在S3中,所述固化剂占上述半成品渣土质量百分比的≥6%。
[0017]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固化剂占上述半成品渣土质量百分比的6

14%。
[0018]优选的,在S3中,所得固化渣土混合料的含水率为11

18%,且固化渣土混合料还具有微膨胀性。
[0019]优选的,在S3中,还需进行性能测试,其包括但不限于获得最佳含水率测试、最大干密度测试、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和/或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所得固化渣土混合料的性能测试满足以下条件,则所得固化渣土混合料为合格产品;若不满足以下条件,则在所得固化渣土混合料中继续添加固化剂进行调配:承载比试验的CBR值≥10%,7d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0020]优选的,所述7d无侧限抗压强度≥0.9Mpa。
[0021]优选的,所得承载比试验的CBR值≥20%。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固化渣土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的使用方法,包括用在制备道路结构层填料中;所述道路结构层填料包括:路基或路面底基层填料;所述道路结构层的铺筑厚度≥15cm。
[0023]优选的,在S3中,混合搅拌所使用的具体为站式拌和设备,其包括:
[0024]储料装置,用于存储半成品工程渣土;
[0025]第一送料装置,设于所述半成品渣土储料装置下方,将所述储料装置内的成品工程渣土送出;所述第一送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和多个挡料件,多个所述挡料件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传动方向,在所述传送带的表面间隔设置;
[0026]固化剂储料装置,被配置为存储至少两种组分的固化剂;
[0027]拌和装置,将所述第一送料装置所送出的所述成品工程渣土和所述固化剂储料装置内储存的固化剂进行拌和;
[0028]第二送料装置,设于所述拌和装置一侧,将所述拌和装置所拌和之后的混合物料送出;
[0029]固化渣土混合料储料装置,设于所述第二送料装置一侧,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送料装置所送出的所述混合物料;所述送料装置的传输速度为 0.06~0.088m/s,以与所述固化渣土混合料的参数相匹配。
[0030]优选地,站式拌和设备还包括称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用于称重送出半成品工程渣土的重量。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0032]1.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采用如上制备工艺用于对渣土的资源化利用,经过性能评价后对渣土进行筛分除杂,然后翻挖晾晒、加入固化剂等一系列步骤处理后,获得了稳定性好、强度高的厂拌固化渣土混合料,用于道路路基或路面底基层的铺筑,可形成一层增强保护
层,可为其下方的路基提供保护,为其上方的道路路面结构层提供坚实的基础,表现为道路结构整体强度的增大,继而可显著提升道路结构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品质,在不引入水泥等其他原材料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促进并推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全面高效利用。绿色环保、工艺精确,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0033]2.根据工程渣土的物性不同将其分类堆放,有利于保障预处理后的半成品渣土物性均匀性,继而提升成品固化渣土混合料品质稳定性;而进行充分的翻挖晾晒以降低工程渣土含水率,可避免工程渣土在预处理过程中由于含水率较高而粘结成团,影响预处理的效率,以及提升拌和的均匀性;
[0034]3.所述分离、破碎、筛分步骤能够将粒径不一、存在结团、并含有砖渣等建筑废弃物、金属杂质分离剔除,破碎后获得大小均一的半成品渣土,有利于后续拌和固化,并提高拌和的均匀性和拌和效率;
[0035]4.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站式拌和设备与常用设备拌和相比,具有拌和效率高、生产质量稳定且生产过程无污染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程渣土进行分类和降水处理;S2:将S1获得的工程渣土经分离、破碎以及筛分处理后,获得半成品渣土;S3:将S2获得的半成品渣土与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混合搅拌后,获得固化渣土混合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进一步包括在分类前对工程渣土进行物性分析,根据物性分析结果,将物性相近的工程渣土分为一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性分析包括工程渣土的含水率及孔隙比测试分析、液塑限测试分析,以分别获得以下参数:含水率、孔隙比、塑限、液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性分析还包括颗粒组成测试分析,以获得粒径分布的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进一步包括:利用挖机对工程渣土进行翻挖晾晒,翻挖晾晒次数不小于1

3次/天,翻挖晾晒3

5天,获得含水率为13

20%的工程渣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渣土是指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中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管网工程的修缮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渣土,但不包括盾构土或受有害杂质污染的渣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成品渣土中粒径小于20mm的颗粒的质量百分比≥6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渣土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固化剂占所述半成品渣土质量百分比的≥4.5%,且所述固化剂选自HEC土壤固化剂、奇极土体固化剂、奥特赛特土壤固化剂、麦道固化剂、EN

1型固化剂、申环固土16土壤固化剂或其混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俊赵建新梅健祁文洋王唐斌秘志辉江舒扬韩争吕小强苏小燕孙红丽王冲张宇苏东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志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