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万向调节式左心耳夹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78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万向调节式左心耳夹闭器,包括操作手柄、空心杆、耳夹托架、心耳夹和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和空心杆内安装有万向调节机构,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前球窝座、前球头杆、联动杆、后球窝座、后球头和调节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万向调节机构,术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耳夹托架和心耳夹的位置,使耳夹托架和心耳夹准确定位到手术位置,方便手术操作,而且整个调节过程是通过位于胸腔外部的调节拨杆和操作手柄来完成,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有利于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提高手术质量。提高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血管内科万向调节式左心耳夹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万向调节式左心耳夹闭器,属于医用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表现为心房不规律的颤动,部分患者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据临床统计,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比普通人群高5倍,中国因房颤导致卒中的发生率大约为13.0%~13.4%。左心耳作为心源性脑卒中的主要来源一,一直备受医学界的关注,被医学界命名为“最危险的人体附件”,左心耳产生的血栓是心源性脑卒中的主要来源,增加脑梗塞、肠系膜动脉栓塞、外周血管栓塞等血栓栓塞的风险。
[0003]目前房颤患者预防栓塞性疾病的手段主要有药物抗凝和手术的方法,手术在外科有左心耳切除,左心耳切除是传统的外科方式,相对创伤比较大,有些年龄大的患者不适合采用此种治疗方式。而心血管内科的左心耳夹闭术是在胸腔镜辅助下微创操作,钝性夹闭左心耳,避免了出血、撕裂等风险,安全性高。而且术后不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有效避免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等副作用,费用相对低廉。
[0004]目前常用的左心耳夹闭器主要包括操作手柄、空心杆、转轴一、转轴二、耳夹托架、心耳夹和拉线等部件,操作手柄前端安装空心杆,空心杆另一端通过销钉连接转轴一,转轴一再通过销钉连接转轴二,耳夹托架安装在转轴二的前端,心耳夹放置在耳夹托架内并被拉线系绑固定,拉线从耳夹托架上引出后从空心杆中心穿过并连接在操作手柄上,拉线收紧可将心耳夹张开,拉线放松或被剪断后夹闭。在临床使用中,耳夹托架的弯折位置需要预调后固定,一旦进入体内就无法再行调整,但是临床操作上,我们很难精准将耳夹托架预调到非常合适的位置,有时候调节不到位会给手术治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轻则增大操作难度,重则需要重新将左心耳夹闭器撤出再行调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万向调节式左心耳夹闭器,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使耳夹托架和心耳夹准确定位到手术位置,方便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
[0006]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心血管内科万向调节式左心耳夹闭器,包括操作手柄、空心杆、耳夹托架、心耳夹和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和空心杆内安装有万向调节机构;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前球窝座、前球头杆、联动杆、后球窝座、后球头和调节拨杆,所述前球窝座固定安装在空心杆前端,所述前球头杆设置在前球窝座内,所述前球头杆内设有前穿线孔,前球头杆后端设为平面;所述后球窝座固定安装在空心杆后端,所述后球头设置在后球窝座内,后球头内设有后穿线孔,后球头前端设为平面;所述前球头杆和后球头之间设置有两根联动杆,两根联动杆180度对称分布在空心杆的轴心线两侧,联动杆前端与前球头杆的后端面铰接,联动杆后端与后球头的前端面铰接;所述后球窝座侧壁上开设
有调节孔,所述调节拨杆设置在调节孔内,调节拨杆内端固定在后球头上,调节拨杆外端露出;所述后球窝座安装在操作手柄前端,所述耳夹托架安装在前球头杆的前端,所述心耳夹放置在耳夹托架内并被拉线系绑固定,拉线从耳夹托架上引出后依次从前穿线孔、空心杆中心孔和后穿线孔中穿过并与操作手柄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手柄为枪形结构,其包括枪身、把手、枪管、拉线栓、压线拉线螺钉和扳机构件,所述枪身为长管体,枪身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相互平行的上腔和下腔两部分,枪身后端下部安装把手;所述枪身前端内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枪管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上,所述后球窝座安装在枪管前端;所述拉线栓滑动安装在上腔内,拉线栓前部设有与枪管后部滑动配合的导向腔,在导向腔的末端设有拉线固定孔,所述拉线后端穿入拉线固定孔内,所述压线拉线螺钉安装在拉线栓顶部,压线拉线螺钉内端能够拧入拉线固定孔并压紧拉线,拉线栓向后拉动可通过拉线带动心耳夹张开;所述枪身顶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段槽口,所述压线拉线螺钉上部位于所述槽口内且能自由活动;所述扳机构件安装在下腔前部,拉线栓向后拉动到设定位置时可被扳机构件卡住,勾动扳机构件可使拉线栓释放。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机构件包括扳机本体、限位卡块和弹簧,所述扳机本体通过销轴安装在枪身中间的下部且位于把手之前,所述限位卡块通过另一销轴安装在下腔前部内,限位卡块后端与扳机本体上端活动勾接,限位卡块前端顶部与枪身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使得限位卡块后端始终向上翘起,当拉线栓向后拉动到设定位置时可被限位卡块后端卡住,而勾动扳机本体可带动限位卡块后端向下转动,使拉线栓不再被卡住。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球窝座与枪管之间为带有阻尼的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线栓后端与枪身之间设置有缓冲拉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枪身侧面设置有剪线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杆前端设置前联动球头,所述前球头杆后端面设置前联动窝巢,所述前联动球头嵌置于前联动窝巢内并通过前座盖定位固定,所述前座盖用螺钉固定在前球头杆的后端面;所述联动杆后端设置后联动球头,所述后球头的前端面设置后联动窝巢,所述后联动球头嵌置于后联动窝巢内并通过后座盖定位固定,所述后座盖用螺钉固定在后球头的前端面。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穿线孔和后穿线孔的内表面均为由两头向中间逐渐变收缩的弧形曲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杆与前球窝座和后球窝座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万向调节机构,术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耳夹托架和心耳夹的位置,使耳夹托架和心耳夹准确定位到手术位置,方便手术操作,而且整个调节过程是通过位于胸腔外部的调节拨杆和操作手柄来完成,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有利于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
[0017]2)、本专利技术中的操作手柄设置为枪形结构,有利于医务人员稳定握持,而且释放拉线操作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耳夹托架处的结构放大侧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球窝座处的结构放大剖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操作手柄和后球窝座处的结构放大剖视图。
[0022]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

操作手柄、2

空心杆、3

耳夹托架、4

心耳夹、5

拉线、6

前球窝座、7

前球头杆、7a

前穿线孔、7b

前联动窝巢、7c

前座盖、8

联动杆、8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心血管内科万向调节式左心耳夹闭器,包括操作手柄(1)、空心杆(2)、耳夹托架(3)、心耳夹(4)和拉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1)和空心杆(2)内安装有万向调节机构;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前球窝座(6)、前球头杆(7)、联动杆(8)、后球窝座(9)、后球头(10)和调节拨杆(11),所述前球窝座(6)固定安装在空心杆(2)前端,所述前球头杆(7)设置在前球窝座(6)内,所述前球头杆(7)内设有前穿线孔(7a),前球头杆(7)后端设为平面;所述后球窝座(9)固定安装在空心杆(2)后端,所述后球头(10)设置在后球窝座(9)内,后球头(10)内设有后穿线孔(10a),后球头(10)前端设为平面;所述前球头杆(7)和后球头(10)之间设置有两根联动杆(8),两根联动杆(8)180度对称分布在空心杆(2)的轴心线两侧,联动杆(8)前端与前球头杆(7)的后端面铰接,联动杆(8)后端与后球头(10)的前端面铰接;所述后球窝座(9)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拨杆(11)设置在调节孔内,调节拨杆(11)内端固定在后球头(10)上,调节拨杆(11)外端露出;所述后球窝座(9)安装在操作手柄(1)前端,所述耳夹托架(3)安装在前球头杆(7)的前端,所述心耳夹(4)放置在耳夹托架(3)内并被拉线(5)系绑固定,拉线(5)从耳夹托架(3)上引出后依次从前穿线孔(7a)、空心杆(2)中心孔和后穿线孔(10a)中穿过并与操作手柄(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万向调节式左心耳夹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1)为枪形结构,其包括枪身(12)、把手(13)、枪管(14)、拉线栓(15)、压线拉紧螺钉(16)和扳机构件,所述枪身(12)为长管体,枪身(1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相互平行的上腔(12a)和下腔(12b)两部分,枪身(12)后端下部安装把手(13);所述枪身(12)前端内部安装有固定块(17),所述枪管(14)固定安装在固定块(17)上,所述后球窝座(9)安装在枪管(14)前端;所述拉线栓(15)滑动安装在上腔(12a)内,拉线栓(15)前部设有与枪管(14)后部滑动配合的导向腔(15a),在导向腔(15a)的末端设有拉线固定孔(15b),所述拉线(5)后端穿入拉线固定孔(15b)内,所述压线拉紧螺钉(16)安装在拉线栓(15)顶部,压线拉紧螺钉(16)内端能够拧入拉线固定孔(15b)并压紧拉线(5),拉线栓(15)向后拉动可通过拉线(5)带动心耳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春吴玉呈孙陈铃阮中宝倪晓苏徐红王秋晨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