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31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包括真空垫和加热垫;真空垫包括头垫和身垫,头垫包括第一气密外层和填充在第一气密外层内的颗粒,身垫包括第二气密外层和填充在第二气密外层内的颗粒,头垫设置在身垫的前侧中部,且头垫的内腔与身垫的内腔连通,身垫上还设有排气管;加热垫的外形与身垫的外形相同,并可拆固定连接在身垫的顶面,其中,加热垫的底面边缘与身垫的顶面边缘通过按扣连接,加热垫的底面和身垫的顶面通过魔术贴连接,加热垫的表面附有防水层,防水层的顶面沿边缘设有血水吸附棉框。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操作便捷,而且能较好的贴合人体,实现了围手术期对人体体温的高效准确管理,保障了手术质量和安全,并为患者的良好预后提供了条件。预后提供了条件。预后提供了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

技术介绍

[0002]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较高,2015年北京地区的报道数据为39.9%。导致低体温的因素较多,如麻醉诱导期麻醉药物及肌松剂的使用、室温液体的输入、常温液体的冲洗、体腔暴露、环境温度较低、患者禁食等自身因素。临床上将核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32~34℃称为中度低体温,<32℃则为重度低体温。发生意外低体温,会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创伤患者死亡率、凝血功能障碍及寒颤发生风险等,并会对药物代谢周期、耗氧量、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术后的康复。围手术期保温理念及措施对手术患者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核心体温给予足够的关注,积极参与围手术期体温的主动管理,保障手术质量和安全,并为患者的良好预后提供条件。
[0003]目前,围手术期体温主动管理的措施主要为:术前、术中、术后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同时建议使用输液加温、控制手术室温度等措施。但现有措施成本高、操作复杂且与人体贴合度较低。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便捷且更为贴合人体的高效围手术期体温管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不仅操作便捷,而且能较好的贴合人体,实现了围手术期对人体体温的高效准确管理,保障了手术质量和安全,并为患者的良好预后提供了条件。
[0005]具体方案如下:/>[0006]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垫和加热垫;所述真空垫包括头垫和身垫,所述头垫包括第一气密外层和填充在第一气密外层内的颗粒,所述身垫包括第二气密外层和填充在第二气密外层内的颗粒,所述头垫设置在身垫的前侧中部,且头垫的内腔与身垫的内腔连通,所述身垫上还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气管;所述加热垫的外形与身垫的外形相同,并可拆固定连接在身垫的顶面,其中,加热垫的底面边缘与身垫的顶面边缘通过按扣连接,加热垫的底面和身垫的顶面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加热垫的表面附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面沿边缘设有血水吸附棉框。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垫的底面沿边缘均布有按扣头,所述身垫的顶面沿边缘均布有与按扣头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按扣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垫的底面中部自上而下均布有横向设置的刺面条,所述身垫的顶面中部自上而下依次均布有横向设置的绒面条,所述绒面条与刺面条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垫和身垫间设有颗粒隔网,所述颗粒隔网的网孔孔径小于颗粒的粒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通过连管连接有抽气泵。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垫内排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配合连接有控制电路。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垫、身垫以及加热垫均为矩形垫。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不仅操作便捷,而且能较好的贴合人体,实现了围手术期对人体体温的高效准确管理,保障了手术质量和安全,并为患者的良好预后提供了条件;
[0015]2、一方面,加热垫与真空垫的边缘采用按扣连接,中部采用魔术贴连接,可确保真空垫塑形后,加热垫仍可与真空垫紧密稳固的贴合,另一方面,按扣以及魔术贴均属于可拆式连接件,在术后可直接将残留有血水的加热垫进行更换,而真空垫在充气后可恢复原状继续使用,有效减少了医疗器材的消耗,降低成本;
[0016]3、通过在加热垫上设置防水层,可防止血水渗入加热垫内部引发安全隐患,并在防水层表面设置血水吸附棉框,能有效吸附流至加热垫边缘的血水,防止污染真空垫。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真空垫塑形前的顶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垫的底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垫的顶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列表:
[0022]1‑
头垫,2

身垫,3

排气管,4

加热垫,5

防水层,6

血水吸附棉框,7

按扣头,8

按扣座,9

刺面条,10

绒面条,11

抽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所示,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包括真空垫和加热垫4;真空垫包括头垫1和身垫2,头垫1包括第一气密外层和填充在第一气密外层内的颗粒,身垫2包括第二气密外层和填充在第二气密外层内的颗粒,头垫1设置在身垫2的前侧中部,且头垫1的内腔与身垫2的内腔连通,身垫2上还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气管3;加热垫4的外形与身垫2的外形相同,并可拆固定连接在身垫2的顶面,其中,加热垫4的底面边缘与身垫2的顶面边缘通过按扣连接,加热垫4的底面和身垫2的顶面通过魔术贴连接,加热垫4的表面附有防水层5,防水层5的顶面沿边缘设有血水吸附棉框6。
[0025]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垫4的底面沿边缘均布有按扣头7,身垫2的顶面沿边缘均布有与按扣头7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按扣座8;加热垫4的底面中部自上而下均布有横向设置的刺面条9,身垫2的顶面中部自上而下依次均布有横向设置的绒面条10,绒面条10与刺面条9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
[0026]在本实施例中,头垫1和身垫2间设有颗粒隔网,颗粒隔网的网孔孔径小于颗粒的粒径。
[0027]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管3通过连管连接有抽气泵11。
[0028]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垫4内排设有加热丝,加热丝配合连接有控制电路。
[0029]在本实施例中,头垫1、身垫2以及加热垫4均为矩形垫。
[0030]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先让患者躺在安装好加热垫4的真空垫上,并将真空垫的排气管3连接至抽气泵11,此时抽气泵11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根据患者的头部高度,将头垫1卷绕,并根据患者的体形捏身垫2,使得身垫2贴合人体,之后开启抽气泵11,将真空垫内的气体抽出,从而完成真空垫的塑形操作。
[0031]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垫和加热垫(4);所述真空垫包括头垫(1)和身垫(2),所述头垫(1)包括第一气密外层和填充在第一气密外层内的颗粒,所述身垫(2)包括第二气密外层和填充在第二气密外层内的颗粒,所述头垫(1)设置在身垫(2)的前侧中部,且头垫(1)的内腔与身垫(2)的内腔连通,所述身垫(2)上还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气管(3);所述加热垫(4)的外形与身垫(2)的外形相同,并可拆固定连接在身垫(2)的顶面,其中,加热垫(4)的底面边缘与身垫(2)的顶面边缘通过按扣连接,加热垫(4)的底面和身垫(2)的顶面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加热垫(4)的表面附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的顶面沿边缘设有血水吸附棉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恒温真空塑形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垫(4)的底面沿边缘均布有按扣头(7),所述身垫(2)的顶面沿边缘均布有与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伟张玉峰冯勇宋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