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27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上表面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氧气罐,所述微型氧气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罩,所述空腔的表面且位于吸气罩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放置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放置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气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救生圈的助力,便于将患者输送到安全地点,同时还为被救者提供氧气,保证了被救者的生命安全。被救者的生命安全。被救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其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形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在船舶上都会放置有救生圈,以用于不时之需。
[0003]现在的救生圈,其仅仅用于漂浮,但是,当被救助者抓住救生圈时,其已经消耗大量的体力,此时,让被救者自助回来时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对救生圈进行助力,以帮助被救者回归,除此,当被救者抓住救生圈,但是随着波浪被推送到不知名的地方时,由于无法对其进行定位,这样也就不便于对其进行寻找,最后,当被救者被救时,其可能会因为水源的灌入出现缺氧状态,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氧气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上表面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氧气罐,所述微型氧气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罩,所述空腔的表面且位于吸气罩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br/>[0006]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放置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放置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气罩,所述喷气罩通过导管和鼓风机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7]所述橡胶圈的内壁且位于空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储气罐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储气罐均通过导管和鼓风机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空腔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和吸气罩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表面涂抹有防滑漆。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橡胶圈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且所述防滑垫和橡胶圈为一体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橡胶圈的正面设置有充气口。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放置槽的数量为三组,且三组所述放置槽关于橡胶圈呈轴对称。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喷气罩和吸气罩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且所述喷气罩和吸气罩的材料为橡胶。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中,通过在救生圈的内部设置氧气罐,可以及时地对被救者进行输氧处理,避免水源的灌入导致被救者出现缺氧情况,提高了救助的安全性。
[0024]2、本技术中,通过在救生圈的内部设置鼓风机,可以为救生圈提供动力源,从而将被救者送入至安全的地区,以实现对救生圈的助力,方便了救助人员的救助。
[0025]3、本技术中,通过在救生圈的表面设置防滑垫和拉手,有效地提高了救生圈的摩擦度,进而方便被救者抓住救生圈,以达到安全救助的目的。
[0026]4、本技术中,通过在救生圈的内部设置定位器,可以避免水源将救生圈的人员冲至不知名的地方,便于救助人员对救生圈上的被救者进行寻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的正视剖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的局部俯视剖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的俯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的立体图。
[0031]图例说明:
[0032]1、橡胶圈;2、微型氧气罐;3、吸气罩;4、连接管;5、防水层;6、空腔;7、拉环;8、安装板;9、定位器;10、放置槽;11、蓄电池;12、放置板;13、储气罐;14、鼓风机;15、喷气罩;16、防滑垫;17、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
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包括橡胶圈1,橡胶圈1的上表面设置有空腔6,空腔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氧气罐2,微型氧气罐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罩3,吸气罩3和微型氧气罐2进行连接,可以为被救者提供氧气供应,防止水源的灌入以及疲累导致被救者出现缺氧情况,提高了救助的安全性,空腔6的表面且位于吸气罩3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5,空腔6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和吸气罩3固定连接在一起。
[0036]橡胶圈1的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槽10,放置槽10的数量为三组,且三组放置槽10关于橡胶圈1呈轴对称,放置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2,放置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放置板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4,放置板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13,储气罐13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储气罐13均通过导管和鼓风机14固定连接在一起,橡胶圈1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气罩15,喷气罩15和鼓风机14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对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包括橡胶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的上表面设置有空腔(6),所述空腔(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氧气罐(2),所述微型氧气罐(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罩(3),所述空腔(6)的表面且位于吸气罩(3)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5);所述橡胶圈(1)的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2),所述放置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所述放置板(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4),所述放置板(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13),所述橡胶圈(1)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气罩(15),所述喷气罩(15)通过导管和鼓风机(1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圈(1)的内壁且位于空腔(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13)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储气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静江卢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江海救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