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224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2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人体承载板、手持部、牵引绳、第一阻尼装置和第二阻尼装置;所述手持部、所述牵引绳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有两组,对于其中的一组,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尼装置连接;所述人体承载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阻尼装置设置在所述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阻尼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阻尼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阻尼装置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用于对所述手持部提供阻力,从而实现对用户的臂力的锻炼。本公开实施例的游泳模拟训练装置,能够解决游泳运动员训练时对游泳池的依赖性,并且能够模拟游泳的姿势,满足运动员对加强阻力训练的要求。力训练的要求。力训练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游泳模拟训练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健身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游泳模拟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身体健康和形体之美。游泳是一种有效的全身性健身方式,特别是蛙泳对于开发人体肌肉群,强壮体魄,身体塑形都有很好的效果,蛙泳可以帮助人矫正某些不正常的体形,可以使身体各部位机体和肌肉得到均衡和全面的发展。然而,游泳对温度、场地等环境的要求较高,运动固定成本较大,且游泳是一项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特别是没有掌握游泳技术的人很难完成这项运动。
[0003]而对于专业的游泳运动员而言,想要提高游泳速度首先需要对游泳运动员的肌肉进行锻炼,包括背部肌肉、阔三角肌、肱二头肌、胸大肌等上身肌肉群,而游泳运动员又随时随地在游泳池进行锻炼时,给运动员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对游泳池的依赖性较高,并且游泳池中池水的阻力大小一般不会改变,无法满足运动员对加强阻力训练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游泳模拟训练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游泳运动员对游泳池的依赖性高,游泳池无法满足运动员对加强阻力训练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在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包括:
[0006]支撑架、人体承载板、手持部、牵引绳、第一阻尼装置和第二阻尼装置;
[0007]所述手持部、所述牵引绳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有两组,对于其中的一组,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尼装置连接;
[0008]所述人体承载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阻尼装置设置在所述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阻尼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阻尼装置的两侧;
[0009]所述第一阻尼装置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用于对所述手持部提供阻力,从而实现对用户的臂力的锻炼。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尼装置为风阻装置,所述风阻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带有进气孔的第二壳体、叶轮和中央转轴;
[0011]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中央转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叶轮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叶轮同心设置,所述牵引绳绕设在所述中央转轴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还设置有进气孔调节挡片,所述进气孔调节挡片上的进气孔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进气孔的形状和设置位置相同,所述进气孔调节挡片和所述第二壳体非同心设置,所述进气孔调节挡片通过偏心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并可以绕所述偏心转轴转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叶轮上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同轴设置有金属片,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对应位置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磁力部件
和第二磁力部件,所述第一磁力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力部件相对设置,并且分别位于所述金属片的两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5]磁力部件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磁力部件和第二磁力部件之间的距离。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尼装置包括弹性绳、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和支撑壳体,所述中央转轴穿过所述支撑壳体,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固定轴水平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底部,所述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轴或所述第二固定轴上,所述弹性绳回绕在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固定轴上,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绳连接。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包括弧形板和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的开口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弧形板转动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阻力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阻尼装置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为所述牵引绳提供的阻力。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人体支撑部和阻尼装置支撑部,所述人体支撑部和所述阻尼装置支撑部通过套筒结构连接。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牵引绳转向装置,所述牵引绳转向装置包括伸缩套筒和位于所述伸缩套筒一端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用于改变所述牵引绳的拉伸方向。
[0021]本公开实施例的游泳模拟训练装置,能够解决游泳运动员训练时对游泳池的依赖性,并且能够模拟游泳的姿势,满足运动员对加强阻力训练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的游泳模拟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二的第一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二的第一阻尼装置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三的第二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002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在模拟游泳运动员游泳姿势的同时对运动员的肌肉进行锻炼。具体地,如图1所示,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游泳模拟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包括:
[0030]支撑架1、人体承载板2、手持部3、牵引绳4、第一阻尼装置5和第二阻尼装置6;
[0031]所述手持部3、所述牵引绳4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6有两组,对于其中的一组,所述牵引绳4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3连接,所述牵引绳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尼装置6连接;
[0032]所述人体承载板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的一端,所述第一阻尼装置5设置在所述所述支撑架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阻尼装置6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阻尼装置5的两侧;
[0033]所述第一阻尼装置5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6用于对所述手持部3提供阻力,同时在牵引绳4不受外力时,使得牵引绳4回弹至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对用户的臂力的锻炼。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4的初始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0034]在使用过程中,运动员可以趴在人体承载板2上,并且头部朝着远离第一阻尼装置5的方向,运动员的手掌放置在所述手持部3上,手臂由上向下、由前向后画圆弧摆动,做出游泳时手臂划水动作,实现模拟游泳。在这个过程中,当运动员手臂由后向前摆动时,对手持部3施加推力,拉动所述牵引绳4伸长,第一阻尼装置5和第二阻尼装置6为牵引绳4的了另一端提供阻力,从而实现对运动员(用户)的臂力的锻炼;当运动员手臂由前向后摆动时,牵引绳4在第一阻尼装置5和第二阻尼装置6的作用力下,带动手持部3恢复到初始位置,完成一个左右手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人体承载板、手持部、牵引绳、第一阻尼装置和第二阻尼装置;所述手持部、所述牵引绳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有两组,对于其中的一组,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尼装置连接;所述人体承载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阻尼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阻尼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阻尼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阻尼装置和所述第二阻尼装置用于对所述手持部提供阻力,从而实现对用户的臂力的锻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装置为风阻装置,所述风阻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带有进气孔的第二壳体、叶轮和中央转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中央转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叶轮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叶轮同心设置,所述牵引绳绕设在所述中央转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还设置有进气孔调节挡片,所述进气孔调节挡片上的进气孔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进气孔的形状和设置位置相同,所述进气孔调节挡片和所述第二壳体非同心设置,所述进气孔调节挡片通过偏心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并可以绕所述偏心转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泳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上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同轴设置有金属片,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靖宇梁洪生邵阳
申请(专利权)人:淼中金北京体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