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秋苹专利>正文

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216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包括:风幕模块,管道模块。启动风机,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送风管道输送到各射流模块,射流模块将高压气体转换为高压射流,形成内外两部分风幕,风幕将综掘工作区域和工人操作区域隔开,同时,抽出式风机通过抽出式风筒将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抽出,达到粉尘防治的目的。风幕模块采用圆弧形设置,能够适应更高的巷道,形成隔尘效果更好的内外两部分风幕,且风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角度调整,抽出式风筒放置在风幕模块形成的内部分风幕中,既实现高效的除尘效果对风幕的影响又降为最低。效的除尘效果对风幕的影响又降为最低。效的除尘效果对风幕的影响又降为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业工程通风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煤矿井掘进面尘害严重,煤矿综合掘进机广泛使用在煤矿掘进巷道,产生大量粉尘,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国内外对煤矿综掘防尘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综掘工作面在预防和治理粉尘上常采用的措施是:机组内、外喷雾降尘技术,通风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引射除尘器等除尘方式。但由于以上各除尘降尘技术存在缺点和局限性,仍造成掘进工作面周围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较大,防尘降尘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针对呼吸性粉尘,其除尘效果更差。而呼吸性粉尘很容易扩散到司机附近,对司机造成健康伤害。
[0003]申请公告为CN106703869A、名称为一种综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系统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提出的技术方案,采用风幕集尘和泡沫降尘联合进行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的方式来进行粉尘防治。申请公告为CN107355252A、名称为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提出的技术方案,在原有综掘面供风和除尘系统上,合理的加装风幕,封住综掘自由面,通过合理调整流场风速和风量,控制粉尘的扩散,同时采用除尘设备将含尘气流抽出,完成粉尘防治的目的。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的粉尘防治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的不足:1、对较高巷道的隔尘效果有限。现有技术将射流腔平放安装在工作面上,形成风幕,并未考虑到不同矿井巷道的差异。对于某些较高的巷道,风幕不能很好的将作业区域与司机工作区域隔开,巷道顶部仍然会有粉尘扩散到司机工作区域;2、风幕角度不能调节。需要根据不同的巷道场景去调整风幕角度,从而达到更好的隔尘效果;3、抽出式风筒的影响。为了达到除尘效果,会将抽出式风筒放置到综掘工作面,但抽出式风筒的摆放位置会影响风幕的效果。如果将抽出式风筒放置在侧面,离综掘工作面远,除尘效果受限;如果将抽出式风筒放置在离综掘工作面近的前端位置,又会影响风幕的隔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至少包括:风幕模块,管道模块。
[0006]所述风幕模块至少包括风幕模块外壳、射流模块、第一个风幕模块固定夹、第二风幕模块固定夹、进风管道、射流模块固定套、风幕模块外壳固定套。所述风幕模块外壳由风
幕模块前外壳与风幕模块后外壳组成,所述风幕模块前外壳用于放置射流模块,所述风幕模块外壳用于放置风管,保护射流模块,防止粉尘对射流模块造成堵塞。所述风幕模块用于形成风幕,所述风幕为圆弧形,内外两部分风幕,外部分风幕由朝外放置的射流模块组合生成,内部分风幕由朝内放置的射流模块组合生成。所述射流模块用于形成射流,所述射流模块为同一规格。所述第一风幕模块固定夹和第二风幕模块固定夹用于固定风幕模块。所述射流模块固定套用于固定射流模块,射流模块的凸起轴穿过射流模块固定套,并用螺栓紧定。所述风幕模块外壳固定套用于固定风幕模块前外壳与风幕模块后外壳,通过螺栓将风幕模块前外壳与风幕模块后外壳紧紧固定。
[0007]所述射流模块至少包括进风口、射流模块主体、射流模块凸出轴、导流片、等速楔。所述射流模块凸出轴与射流模块固定套连接,所述射流模块凸出轴设有螺纹,安装螺栓后紧定,用于调节射流模块角度。所述等速楔用于将进风口进入的风形成等速的射流,从射流模块主体的射流口射出。所述等速楔根据风速和射流模块主体内部尺寸计算可得。
[0008]所述管道模块至少包括抽出式风筒、送风管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拖车。所述第一风机为抽风机,与抽出式风筒连接,用于将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抽出。所述第二风机为压入式风机,与送风管道连接,用于将高压风输送至各射流模块,形成风幕。所述拖车用来放置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所述拖车连接在掘进机上,跟随掘进机一起运动。所述抽出式风筒放置在风幕模块中央,离综掘工作面近,以达到最好的除尘效果。
[000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包括:风幕模块,管道模块。启动风机,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送风管道输送到各射流模块,射流模块将高压气体转换为高压射流,形成内外两部分风幕,风幕将综掘工作区域和工人操作区域隔开,同时,抽出式风机通过抽出式风筒将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抽出,达到粉尘防治的目的。风幕模块采用圆弧形设置,能够适应更高的巷道,形成隔尘效果更好的内外两部分风幕,且风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角度调整,抽出式风筒放置在风幕模块形成的内部分风幕中,既实现高效的除尘效果对风幕的影响又降为最低。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射流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替换维修,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场景调节射流模块的角度,达到更好的隔尘效果。风幕模块采用圆弧形设置,能够适应更高的巷道,形成隔尘效果更好的内外两部分风幕,且风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角度调整,抽出式风筒放置在风幕模块形成的内部分风幕中,既实现高效的除尘效果对风幕的影响又降为最低。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的管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的风幕模块外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的风幕模块前外壳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的射流模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的风幕模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掘进机,2-抽出式风筒,3-风幕模块,4-送风管道,5-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7-拖车,8-风幕模块外壳,9-射流模块,10-第一风幕模块固定夹,11-第二风幕模块固定夹,12-风幕模块前外壳,13-风幕模块后外壳,14-进风管道,15-射流模块固定套,16-进风口,17-射流模块凸出轴,18-导流片,19-等速楔,20-风幕模块外壳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请参阅图1~6,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至少包括:风幕模块3,管道模块。
[0015]所述风幕模块3至少包括风幕模块外壳8、射流模块9、第一个风幕模块固定夹10、第二风幕模块固定夹11、进风管道14、射流模块固定套15、风幕模块外壳固定套20。所述风幕模块外壳8由风幕模块前外壳12与风幕模块后外壳13组成,所述风幕模块前外壳12用于放置射流模块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掘工作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幕模块,管道模块,所述风幕模块至少包括风幕模块外壳、射流模块、第一个风幕模块固定夹、第二风幕模块固定夹、进风管道、射流模块固定套、风幕模块外壳固定套;所述风幕模块用于形成风幕,所述风幕为圆弧形,内外两部分风幕,外部分风幕由朝外放置的射流模块组合生成,内部分风幕由朝内放置的射流模块组合生成;所述射流模块用于形成射流,所述射流模块为同一规格;所述第一风幕模块固定夹和第二风幕模块固定夹用于固定风幕模块;所述射流模块固定套用于固定射流模块,射流模块的凸起轴穿过射流模块固定套,并用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秋苹沈成毕增伟毕恒祥邓丽英毕恒军张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毕秋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