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214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属于地震勘探地震资料解释领域,该方法实现了地震信息与测井信息的深度融合,即利用重构的波阻抗曲线进行正演,获得地震合成记录,并与过井地震数据进行重构后,再通过广义S变换获得最终的时频谱,运用时频谱能够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划分精度较高,可以划分到第五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法的实用性较强,可以在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进行推广应用。沉积环境中进行推广应用。沉积环境中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震勘探地震资料解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深入,层序地层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层序地层分析的关键是划分不同级次的地层层序界面及其内部的沉积旋回。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利用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进行地层层序界面的识别,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利用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这是因为:钻井及测井资料是目前连续性最好、分辨率最高的地质数据之一,运用测井曲线的岩电变化特征及取心特征,可划分出很小级别的层序旋回。
[0003]目前,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常用的方法有测井曲线活度分析法、小波变换法、最大熵谱法等,但由于受地震资料分辨低的响应,钻井及测井资料划分的层序地层及其建立的层序格架,很难应用到三维地震数据中,这就制约了后续的勘探开发。
[0004]基于上述考虑,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综合运用测井和地震两种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的方法,例如,作者刘启亮发表于2019年9月第39卷第3期的期刊《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的论文《井震联合层序地层划分》中,提出了一种井震联合层序地层划分方法,该方法以地震资料为基础,选取典型井井旁道地震资料进行时频谱划分层序,然后运用该井伽马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划分层序,再以合成记录为桥梁,通过井震联合匹配进行相关性计算,确定两者划分的相似性,寻找相关性较好的划分结果。
[0005]该方法虽然以合成记录为桥梁,将利用地震层序地层划分和利用测井的层序地层划分进行联系,但是该方法仍是分别对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进行单独的层序划分,在两种层序划分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优化,并未改变都是基于单一资料进行层序划分的本质,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划分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联合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方法进行层序划分的精度较低的问题。
[0007]基于上述目的,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1)收集目标工区的三维叠后地震数据体,确定该地震数据体的频带范围;和收集目标工区的已钻井的声波、密度、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0009]2)根据步骤1)获得的声波及密度测井曲线,计算波阻抗曲线;
[0010]3)对步骤2)计算得到的波阻抗曲线进行低通滤波,截止频率设置为所述频带范围的上限值,得到滤波后的波阻抗曲线;
[0011]对步骤1)获得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高通滤波,截止频率设置为所述频带范围的上限值,得到滤波后的自然伽马曲线,并对该曲线进行值域反转、归一化处理;
[0012]对所述滤波后的波阻抗曲线和归一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乘积处理,得到
重构的波阻抗曲线;
[0013]4)利用步骤3)中所述重构的波阻抗曲线进行正演,获得地震合成记录;
[0014]5)依据步骤1)获得的三维叠后地震数据体,抽取过井的地震数据;
[0015]6)对步骤4)获得的地震合成记录进行高通滤波,截止频率设置为所述频带范围的上限值,得到滤波后的地震合成记录;
[0016]对所述滤波后的地震合成记录与步骤5)中过井的地震数据进行求和处理,得到重构的地震记录;
[0017]7)对重构的地震记录进行广义S变换,获得该地震记录的时频谱,运用该时频谱进行目标工区的层序地层划分。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实现了地震信息与测井信息的深度融合,即利用重构的波阻抗曲线进行正演,获得地震合成记录,并与过井地震数据进行重构后,再通过广义S变换获得最终的时频谱,运用时频谱能够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划分精度较高,可以划分到第五级。本专利技术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法的实用性较强,可以在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进行推广应用。
[0020]进一步的,步骤4)中,利用步骤3)中所述重构的波阻抗曲线进行正演包括:
[0021]将步骤3)中重构的波阻抗曲线与设定的雷克子波进行褶积运算,从而获得地震合成记录,所述的雷克子波的主频设定依据为:大于地震资料的主频f
c
,且小于所述地震数据体的采样频率f
N
,保证合成记录不失真,且分辨率比原始地震资料高。
[0022]进一步的,为了得到高分辨率的地震合成记录,所述的雷克子波的主频为f
N
为步骤1)中所述地震数据体的采样频率。
[0023]进一步的,为了得到重构的波阻抗曲线,步骤3)中,所述值域反转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4][0025]式中,为值域反转后的自然伽马曲线值,GR

(i)为值域反转前的自然伽马曲线值,max为值域反转前的自然伽马曲线的最大值。
[0026]进一步的,为了得到重构的波阻抗曲线,步骤3)中,所述归一化处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7][0028]式中,GR
‘’
(i)为归一化后的自然伽马曲线值,max为值域反转后的自然伽马曲线的最大值,为,min为值域反转后的自然伽马曲线的最小值。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法流程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过井叠后地震剖面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叠后地震剖面振幅谱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某口井的声波、密度及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某口井计算的纵波阻抗及重构后纵波阻抗曲线图;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构建的雷克子波图;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抽取的过井地震数据图;
[003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合成地震记录图;
[0037]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重构后的地震记录图;
[0038]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重构后地震时频谱及层序地层划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0]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整体流程如图1所示,下面以银额盆地某凹陷为例,具体介绍该方法的实现步骤:
[0041]步骤1,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的数据准备,具体的:
[0042]对于地震资料,收集银额盆地某凹陷的三维叠后地震数据体,该数据体的采样率(即取样间隔时间)为ΔT=2ms,其频率为单位Hz,如图2所示。
[0043]对上面收集到的三维叠后地震数据体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该数据体的频谱特征曲线,如图3所示,从该曲线中获得该数据体的频带范围[f1,f2]及主频f
c
。图3中,横坐标为频率(即Frequency),纵坐标为振幅(Ampllitude)。
[0044]对于测井资料,收集该工区已完钻井的声波、密度、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三条测井曲线如图4所示,第一列为声波时差曲线、第二列为密度曲线、第三列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目标工区的三维叠后地震数据体,确定该地震数据体的频带范围;和收集目标工区的已钻井的声波、密度、自然伽马测井曲线;2)根据步骤1)获得的声波及密度测井曲线,计算波阻抗曲线;3)对步骤2)计算得到的波阻抗曲线进行低通滤波,截止频率设置为所述频带范围的上限值,得到滤波后的波阻抗曲线;对步骤1)获得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高通滤波,截止频率设置为所述频带范围的上限值,得到滤波后的自然伽马曲线,并对该曲线进行值域反转、归一化处理;对所述滤波后的波阻抗曲线和归一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乘积处理,得到重构的波阻抗曲线;4)利用步骤3)中所述重构的波阻抗曲线进行正演,获得地震合成记录;5)依据步骤1)获得的三维叠后地震数据体,抽取过井的地震数据;6)对步骤4)获得的地震合成记录进行高通滤波,截止频率设置为所述频带范围的上限值,得到滤波后的地震合成记录;对所述滤波后的地震合成记录与步骤5)中过井的地震数据进行求和处理,得到重构的地震记录;7)对重构的地震记录进行广义S变换,获得该地震记录的时频谱,运用该时频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云唐娟孟凡冰郝加良张慧严移胜侯斌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