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212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底板的上部放置有防护框,所述立柱的上表面均与防护框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的上部放置有橡胶圈,所述方槽的内顶壁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底板外表面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浮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防护框、滑槽、滑块、立柱、伸缩弹簧和橡胶圈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装置的防护效果更好,安全性能较高,通过防淤机构、缓冲机构、底板和浮框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装置的防淤的效果更好,进而增大装置的实用性。进而增大装置的实用性。进而增大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与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和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0003]水利工程堤坝维修时需要用到防淤装置,现有的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保护效果不佳,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装置的防淤效果不佳,使得装置的实用性较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底板的上部放置有防护框,所述立柱的上表面均与防护框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底板的上部放置有橡胶圈,两个所述伸缩弹簧相靠近的一端均与橡胶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安装有防淤机构,所述底板的底面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顶壁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底板外表面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浮框,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一组Z型通孔,每个所述Z 型通孔相靠近的一端均与方槽的内部相连通,且每个Z型通孔相远离的一端均与凹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淤机构包括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组拉簧,每个所述拉簧的顶端均与第二活塞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淤框。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外表面与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方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压簧,每个所述压簧的底面均与第一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抵杆,且每个抵杆的底面均与浮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浮框的外表面与每个伸缩杆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所述浮框的外表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淤框的外表面与立柱的外表面不接触,每个所述立柱的外表面
与底板上表面的固定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4]一、本技术通过防护框、滑槽、滑块、立柱、伸缩弹簧和橡胶圈之间的配合设置,当维修人员在底板的上表面移动时,滑块在滑槽的内壁移动,配合伸缩弹簧的设置,使得装置的防护效果更好,安全性能较高。
[0015]二、本技术通过防淤机构、缓冲机构、底板和浮框之间的配合设置,当浮框受到水面冲击力上移时,抵杆带动第一活塞上移,方槽内部的空气通过Z型通孔流至凹槽的内部,使得第二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防淤框上移,使得装置的防淤的效果更好,进而增大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立柱;3、防护框;4、滑槽;5、滑块;6、伸缩弹簧;7、橡胶圈;8、凹槽;9、防淤机构;10、方槽;11、压簧;12、第一活塞;13、抵杆;14、浮框;15、伸缩杆;16、固定底座;17、Z型通孔;18、缓冲机构;19、第二活塞;20、拉簧;21、防淤框;2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底板1的上部放置有防护框3,立柱2的上表面均与防护框3的底面固定连接,防护框3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4,两个滑槽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且两个滑块5相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6,底板1的上部放置有橡胶圈7,两个伸缩弹簧6相靠近的一端均与橡胶圈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底板 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8,凹槽8的内底壁安装有防淤机构9,底板1的底面开设有方槽10,方槽10的内顶壁安装有缓冲机构18,底板1外表面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浮框14,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一组Z型通孔17,每个Z型通孔17 相靠近的一端均与方槽10的内部相连通,且每个Z型通孔17相远离的一端均与凹槽8的内部相连通,底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5,每个伸缩杆1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6。
[0023]进一步的,防淤机构9包括第二活塞19,第二活塞19的外表面与凹槽8 的内壁滑动连接,凹槽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组拉簧20,每个拉簧20的顶端均与第二活塞19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活塞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淤框21。当方槽10内部空气通过Z型通孔17流至凹槽8的内部时,使得第二活塞19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防淤框21上移,进而起到防淤的效
果。
[0024]进一步的,缓冲机构18包括第一活塞12,第一活塞12的外表面与方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方槽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压簧11,每个压簧11 的底面均与第一活塞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活塞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抵杆13,且每个抵杆13的底面均与浮框1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当浮框 14受到水面冲击力上移时,抵杆13带动第一活塞12上移,进而使得方槽10 内部的空气通过Z型通孔17流至凹槽8的内部,起到一定缓冲的效果。
[0025]进一步的,浮框14的外表面与每个伸缩杆15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浮框14的外表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防止较多淤泥残留至浮框14的上表面,有利于浮框14移动。
[0026]进一步的,防淤框21的外表面与立柱2的外表面不接触,每个立柱2的外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的固定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22。有利于防淤框21的上移,设置的加强筋22使得立柱2的结构更加稳定。
[0027]工作原理:将装置放置于水利工程堤坝施工河道,调节伸缩杆15使得浮框14的底面位于水面的上部,维修人员站至底板1的上表面,并将橡胶圈7 与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底板(1)的上部放置有防护框(3),所述立柱(2)的上表面均与防护框(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框(3)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4),两个所述滑槽(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且两个滑块(5)相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6),所述底板(1)的上部放置有橡胶圈(7),两个所述伸缩弹簧(6)相靠近的一端均与橡胶圈(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底壁安装有防淤机构(9),所述底板(1)的底面开设有方槽(10),所述方槽(10)的内顶壁安装有缓冲机构(18),所述底板(1)外表面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浮框(14),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一组Z型通孔(17),每个所述Z型通孔(17)相靠近的一端均与方槽(10)的内部相连通,且每个Z型通孔(17)相远离的一端均与凹槽(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5),每个所述伸缩杆(1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用防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文陈杰刘洋吴莹曹仕佶
申请(专利权)人:绿水青山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