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预防弹道炸的中大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旋转炮弹引信
,具体涉及一种能预防弹道炸的中大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标准的实施,引信较为普遍地设计有隔爆机构、冗余保险机构和延期解除保险机构,搬运炸和膛炸事故已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但对于配用弹头触发引信的中大口径旋转炮弹,炮口炸和弹道炸事故却仍时有发生。弹道炸现象有的发生在弹道起始段即引信刚刚解除保险时刻,有的在距炮口500m~1000m处,还有的在弹道降弧段。
[0003]虽然弹道炸属于小概率事件,但随着部队实弹训练使用量的剧增,弹道炸事故总数仍然不少。不但影响作用可靠性,影响士气,还有可能影响使用安全。
[0004]因此要求引信除了能够满足传统的安全性要求即勤务处理安全性、装填安全性、发射安全性和炮口安全性之外,针对其弹道炸问题,还应具有弹道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预防弹道炸的中大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预防弹道炸的中大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信体(1)、防雨机构(2)、碰击触发机构(3)、装定机构(4)、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5)、后坐保险/惯性触发/离心自毁机构(6)、传爆管部件(7)和接力管(8),所述引信体(1)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引信上体(11)和引信下体(12),所述防雨机构(2)包括防雨筒(22)和4~8根防雨杆(21),位于引信上体(11)顶部空腔,防雨杆(21)自上而下间隔交错固定在防雨筒(22)侧壁孔内,所述碰击触发机构(3)包括支筒(31)、火帽座(32)、针刺火帽(33)、击针套(34)和瞬发击针(35),火帽座(32)内装针刺火帽(33),瞬发击针(35)固定在针刺火帽(33)上方,由支筒(31)支撑,保证平时不会击发针刺火帽(33),支筒(31)、火帽座(32)和瞬发击针(35)由击针套(34)收口固定,所述装定机构(4)包括延期管(41)、调节栓簧(42)、调节螺帽(43)、密封圈(44)和调节栓(45),调节栓(45)除中部设有径向通孔外,在外圆柱面上还对称设有传火槽,在对称的传火槽之间设置的另一径向通孔内装有延期管(41),调节栓(45)外露端开有十字槽,通过该十字槽旋转调节栓(45)进行装定,所述接力管(8)位于装定机构(4)与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5)之间,所述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5)包含离心滑块远距离解除保险机构(51)、爬行球(52)、球转子离心保险机构(53)和球转子隔爆兼延期解除保险机构(54),其中离心滑块远距离解除保险机构(51)包括盖片(511)、滑块簧(512)、滑块(513)、离心筒(514)、离心惯性簧(515)、保险球(516)、挡片(517)和螺钉(518),盖片(511)通过螺钉(518)固定在引信下体(12)上,将滑块簧(512)、滑块(513)、离心筒(514)、离心惯性簧(515)、保险球(516)、挡片(517)固定在引信下体(12)上的相应槽内,两个离心筒(514)放置在以一定角度偏置的两个旋转对称的平行离心筒槽内,离心惯性簧(515)一端支撑在挡片(517)上,另一端支撑在离心筒(514)孔底,滑块(513)中嵌有滑块簧(512),保险球(516)位于滑块槽与离心筒槽之间的连通槽内,一侧卡入滑块(513)侧面的锥型槽内,限制滑块(513)的运动,离心滑块远距离解除保险机构(51)下端为球转子隔爆兼延期解除保险机构(54),包括隔离球(541)、接力管座(542)、接力管(543)、雷管套(544)、火焰/针刺延期雷管(545)、定位销(546)、锁位簧(547)、锁位筒(548)、球座(549),雷管套(544)中轴线及径向对称轴线上方开有传火孔,在雷管套(544)两端台阶孔内各对称安装有1个火焰/针刺延期雷管(545),雷管套(544)径向对称轴线的传火孔还与隔离球(541)竖直轴线方向的台阶下孔同轴,在与隔离球(541)传火孔同轴的台阶孔中点铆安装有接力管座(542)和接力管(543),雷管套(544)安装在隔离球(541)的台阶内孔中,并通过定位销(546)插入平行于隔离球(541)竖直轴线的销孔加以固定,从而使得隔离球(541)与雷管套(544)上的传火孔相通,雷管套(544)两端对称安装有锁位簧(547)和锁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时,牛兰杰,闻泉,王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