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回热器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960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管壳式回热器及其应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有管箱,所述管箱与所述筒体之间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束;两侧的所述管箱上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换热管束上设有若干折流板,本回热器液体制冷剂压降控制在1bar~3bar;气体压降控制在5kPa~20kPa,保障了液体侧的流动速度,进而保证了液体侧的换热系数,同时保证了气体侧的流动速度,不但流动均匀,也保证了换热系数采用这种回热器,可以大大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减少体积,并且保证性能。并且保证性能。并且保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壳式回热器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涉及管壳式回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回热器用于压缩器吸气和冷凝器出口制冷剂的换热,可以提高机组制冷量5%~15%,由于提升了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大大提升了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可以避免压缩机吸气带液。由于冷凝器出口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了,降低了蒸发器入口的焓值,增大了蒸发器的焓差,提高了制冷量。所以回热器在制冷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0003]回热器现有的形式采用的是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中液体制冷剂的流通通道和气体制冷剂的流动通道相同,而液体的密度和气体的密度相差100倍,会导致液体制冷剂的流速和气体流速难以兼顾,为了保证液体制冷剂流速在优化的范围之内,就会导致气体的流速过高,从而导致压降过大,进而影响性能,一般而言,气体侧的压降不允许超过60kPa。
[0004]套管也是常用的一种回热器形式,但是换热器量有限,不能做大。管径做大,换热效果差,管径做小,压降过大。采用壳管换热器也是一种方式,现有的壳管换热器中,一侧走水,一侧走制冷剂,将管外侧用来流通液体制冷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有管箱,所述管箱与所述筒体之间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束;两侧的所述管箱上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换热管束上设有若干折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均匀分布于两组端板之间,所述管束换热管的外径为0.8mm~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的窗口高度为2/3~4/5的筒体内径。4.一种管壳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有管箱,所述管箱与所述筒体之间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束;两侧的管箱上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壳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匡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方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