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数据中心多应用场景的RDMA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通信服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数据中心多应用场景的RDMA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数据中心支撑着当前大量互联网业务,包括在线搜索,直播为代表的追求低延迟的业务,以存储,AI为代表的追求高带宽的业务。因此低延迟和高带宽成为数据中心应用的基本需求。而传统的TCP/IP网络由于嵌入内核的复杂协议栈和数据路径上的多次内存拷贝,越来越无法满足应用对于低延迟高带宽的需求,成为整个分布式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因此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选择将网络协议栈卸载到专用硬件上,充分发挥硬件的处理能力,RDMA(Remote Direct MemoryAccess,远程直接数据存储)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方案。RDMA技术通过协议栈下沉,内核旁路等手段实现在远端CPU不参与的情况下,直接访问远端内存,从而提供了低延迟和高带宽。RoCEv2协议的出现更是以能够兼容现有以太网设施的优势使得RDMA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加速数据中心内的网络传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数据中心多应用场景的RDMA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流量发送方根据提交发送请求时对数据的优先级标识和数据大小,将数据打标为延迟敏感型或带宽敏感型;(2)对于延迟敏感型流量数据,流量发送方仅测量每条消息的完成时间并进一步计算出每条消息的端上排队延迟;(3)对于带宽敏感型流量数据,流量发送方根据计算得到的排队延迟控制带宽敏感流量发送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数据中心多应用场景的RDMA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11)若上层应用已指明消息为延迟敏感型或带宽敏感型,则根据指明信息执行打标;(12)若上层应用未指明消息的类型,则有流量发送方根据消息的大小判断消息的类型;设定有划分延迟敏感消息和带宽敏感消息的界限阈值,当消息大小大于该阈值时,将其标记为延迟敏感型流量,反之则标记为带宽敏感型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数据中心多应用场景的RDMA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21)流量的发送方记录延迟敏感消息被提交到RDMA发送队列的时间,作为消息的提交时间;(22)流量的发送方记录延迟敏感消息对应的完成标识出现在RDMA完成队列中的时间,作为消息的完成时间;(23)流量的发送方将消息的完成时间减去消息的提交时间得到消息的整体延迟;并进一步将消息的整体延迟划分为消息的端上延迟和网络延迟;(24)流量的发送方将最近一次完成标识产生时间之前一个网络往返延迟的时间作为网卡开始处理当前消息的时间;(25)流量的发送方将网卡开始处理当前消息的时间减去消息的提交时间得到该消息的端上排队延迟,并且用该消息的完成时间减去发送方网卡开始处理该消息的时间得到新的网络往返延迟;(26)当有新的延迟敏感消息需要发送时,流量的发送方重复步骤(21)
‑
(25),动态地更新延迟敏感消息的网络往返延迟,提供给下一个发送周期使用;同时流量的发送方维护一个滑动窗口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每个发送周期获得的端上排队延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数据中心多应用场景的RDMA服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