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肼屈嗪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805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肼屈嗪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纳米药物为两亲性聚合物和含有硼酸基团的疏水性化疗药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型纳米颗粒;所述两亲性聚合物的亲水段为聚乙二醇,疏水段为以pH响应型腙键连接肼屈嗪形成的聚合物。该纳米药物可以在肿瘤酸性的环境下高效释放小分子肼屈嗪,肼屈嗪通过扩张肿瘤血管,提高包载的化疗药物输送至肿瘤组织的效率。另外,该纳米药物可以高效装载化疗药物,且在肿瘤酸性组织集中释放,增强了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且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较小,显著增强了纳米药物的肿瘤选择性。了纳米药物的肿瘤选择性。了纳米药物的肿瘤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肼屈嗪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肼屈嗪用于改善肿瘤微环境且增强化疗效果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粒子由于具有增强的渗透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 effect)和有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已经成为非靶向化疗药物的替代品。然而,这些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受到很大限制,主要是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所导致。作为肿瘤微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曲折复杂的肿瘤血管是纳米颗粒递送的主要障碍。因此,为了提高纳米粒子的治疗效果并且促进其临床转化,亟需开发新的策略来改善肿瘤微环境从而增强纳米粒子的治疗效果。
[0003]在过去的数年间,许多研究集中在使肿瘤缺乏营养来抑制肿瘤生长的抗血管生成策略,比如一些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应用:青藤碱盐酸盐、贝伐珠单抗、沙利度胺和甲磺酸伊马替尼等。然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单一疗法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如申请号为201610299834.6的专利文献中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肼屈嗪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药物为两亲性聚合物和含有硼酸基团的疏水性化疗药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型纳米颗粒;所述两亲性聚合物的亲水段为聚乙二醇,疏水段为以pH响应型腙键连接肼屈嗪形成的聚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肼屈嗪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在有机碱催化条件下,对氨基苯乙酮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制得N

(4

乙酰苯基)甲基丙烯酰胺,再利用聚乙二醇大分子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聚合法或者利用聚乙二醇大分子链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对N

(4

乙酰苯基)甲基丙烯酰胺聚合制得聚合物,然后通过形成腙键将肼屈嗪连接到聚合物得到所述两亲性聚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肼屈嗪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聚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中y=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斌王睿徐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