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直换流阀阀段框架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柔性直流输电
,特别涉及一种柔直换流阀阀段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断发展,直流输电工程不断增多。直流输电具有输送距离远、输送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的特点。换流阀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的关键设备,其本身结构的机械性能、力学性能稳定,耐受地震能力强对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已知柔直换流阀电压等级已从
±
160kV
→±
350kV
→±
420kV
→±
500kV,逐步提高到
±
800kV,阀塔高度由最初12米以下增加到16米,随着电压等级提高,阀塔高度、重量、重心的增加对阀塔本身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已公开发布的换流阀阀段结构不一,有半框架结构、无框架结构等,承载的多为半桥功率模块,数量为5
‑
6个,重量为350kg左右。随着工程的增多,功率模块的重量也各不相同,鉴于重量的增加,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直换流阀阀段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主体工字梁、辅助工字梁和滑轨;所述主体框架为两个,两个所述主体框架平行设置;各个所述主体框架均包括立柱、斜拉支撑、横向支撑梁和纵向支撑梁;所述立柱为两根,且两根所述立柱之间通过上下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梁固定;所述纵向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下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梁;所述斜拉支撑固定安装于所述纵向支撑梁与所述立柱之间;所述主体工字梁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主体工字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连接;所述辅助工字梁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辅助工字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滑轨为多个,多个所述滑轨平行设置,且各个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体工字梁连接;每两个所述滑轨为一组,并共同形成用于放置功率模块的滑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换流阀阀段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圆管和筋板;所述圆管为中空设置;所述筋板为三个,三个所述筋板均设置于所述圆管的内部;三个所述筋板的一端与所述圆管的内壁连接,三个所述筋板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斌,陈畅,高怿,孙晨,吴嘉琪,褚明娟,王广一,尹剑锋,刘海宁,杨泽萍,曾锐伟,高洪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