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59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电缆包括外露的导电芯和外部绝缘层,中间接头包括:外连接器和设置在外连接器内部的内连接器,外连接器用于与外界电气绝缘,内连接器用于电气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内连接器包括端口组件、接头主体、密封件、储液腔和导电连接件;其中,端口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接头主体,密封件与接头主体、端口组件连接,设置在导电连接件外侧的储液腔为连接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外部绝缘层的密封结构,内部设置有通孔的导电连接件与导电芯电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内连接器的储液腔包裹了两根独立电缆裸露在外的导电部分,形成了能够承受较大气压的流体通道和流体储存室,能顺利对电缆进行压力式注入修复。压力式注入修复。压力式注入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附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是一种常见的电缆附件,用于实现两根独立电缆的电气连接,并具有防水、绝缘等功能。典型的地下电缆包括内外半导电层、绝缘层以及铜或铝绞线。这种地下电缆的使用寿命为20

40年,在某些情况下,当水进入电缆并在绝缘层形成微孔时,其寿命会缩短。这些微孔以树状分布在绝缘层上,它们的集合通常被称为水树。在水和离子等存在的情况下,当中高压交流电压施加于聚合物介质(绝缘体)上时,电缆绝缘层中易形成水树。水树区域逐渐生长扩大,会使绝缘层的介电性能下降,直至发生击穿。一般可通过阻止或减少水分和离子的入侵、降低电应力等抑制水树生长;此外也可以通过在电缆导电绞线之间的空隙中注入介质增强液的方式,去除水分、填充水树孔洞,提升电缆的绝缘性能。
[0003]但是现有中间接头无法满足上述注入介质增强液或修复液的电缆修复方法,比如典型的冷缩式和热缩式中间接头都无法承受注入时施加的气压,会产生鼓包、漏气、漏液等现象。配电网中的中压地下电缆大部分都具有一个以上中间接头,若中间接头无法承受上述电缆修复方法施加的气压,则需要额外进行寻找中间接头、开挖、拆除等操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以解决修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所述电缆包括外露的导电芯和外部绝缘层,所述中间接头包括:
[0007]外连接器和设置在所述外连接器内部的内连接器,所述外连接器用于与外界电气绝缘,所述内连接器用于电气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
[0008]所述内连接器包括端口组件、接头主体、密封件、储液腔和导电连接件;其中,所述端口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接头主体、所述端口组件连接,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件外侧的所述储液腔为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外部绝缘层的密封结构,内部设置有通孔的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导电芯电气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外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间的中间绝缘层。
[0010]可选地,所述端口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端口处的第一端口组件和第二端口组件。
[0011]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上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0012]可选地,所述储液腔包括若干膨胀单元,所述膨胀单元用于储存液体。
[0013]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为管道结构。
[0014]可选地,所述储液腔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的外部绝缘层上。
[0015]可选地,所述储液腔为半导电弹性材料或绝缘材料或刚性材料制成的腔体。
[0016]可选地,所述外壳体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壳体。
[0017]可选地,所述内壳体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壳体。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所述电缆包括外露的导电芯和外部绝缘层,所述中间接头包括:外连接器和设置在所述外连接器内部的内连接器,所述外连接器用于与外界电气绝缘,所述内连接器用于电气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内连接器包括端口组件、接头主体、密封件、储液腔和导电连接件;其中,所述端口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接头主体、所述端口组件连接,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件外侧的所述储液腔为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外部绝缘层的密封结构,内部设置有通孔的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导电芯电气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外连接器和内连接器,外连接器具有均匀电场、密封的作用,并使内部导电芯与外界电气绝缘;内连接器使两根独立的电力电缆产生电气联系,并兼具流体通道和流体储存室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内连接器中导电连接件与导电芯电气连接,设置在导电连接件外侧的储液腔包裹了两根独立电力电缆即第一电缆、第二电缆裸露在外的导电部分,形成了能够承受较大气压的流体通道和流体储存室,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能够安全可靠地完成对电力电缆的压力注入式修复,能避免中间接头出现鼓包、漏气、漏液等现象,提高了电力电缆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连接器示意图。
[0023]其中,11为第一电缆、12为第二电缆,13为导电芯,14为外部绝缘层,21为外连接器,22、23、24分别为外连接器21的外壳体、内壳体和中间绝缘层,31为内连接器,32、33、34分别为内连接器31的第一端口组件、第二端口组件和接头主体,35、36分别为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37为凹槽,38为钢箍,39为储液腔,40为导电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以解决修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技术问题。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本专利技术能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储液腔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能够对带有中间接头的电力电缆顺利进行压力式注入修复,能够安全可靠地完成对电力电缆的压力注入式修复,能避免中间接头出现鼓包、漏气、漏液等现象,提高了电力电缆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002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实施例,所述电缆包括外露的导电芯13和外部绝缘层14,所述中间接头包括:
[0029]外连接器21和设置在所述外连接器21内部的内连接器31,所述外连接器21用于与外界电气绝缘,所述内连接器31用于电气连接第一电缆11和第二电缆12;
[0030]内连接器31包括端口组件、接头主体34、密封件、储液腔39和导电连接件40;其中,所述端口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接头主体34,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接头主体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外露的导电芯和外部绝缘层,所述中间接头包括:外连接器和设置在所述外连接器内部的内连接器,所述外连接器用于与外界电气绝缘,所述内连接器用于电气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内连接器包括端口组件、接头主体、密封件、储液腔和导电连接件;其中,所述端口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接头主体、所述端口组件连接,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件外侧的所述储液腔为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外部绝缘层的密封结构,内部设置有通孔的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导电芯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间的中间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端口处的第一端口组件和第二端口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受潮修复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兴方健杨帆莫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