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58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依序设置的铡切式粉碎机、脱蜡装置、烘干机、锤片式粉碎机、原料罐、发酵罐、提质罐、过滤器、植物碳源原液贮罐以及灌装平台,脱蜡装置包括脱蜡箱,设于脱蜡箱顶部的箱盖,设于箱盖底部的秸秆拨料部件以及多个灯管,设于脱蜡箱内壁底部的加热器,设于脱蜡箱内的沥水板,以及对称设于脱蜡箱两侧的驱动部件;原料罐进料端设有控流进液部件,原料罐排料端通过管道连通发酵罐;发酵罐侧壁底部设有水冷降温部件,发酵罐底部设有控温供氧部件,发酵罐排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提质罐;提质罐顶部设有执行端延伸至提质罐内的搅拌供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便于碳源绿色环保生产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装置及制备方法。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污水处理的
,具体为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反硝化一般采用快速碳源、慢速碳源和细胞物质,这些传统碳源在实际应用中反硝化效率低且不稳定。
[0003]根据申请号为CN202120040102.1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复配植物碳源ZTFN

1的制备装置可知,该产品包括原料供给系统、配比浓度制备罐和贮存及投加罐,所述配比浓度制备罐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两侧均焊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为波浪形的结构,所述搅拌杆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开槽,且搅拌杆的外壁两侧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破碎块,所述破碎块为大小结构各不相同的结构,所述配比浓度制备罐的内壁设置有过滤板,且配比浓度制备罐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加热器。该产品能够替代传统碳源,反硝化效率比传统碳源高;无需额外的防爆防毒防燃存储空间。
[0004]上述专利中的产品能够替代传统碳源,反硝化效率比传统碳源高;无需额外的防爆防毒防燃存储空间,但不便于碳源的绿色环保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包括依序设置的铡切式粉碎机、脱蜡装置、烘干机、锤片式粉碎机、原料罐、发酵罐、提质罐、过滤器、植物碳源原液贮罐以及灌装平台,所述脱蜡装置包括脱蜡箱,设于所述脱蜡箱顶部的箱盖,设于所述脱蜡箱侧壁且用于驱动箱盖升降的驱动缸,设于所述箱盖底部的秸秆拨料部件以及多个灯管,设于所述脱蜡箱内壁底部的加热器,设于所述脱蜡箱内的沥水板,以及对称设于所述脱蜡箱两侧且用于驱动沥水板升降的驱动部件;
[0008]所述原料罐进料端设有控流进液部件,所述原料罐顶部设有执行端延伸至原料罐内的第一搅拌机,所述原料罐排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发酵罐;
[0009]所述发酵罐顶部设有执行端延伸至发酵罐内的第二搅拌机,所述发酵罐侧壁底部设有水冷降温部件,所述发酵罐底部设有控温供氧部件,所述发酵罐排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提质罐;
[0010]所述提质罐顶部设有执行端延伸至提质罐内的搅拌供氧装置。
[0011]优选的,所述秸秆拨料部件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箱盖底部的直线导轨,以及两端分别通过竖板连接直线导轨执行端的L形拨料板。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秸秆拨料部件便于拨动水稻秸秆,以便于水稻秸秆的均匀脱蜡。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连通所述脱蜡箱侧壁的定位盒,设于所述定位盒顶部的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驱动电机执行端且丝母连接沥水板的丝杆。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驱动部件便于带动沥水板升降,以便于水稻秸秆的整体移出。
[0013]优选的,所述控流进液部件包括一端连通所述原料罐侧壁的进料管,竖直设置且底端连通所述进料管外壁的漏斗管,设于所述漏斗管顶部的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底部的物料压块、顶部且用于驱动物料压块升降的伸缩缸,设于地面上且通过管道连通进料管远离所述原料罐一端的存液箱,设于所述存液箱外壁的增压泵以及水源管,以及设于所述水源管外壁的流量传感器。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控流进液部件便于根据粉碎水稻秸秆量量取对应的水量,且便于利用水流将粉碎后的水稻秸秆移入原料罐。
[0014]优选的,所述水冷降温部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发酵罐侧壁的多个工字形导热板,设于所述发酵罐外壁且罩设于所述工字形导热板外壁的外罩板,以及连通所述外罩板的冷却进液管以及冷却出液管。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水冷降温部件便于发酵后对发酵罐进行降温。
[0015]优选的,所述控温供氧部件包括一端连通所述发酵罐底部的无菌供氧管,依序设于所述无菌供氧管外壁的电控阀以及保温罩管,设于所述保温罩管内且套设于所述无菌供氧管外壁的螺旋加热管,以及设于所述无菌供氧管内壁且位于所述保温罩管内的温度传感器。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控温供氧部件便于向发酵罐内供入合适温度的无菌氧气。
[0016]优选的,所述搅拌供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提质罐顶部的定位架,侧壁转动连接定位架且底端延伸至提质罐内的轴管,一端连通所述轴管侧壁且位于所述提质罐内的多个供氧搅拌杆,以及设于所述定位架顶部且罩设于所述轴管外部的供气管。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搅拌供氧装置便于对提质罐内物料进行搅拌的同时便于供入微量的氧气。
[0017]优选的,所述提质罐上表面设有用于驱动轴管转动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轴管外壁的齿轮盘,设于所述提质罐上表面的步进电机,以及设于所述步进电机执行端且啮合所述齿轮盘的驱动齿盘。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传动部件便于驱动轴管转动。
[0018]根据以上的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的技术方案,还将提供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分切,利用铡切式粉碎机将水稻秸秆铡切成长度为一百毫米的水稻短秸秆;
[0020]步骤二、脱蜡,利用脱蜡装置脱去分切好的水稻短秸秆表面上的蜡质层;
[0021]步骤三、烘干,利用烘干机对脱蜡的水稻短秸秆进行烘干处理;
[0022]步骤四、粉碎,将烘干后的水稻短秸秆送入锤片式粉碎机,锤片式粉碎机对烘干后的水稻短秸秆进行粉碎;
[0023]步骤五、预发酵,将粉碎的水稻秸秆称重后通过控流进液部件加入原料罐,控流进液部件向原料罐内加入与粉碎的水稻秸秆重量成比例的水,第一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单位时间后物料移入发酵罐;
[0024]步骤六、发酵,向发酵罐内加入生物腐植酸以及酵素菌剂并进行搅拌,通过控温供氧部件向发酵罐内供入无菌氧气,发酵单位时间后利用水冷降温部件对发酵罐进行降温并在降温完成后将物料移入提质罐;
[0025]步骤七、提质,利用搅拌供氧装置进行搅拌以及供氧,以实现亚厌氧发酵,并在发酵完成后加入植物碳源提质剂以及碱液,厌氧发酵单位时间后停止搅拌,待物料沉淀后,沉淀上清液即为植物碳植原溶液;
[0026]步骤八、后处理,提质罐内植物碳植原溶液排入过滤器并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植物碳源原液贮罐进行存储,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罐,以及自上而下依序设于所述外壳罐内的滤板、承托层以及过滤层,所述承托层为二至四毫米粒径石英砂,厚度为两百毫米,所述过滤层为果壳类滤料,粒径为零点九五至一点三五毫米,厚度为一千五百毫米。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利用水稻秸秆为原材料制备植物碳源绿色环保,且制备过程耗能低;
[0029]通过秸秆拨料部件便于拨动水稻秸秆,以便于水稻秸秆的均匀脱蜡,通过驱动部件便于带动沥水板升降,以便于水稻秸秆的整体移出,通过控流进液部件便于根据粉碎水稻秸秆量量取对应的水量,且便于利用水流将粉碎后的水稻秸秆移入原料罐,通过水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包括依序设置的铡切式粉碎机、脱蜡装置(10)、烘干机、锤片式粉碎机、原料罐(20)、发酵罐(30)、提质罐(40)、过滤器、植物碳源原液贮罐以及灌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蜡装置(10)包括脱蜡箱(11),设于所述脱蜡箱(11)顶部的箱盖(12),设于所述脱蜡箱(11)侧壁且用于驱动箱盖(12)升降的驱动缸(13),设于所述箱盖(12)底部的秸秆拨料部件(14)以及多个灯管(15),设于所述脱蜡箱(11)内壁底部的加热器(16),设于所述脱蜡箱(11)内的沥水板(17),以及对称设于所述脱蜡箱(11)两侧且用于驱动沥水板(17)升降的驱动部件(18);所述原料罐(20)进料端设有控流进液部件(21),所述原料罐(20)顶部设有执行端延伸至原料罐(20)内的第一搅拌机(22),所述原料罐(20)排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发酵罐(30);所述发酵罐(30)顶部设有执行端延伸至发酵罐(30)内的第二搅拌机,所述发酵罐(30)侧壁底部设有水冷降温部件(31),所述发酵罐(30)底部设有控温供氧部件(32),所述发酵罐(30)排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提质罐(40);所述提质罐(40)顶部设有执行端延伸至提质罐(40)内的搅拌供氧装置(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拨料部件(14)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箱盖(12)底部的直线导轨(141),以及两端分别通过竖板连接直线导轨(141)执行端的L形拨料板(1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8)包括连通所述脱蜡箱(11)侧壁的定位盒(181),设于所述定位盒(181)顶部的驱动电机(182),以及设于所述驱动电机(182)执行端且丝母连接沥水板(17)的丝杆(18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进液部件(21)包括一端连通所述原料罐(20)侧壁的进料管(211),竖直设置且底端连通所述进料管(211)外壁的漏斗管(212),设于所述漏斗管(212)顶部的支撑架(213),设于所述支撑架(213)底部的物料压块(214)、顶部且用于驱动物料压块(214)升降的伸缩缸(215),设于地面上且通过管道连通进料管(211)远离所述原料罐(20)一端的存液箱(216),设于所述存液箱(216)外壁的增压泵(217)以及水源管(218),以及设于所述水源管(218)外壁的流量传感器(2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降温部件(31)包括穿设于所述发酵罐(30)侧壁的多个工字形导热板(311),设于所述发酵罐(30)外壁且罩设于所述工字形导热板(311)外壁的外罩板(312),以及连通所述外罩板(312)的冷却进液管(313)以及冷却出液管(3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碳源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淳耀陈星宇彭泽鹏肖楠陈瑀廖思成魏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正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