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24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方法和装置,包括箱体、打印机、智能盖章单元、储纸箱、扫描仪和中控处理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分别用以存储对应种类印章的移动盖章机,能够有效实现移动盖章机在装置内自动盖章以及将对应的移动盖章机取出装置后用于商务外出的安全用印,从而使印章能够高效进行装置内用印以及装置外用印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针对多个印章的存储效率以及针对各印章的存储安全效率。率以及针对各印章的存储安全效率。率以及针对各印章的存储安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用印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打印机和盖章机均为独立设备,在用户需要对某文件进行打印盖章时,通常需要人工在打印机处对文件进行打印,再将打印出的文件取出,进而从打印出的文件中选出需要盖章的文件页,人工送至盖章机处,使盖章机对相应的文件页进行盖章,这种处理方法没有实现打印盖章的完全自动化,使得打印盖章效率低下。
[000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操作实现了自动化。印控机是一种可以替代人手工盖章的设备,印控机作为办公设备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对于金融行业,如银行、税务机关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使用价值。
[0004]现有的印控机在针对多张文件的侧面进行骑缝章用印时无法一次完成清晰用印,从而导致纸张资源的浪费,降低了针对多张文件的用印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方法和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多张文件进行快速用印以及设备外安全用印导致的用印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0007]步骤s1,将文件输送至装置内以使智能盖章单元对文件进行安全用印,智能盖章单元根据用印需求控制机械臂吸取对应的章头以将待使用的移动盖章机移动至指定位置以对文件进行用印,机械臂根据实际用印需求进行水平移动以模拟人手用印;
[0008]步骤s2,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使用对应的移动盖章机对平面文件进行用印时,中控处理器将根据预存的设置在该移动盖章机内的印章确定机械臂按压移动盖章机后的移动区间;
[0009]步骤s3,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对机械臂按压移动盖章机后的移动区间的初步判定时,中控处理器控制智能盖章单元中的视觉检测器检测倾斜文件的倾斜角度并根据该角度对机械臂按压移动盖章机后的移动区间进行修正;
[0010]步骤s4,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对文件进行用印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根据待用印文件厚度调节所述机械臂对移动盖章机的按压力度;
[0011]步骤s5,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完成对文件的用印时,中控处理器控制所述视觉检测器检测用印完成的印章图案的清晰度并根据清晰度判定文件是否用印完成;
[0012]步骤s6,若中控处理器判定文件用印完成且中控处理器判定需对文件背面用印,中控处理器控制翻面机构启动,翻面机构将单面用印完成的文件输送至机构内并在完成对
文件的翻转后将文件输送回指定位置,中控处理器重复步骤s1

步骤s5以完成对文件的双面用印;
[0013]步骤s7,若中控处理器判定文件用印完成且中控处理器判定无需对文件背面用印或中控处理器判定文件双面用印完成,中控处理器输出文件,文件通过排序机构输送至待取区。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装置,包括:
[0015]箱体,其为一全封闭外壳,用以将装置中的部件封闭至箱体内部,该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扫描区、打印区和盖章区,各区域互相独立以保证装置内的安全用印,其中,扫描区和盖章区均设置在箱体内部上侧且扫描区和盖章区并列设置,打印区设置在箱体内部下侧且打印区位于扫描区和盖章区下方;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为与箱体铰接的柜门,包括作为箱体左侧壁的左柜门和作为箱体右侧壁的右柜门;
[0016]扫描仪,其设置在所述扫描区内,用以扫描文件;当扫描仪完成对待用印文件的扫描时,扫描仪将扫描完成的待用印文件输出至所述盖章区;
[0017]智能盖章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盖章区,用以接收所述打印机输出的文件或从所述箱体外部进入扫描区的文件并在文件的指定位置进行用印操作;在智能盖章单元中设有机械臂和多个可拆卸的移动盖章机,用以在使用印章进行装置外用印时对个印章进行保护以达到装置外安全用印,当进行装置外用印时,将装有对应印章的移动盖章机取出装置并在完成对使用者身份的认证时进行装置外用印;各移动盖章机上均设有顶部设有柔性材质的抓手且各柔性材质顶部均设有章头,机械臂端部与章头磁力连接,各移动盖章机内分别储存有对应种类的印章;当进行装置内用印时,智能盖章单元根据用印需求控制机械臂吸取对应的章头以将待使用的移动盖章机移动至指定位置以对文件进行装置内用印,当机械臂将移动盖章机按压在文件表面时,机械臂会根据实际用印需求进行水平移动以模拟人手用印;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内设有移动盖章机储藏室,在移动盖章机储藏室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充电装置,用以对各所述移动盖章机进行充电;
[0018]储纸箱,其设置在所述打印区,用以储存待打印的纸张,在储纸箱顶部设有打印机,用以打印待用印文件;
[0019]中控处理器,其设置在所述箱体顶端并分别与所述打印机、智能盖章单元和扫描仪相连,用以分别控制打印机、智能盖章单元和扫描仪的运行参数;
[0020]翻面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盖章区,用以翻转文件以完成对文件的双面用印;所述翻面机构设置在所述智能盖章单元进纸口处,在翻面机构底部设有并行通道,在翻面机构左侧进口处设有走纸通道,用以使装置并行运行,其中,并行通道与所述打印机的出纸口相连,走纸通道与所述扫描仪的出纸口相连;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对文件的单面用印且判定需对文件进行双面用印时,中控处理器控制所述翻面机构启动,翻面机构将该文件卷入机构内、在输送文件的过程中将文件翻转并在翻转完成后将文件输送回所述智能盖章单元中的对应位置;
[0021]待取区,其设置在所述盖章区并设置在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底部,用以储存智能盖章单元输出的用印完成的文件;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判定文件用印完成时,智能盖章单元将文件输送至待取区,文件通过设置在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出纸口处的排序机构输送至待取
区中的指定位置,当文件经过待排序机构时,排序机构对文件进行翻转并在翻转完成后将文件输送至待取区;
[0022]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有第一预设印章尺寸R1、第二预设印章尺寸R2、第一预设移动区间A1、第二预设移动区间A2和第三预设移动区间A3,设定R1<R2;
[0023]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使用对应的移动盖章机对平面文件进行用印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预存的设置在该移动盖章机内的印章的尺寸R依次与R1和R2进行比对,
[0024]若R≤R1,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机械臂将移动盖章机按压在待用印文件上时使用所述第一预设移动区间A1内的参数移动机械臂;
[0025]若R1<R≤R2,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机械臂将移动盖章机按压在待用印文件上时使用所述第二预设移动区间A2内的参数移动机械臂;
[0026]若R>R2,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机械臂将移动盖章机按压在待用印文件上时使用所述第三预设移动区间A3内的参数移动机械臂;
[0027]对于第i预设移动区间Ai,设定i=1,2,3,Ai(Xi,Yi),其中,Xi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文件输送至装置内以使智能盖章单元对文件进行安全用印,智能盖章单元根据用印需求控制机械臂吸取对应的章头以将待使用的移动盖章机移动至指定位置以对文件进行用印,机械臂根据实际用印需求进行水平移动以模拟人手用印;步骤s2,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使用对应的移动盖章机对平面文件进行用印时,中控处理器将根据预存的设置在该移动盖章机内的印章确定机械臂按压移动盖章机后的移动区间;步骤s3,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对机械臂按压移动盖章机后的移动区间的初步判定时,中控处理器控制智能盖章单元中的视觉检测器检测倾斜文件的倾斜角度并根据该角度对机械臂按压移动盖章机后的移动区间进行修正;步骤s4,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对文件进行用印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待用印文件厚度调节所述机械臂对移动盖章机的按压力度;步骤s5,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完成对文件的用印时,中控处理器控制所述视觉检测器检测用印完成的印章图案的清晰度并根据清晰度判定文件是否用印完成;步骤s6,若中控处理器判定文件用印完成且中控处理器判定需对文件背面用印,中控处理器控制翻面机构启动,翻面机构将单面用印完成的文件输送至机构内并在完成对文件的翻转后将文件输送回指定位置,中控处理器重复步骤s1

步骤s5以完成对文件的双面用印;步骤s7,若中控处理器判定文件用印完成且中控处理器判定无需对文件背面用印或中控处理器判定文件双面用印完成,中控处理器输出文件,文件通过排序机构输送至待取区。2.一种室内和外出便携用印防印章偷盖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为一全封闭外壳,用以将装置中的部件封闭至箱体内部,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扫描区、打印区和盖章区,各区域互相独立以保证装置内的安全用印,其中,扫描区和盖章区均设置在箱体内部上侧且扫描区和盖章区并列设置,打印区设置在箱体内部下侧且打印区位于扫描区和盖章区下方;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为与箱体铰接的柜门,包括作为箱体左侧壁的左柜门和作为箱体右侧壁的右柜门;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摄像头,用以在使用者使用移动盖章机在装置外用印时录制用印视频以对待用印文件中的内容和印章的用印图案进行鉴伪;扫描仪,其设置在所述扫描区内,用以扫描文件;当扫描仪完成对待用印文件的扫描时,扫描仪将扫描完成的待用印文件输出至所述盖章区;智能盖章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盖章区,用以接收所述扫描仪输出的文件或从所述箱体外部进入盖章区的文件并在文件的指定位置进行用印操作;在智能盖章单元中设有机械臂和多个可拆卸的移动盖章机,用以在使用印章进行装置外用印时对个印章进行保护以达到装置外安全用印,当进行装置外用印时,将装有对应印章的移动盖章机取出装置并在完成对使用者身份的认证时进行装置外用印;各移动盖章机上均设有顶部设有柔性材质的抓手且各柔性材质顶部均设有章头,机械臂端部与章头磁力连接,各移动盖章机内分别储存有对应种类的印章;当进行装置内用印时,智能盖章单元根据用印需求控制机械臂吸取对应的章头以将待使用的移动盖章机移动至指定位置以对文件进行装置内用印,当机械臂将移动盖章机按压在文件表面时,机械臂会根据实际用印需求进行水平移动以模拟人手用印;
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内设有移动盖章机储藏室,在移动盖章机储藏室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充电装置,用以对各所述移动盖章机进行充电;储纸箱,其设置在所述打印区,用以储存待打印的纸张,在储纸箱顶部设有打印机,用以打印待用印文件;中控处理器,其设置在所述箱体顶端并分别与所述打印机、智能盖章单元和扫描仪相连,用以分别控制打印机、智能盖章单元和扫描仪的运行参数;翻面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盖章区,用以翻转文件以完成对文件的双面用印;所述翻面机构设置在所述智能盖章单元进纸口处,在翻面机构底部设有并行通道,在翻面机构左侧进口处设有走纸通道,用以使装置并行运行,其中,并行通道与所述打印机的出纸口相连,走纸通道与所述扫描仪的出纸口相连;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对文件的单面用印且判定需对文件进行双面用印时,中控处理器控制所述翻面机构启动,翻面机构将该文件卷入机构内、在输送文件的过程中将文件翻转并在翻转完成后将文件输送回所述智能盖章单元中的对应位置;待取区,其设置在所述盖章区并设置在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底部,用以储存智能盖章单元输出的用印完成的文件;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判定文件用印完成时,智能盖章单元将文件输送至待取区,文件通过设置在所述智能盖章单元出纸口处的排序机构输送至待取区中的指定位置,当文件经过待排序机构时,排序机构对文件进行翻转并在翻转完成后将文件输送至待取区;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有第一预设印章尺寸R1、第二预设印章尺寸R2、第一预设移动区间A1、第二预设移动区间A2和第三预设移动区间A3,设定R1<R2;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使用对应的移动盖章机对平面文件进行用印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预存的设置在该移动盖章机内的印章的尺寸R依次与R1和R2进行比对,若R≤R1,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机械臂将移动盖章机按压在待用印文件上时使用所述第一预设移动区间A1内的参数移动机械臂;若R1<R≤R2,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机械臂将移动盖章机按压在待用印文件上时使用所述第二预设移动区间A2内的参数移动机械臂;若R>R2,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机械臂将移动盖章机按压在待用印文件上时使用所述第三预设移动区间A3内的参数移动机械臂;对于第i预设移动区间Ai,设定i=1,2,3,Ai(Xi,Yi),其中,Xi为第i预设横向移动区间,Yi为第i预设竖向移动区间;当所述中控处理器使用第i预设移动区间Ai内的参数移动所述机械臂时,中控处理器控制机械臂横向往复移动并将单向最大移动距离设置为Xi,横向往复完成后,中控处理器控制机械臂竖向往复移动并将单向最大移动距离设置为Yi;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第一预设倾斜角度θ1、第二预设倾斜角度θ2、第一预设移动区间修正系数α1和第二预设移动区间修正系数α2,设定θ1<θ2,0<α1<α2<1;当所述智能盖章单元使用对应的第i预设移动区间Ai内的参数移动所述机械臂以控制所述移动盖章机对倾斜面文件进行用印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控制智能盖章单元中的视觉检测器检测倾斜文件的倾斜角度θ、将θ分别与θ1和θ2进行比对,若θ≤θ1,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所述第i预设移动区间Ai内的参数进行修正;若θ1<θ≤θ2,所述中控处理器使用所述第一预设移动区间修正系数α1对所述第i预设
移动区间Ai内的参数进行修正;若θ>θ2,所述中控处理器使用所述第二预设移动区间修正系数α2对所述第i预设移动区间Ai内的参数进行修正;当所述中控处理器使用第j预设移动区间修正系数αj对所述第i预设移动区间Ai内的参数进行修正时,若文件沿横向倾斜,则中控处理器使用αj对第i预设横向移动区间Xi进行修正,中控处理器将机械臂与文件倾斜方向相同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修正为Xi
×
(1+αj)并将机械臂与文件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修正为Xi
×
(1

αj);若文件沿竖向倾斜,则中控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滨杨永洲朱颖刚崔峥征龙壮詹贤卿尤自强蒋联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