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11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肉牛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包括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上部包括导料槽、积料筒、导流槽、锥形顶盖、活动槽、轴承、顶杆、推板、弹簧一、挡板、通孔、储料腔、滑槽、滑块、锥形槽、导流孔、导流腔和出料孔,所述导料槽位于输料筒的上部开设,该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输料筒,以及导流槽、锥形顶盖、活动槽、轴承、顶杆、挡板、通孔、储料腔、滑槽、滑块、锥形槽、导流孔、导流腔、出料孔、排料孔、插槽、封口板、滑动腔、滑动口、滑杆、推块、联动块、进料口、分流块、出料口、滚轮槽、滑轮、顶板、软垫和喂料碗的配合设置,使输料筒被安装在肉牛养殖用的牛圈栅栏内后。牛圈栅栏内后。牛圈栅栏内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肉牛养殖
,具体为一种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肉牛即肉用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肉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肉牛养殖的前景广阔。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用来给肉牛喂食饲料用的喂料碗,在使用时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投喂,这样的投喂方式需要工作人员定时进行投喂,并且难以同时对多头肉牛进行投喂,使得饲料投喂工序费时费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包括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上部包括导料槽、积料筒、导流槽、锥形顶盖、活动槽、轴承、顶杆、推板、弹簧一、挡板、通孔、储料腔、滑槽、滑块、锥形槽、导流孔、导流腔和出料孔,所述导料槽位于输料筒的上部开设,所述积料筒的下部与输料筒的上部插接,所述导流槽位于积料筒的底壁开设,所述锥形顶盖的底部与导流槽的内壁活动链接,所述活动槽位于积料筒底壁的中部开设,所述轴承的一侧与活动槽内壁的上部嵌入,所述顶杆的中部与轴承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中部与顶杆中部远离轴承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的内侧与顶杆的中部套接,所述挡板的顶部与锥形顶盖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孔位于挡板的中部开设,所述储料腔位于导流槽的底壁开设,所诉滑槽位于储料腔内壁的一侧开设,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侧与挡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槽位于储料腔的底壁开设,所述导流孔位于锥形槽的底壁开设,所述出料孔位于积料筒的底部开设,所述导流腔位于出料孔顶壁靠近导流孔的一侧开设。
[0006]所述输料筒的下部包括排料孔、插槽、封口板、滑动腔、滑动口、滑杆、推块、联动块、滚轮槽、滑轮、收纳槽、导向槽、挤压腔、弹簧二和挤压板,所述滑动腔位于输料筒的下部开设,所述排料孔位于滑动腔顶壁的右部开设,所述插槽位于排料孔下部的左侧开设,所述封口板的左部与插槽的内部插接,所述滑动口位于滑动腔内壁的中部开设,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滑动口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推块的中部与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块的底部与推块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联动块的一侧与封口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槽位于推块的左部开设,所述滑轮的底部与滚轮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收纳槽位于滑动腔顶壁的中部开设,所述导向槽位于滑动腔底壁的一侧开设,所述挤压腔位于导向槽的底壁开设,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挤压腔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板的下部与弹簧二的另
一端搭接,所述挤压板的顶部与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导料槽的内腔与排料孔的内嵌连通,所述排料孔的内腔与滑动腔的内腔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推块的右侧包括顶板和软垫,所述顶板的左侧与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软垫的左侧与顶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输料筒的底部包括喂料碗,所述喂料碗的一侧与输料筒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输料筒的左侧包括固定块和固定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与输料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右侧与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推块的顶部包括进料口、分流块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推块的顶部开设,所述分流块的一侧与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底壁开设。
[0012]优选的,所述输料筒的顶部包括导流管和输料管道,所述导料管的下端与输料筒的顶部插接,所述输料管道的下部与导料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插接,所述输料管道的内腔与导料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料管的内腔与积料筒的内腔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顶杆的下端依次贯穿活动槽的底壁和收纳槽的顶壁并延伸至滑动腔的内部与滑轮的一侧活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输料筒,以及导流槽、锥形顶盖、活动槽、轴承、顶杆、挡板、通孔、储料腔、滑槽、滑块、锥形槽、导流孔、导流腔、出料孔、排料孔、插槽、封口板、滑动腔、滑动口、滑杆、推块、联动块、进料口、分流块、出料口、滚轮槽、滑轮、顶板、软垫和喂料碗的配合设置,使输料筒被安装在肉牛养殖用的牛圈栅栏内后,栅栏内的牛在需要吃饲料时,会先将牛嘴伸入喂料碗内,此时牛头会抵住顶板上的软垫,在牛头逐渐伸入喂料碗内的过程中,顶板会持续推动推块,将推块推入滑动腔内,使得推块的上部的进料口能够与排料孔对接,推块的一侧会在滑动腔内挤压滑轮,使得滑轮会在滚轮槽内持续滑动爬升,在滑轮爬升的过程中,滑轮能够向上推动顶杆,使得顶杆能够在活动槽的轴承内向上推动锥形顶盖,从而进一步使锥形顶盖能够在向上移动时与积料筒底壁的导流槽分离,并带动挡板在储料腔内向上移动,从而使积料筒的内腔能够通过挡板上的通孔与储料腔连通,使得积料筒内的饲料能够透过通孔进入储料腔中,使饲料能够通过储料腔和锥形槽进入导流孔,再通过导流孔进入导流腔中,从而使导流腔内的饲料能够通过出料孔排入导料槽中时,在推块插入滑动腔中时,推块的顶部能够通过联动块推动封口板,从而使封口板能够插入插槽的内部,使得排料孔能够与进料口连通,从而使饲料能够通过排料孔进入进料口中,随后通过进料口中的分流块,分别将饲料导流进入出料口中,从而使饲料能够通过出料口排入喂料碗内,使得圈养的肉牛能够在无需人工喂养投喂的情况下吃到饲料,从而有效使肉牛无需人工投喂饲料即可自行吃到饲料;
[0016]2)、通过设置的活动槽,以及顶杆、推板、弹簧一、推块、滑轮、收纳槽、导向槽、挤压腔、弹簧二和挤压板配合设置,使圈养的牛在喂料碗中吃饱饲料后,牛会自觉将头从喂料碗中抽出,使得顶板失去推力后,活动槽内的弹簧一首先开始回弹,使得回弹的弹簧一能够抵住推板使推板向下推动顶杆,从而使顶杆能够向下推动滑轮同时使锥形顶盖回落至导流槽内,向下推动的滑轮能够在滚轮槽内向下滑动并推动推块,使得推块底部的挤压板能够在
导向槽内向右滑动,并且挤压腔内的弹簧二能够回弹给挤压板向右滑动的推力,从而使推块能够通过联动块快速将封口从插槽中抽出并封住排料口的下部,使得饲料无法再从排料口中排出,从而有效使肉牛在吃完饲料后,饲料不会过多投入投喂碗中;
[0017]3)、通过设置的输料筒,以及导料槽、积料筒、导料管、输料管道、固定块和固定套的配合设置,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固定套和固定块将输料筒固定在栅栏上,使得喂料碗能被安装在牛能够吃到饲料的位置,将输料管道铺设在栅栏上沿上后,通过导料管将积料筒与输料管道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工作人员只需将饲料投入输料管道,输料管道即可将饲料通过导料管灌入多个积料筒中,从而使用户在栅栏上设置足够多的喂料碗时,用户即可实现同时对多头肉牛进行投喂饲料的工序,从而有效使工作人员能够同时对多头肉瘤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牛养殖用自动投食装置,包括输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筒(1)的上部包括导料槽(2)、积料筒(3)、导流槽(6)、锥形顶盖(7)、活动槽(8)、轴承(9)、顶杆(10)、推板(11)、弹簧一(12)、挡板(13)、通孔(14)、储料腔(15)、滑槽(16)、滑块(17)、锥形槽(18)、导流孔(19)、导流腔(20)和出料孔(21),所述导料槽(2)位于输料筒(1)的上部开设,所述积料筒(3)的下部与输料筒(1)的上部插接,所述导流槽(6)位于积料筒(3)的底壁开设,所述锥形顶盖(7)的底部与导流槽(6)的内壁活动链接,所述活动槽(8)位于积料筒(3)底壁的中部开设,所述轴承(9)的一侧与活动槽(8)内壁的上部嵌入,所述顶杆(10)的中部与轴承(9)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板(11)的中部与顶杆(10)中部远离轴承(9)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12)的内侧与顶杆(10)的中部套接,所述挡板(13)的顶部与锥形顶盖(7)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4)位于挡板(13)的中部开设,所述储料腔(15)位于导流槽(6)的底壁开设,所诉滑槽(16)位于储料腔(15)内壁的一侧开设,所述滑块(17)的一侧与滑槽(16)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7)的另一侧与挡板(13)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槽(18)位于储料腔(15)的底壁开设,所述导流孔(19)位于锥形槽(18)的底壁开设,所述出料孔(21)位于积料筒(3)的底部开设,所述导流腔(20)位于出料孔(21)顶壁靠近导流孔(19)的一侧开设;所述输料筒(1)的下部包括排料孔(22)、插槽(23)、封口板(24)、滑动腔(25)、滑动口(26)、滑杆(27)、推块(28)、联动块(29)、滚轮槽(33)、滑轮(34)、收纳槽(35)、导向槽(36)、挤压腔(37)、弹簧二(38)和挤压板(39),所述滑动腔(25)位于输料筒(1)的下部开设,所述排料孔(22)位于滑动腔(25)顶壁的右部开设,所述插槽(23)位于排料孔(22)下部的左侧开设,所述封口板(24)的左部与插槽(23)的内部插接,所述滑动口(26)位于滑动腔(25)内壁的中部开设,所述滑杆(27)的一端与滑动口(26)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推块(28)的中部与滑杆(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块(29)的底部与推块(28)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联动块(29)的一侧与封口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卫清尹香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振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