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042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包括镜头套管组件和剪切组件,镜头套管组件包括半开合套管,半开口套管端部设有张口夹角可调节件,半开口套管管体上开设有观测窗口;剪切组件包括剪刀本体,剪刀本体前端刀刃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有拱形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半开口套管通过张口夹角可调节件调节开口夹角,起到撑开软组织的作用,同时通过观测窗口可以观察其软组织情况,在其剪切组件上设置拱形挡块,确保剪刀尖端在松解腕管时可不伤及周围伸肌及神经,剪刀本体后端的手柄通过导向弧形块提供术者合适的角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是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于腕管内受压,1

3或1

4指半麻木、疼痛,同时可出现拇指外展、对掌无力、动作不灵活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当前,CTS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正中神经的压迫,从而使正中神经受压的症状减轻。日本学者OKUTSU等在1989年首次报道了内径辅助下的腕管松解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经临床对比研究发现,ECTR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但同时,关节镜下微创手术须采购昂贵的配套器械,使其广泛推广受到制约。
[0003]当前国内外ECTR术式多样,其中以AGEE[5]和OKUSTU技术为代表的单切口术式及以CHOW技术为代表的双切口术式较为主流。双切口CHOW技术,其内镜在非透明的外套管内视野相对狭窄,易受到切开腕横韧带后进入的皮下脂肪和血液的影响,并且整个操作步骤相对复杂,学习曲线长,且较单切口技术增加一个远侧切口,提高了远端组织的副损伤概率。单切口OKUTSU技术多使用特殊的小关节镜系统,并需要借助特殊的闭锁性塑料套管,操作在套管外进行,钩刀沿外套管壁进出和操作时易受周围软组织的干扰而偏离套管,造成血管、神经和屈肌腱损,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国内,ECTR目前只是在区域性的大医院开展主要归结于以下两点:1.需要特殊的辅助器械,如透明套管和特殊推刀,甚至需要使用特殊的小关节镜系统,价格昂贵,基层医院不易获得,甚至许多三甲医院也不具备相应的设备条件;2.手术技术要求高,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医源性副损伤,初学者很难掌握操作要领,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和相关技能培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操作繁琐不便于掌握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半开口套管通过张口夹角可调节件调节开口夹角,起到撑开软组织的作用,同时通过观测窗口可以观察其软组织情况,在其剪切组件上可拆卸连接由聚乙烯制成的拱形挡块,确保剪刀尖端在松解腕管时可不伤及周围伸肌及神经,剪刀本体后端的手柄通过导向弧形块提供术者合适的角度。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包括镜头套管组件和剪切组件,所述镜头套管组件包括半开合套管,所述半开口套管端部设有张口夹角可调节件,所述半开口套管前端设为内锥形状,所述半开口套管管体上开设有观测窗口;所述剪切组件包括剪刀本体,所述剪刀本体后端手柄通过导向弧形块可拆卸连接于剪刀本体后端杆体上,所述剪刀本体前端刀刃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有拱形挡
块。
[0006]进一步的,包括张口夹角可调件由压柄和调节螺母构成,所述压柄穿插于半开口套管端部的两块固定板上,且通过调节螺母锁紧固定。
[0007]进一步的,包括半开口套管为开口式管体。
[0008]进一步的,包括导向弧形块固定于剪刀本体后端杆体上,且手柄前端开设有与之导向弧形块卡嵌连接的卡槽,所述手柄前端通过螺丝定位连接导向弧形块。
[0009]进一步的,包括剪刀本体前端刀刃外侧面固定有用于卡嵌连接拱形挡块的T型卡块,且拱形挡块通过螺丝定位连接于T型卡块上。
[0010]进一步的,包括半开口套管前端设为内锥形状,且通过圆角处理。
[0011]进一步的,包括拱形挡块前端圆角处理,且拱形挡块覆盖剪刀本体前端刀刃的尖端。
[0012]进一步的,包括拱形挡块的材质为聚乙烯。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半开口套管通过张口夹角可调节件调节开口夹角,起到撑开软组织的作用,同时通过观测窗口可以观察其软组织情况,在其剪切组件上可拆卸连接由聚乙烯制成的拱形挡块,确保剪刀尖端在松解腕管时可不伤及周围伸肌及神经,剪刀本体后端的手柄通过导向弧形块提供术者合适的角度,该装置提高了手术疗效,且大大降低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1.镜头套管组件,2.剪切组件,3.半开口套管,4.张口夹角可调节件,5.观测窗口,6.剪刀本体,7.手柄,8.导向弧形块,9.拱形挡块,10.压柄,11.调节螺母,12.固定板,13.T型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包括镜头套管组件1和剪切组件2,所述镜头套管组件1包括半开合套管3,所述半开口套管3端部设有张口夹角可调节件4,所述半开口套管3前端设为内锥形状,所述半开口套管3管体上开设有观测窗口5;所述剪切组件2包括剪刀本体6,所述剪刀本体6后端手柄7通过导向弧形块8可拆卸连接于剪刀本体6后端杆体上,所述剪刀本体6前端刀刃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有拱形挡块9。
[0020]如图1所示,张口夹角可调件4由压柄10和调节螺母11构成,所述压柄10穿插于半开口套管3端部的两块固定板12上,且通过调节螺母11锁紧固定。两块固定板12分别连接于半开口套管3开口两侧,压柄10穿过两块固定板12后通过调节螺母11锁紧固定,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11在压柄10上的位置,进而调节半开口套管3张口大小,实现对其软组织撑开的作用。
[0021]如图1所示,半开口套管3为开口式管体。开口式管体张开开口起到撑开软组织的作用。
[0022]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导向弧形块8固定于剪刀本体6后端杆体上,且手柄7前端开设有与之导向弧形块8卡嵌连接的卡槽,所述手柄7前端通过螺丝定位连接导向弧形块8。卡槽为弧形卡槽,与导向弧形块8契合,手柄7插入导向弧形块8上,随着插入深度的不同,缓慢的改变手柄7相对于剪刀本体6的角度,使其手柄设置角度适合于术者使用。
[0023]结合图1和图3所示,剪刀本体6前端刀刃外侧面固定有用于卡嵌连接拱形挡块9的T型卡块13,且拱形挡块9通过螺丝定位连接于T型卡块13上。
[0024]如图1所示,半开口套管3前端设为内锥形状,且通过圆角处理。内锥形状以及圆角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止插入手术位置时对肌肉组织的损伤。
[0025]结合图1和图3所示,拱形挡块9前端圆角处理,且拱形挡块9覆盖剪刀本体6前端刀刃的尖端。拱形挡块9覆盖剪刀本体6前端刀刃的尖端,避免了在使用剪刀本体6进行手术时,其尖端划伤刺破肌肉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内部肌肉组织损伤。
[0026]结合图1和图3所示,拱形挡块9的材质为聚乙烯。
[0027]使用时,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镜头套管组件(1)和剪切组件(2),所述镜头套管组件(1)包括半开合套管(3),所述半开口套管(3)端部设有张口夹角可调节件(4),所述半开口套管(3)前端设为内锥形状,所述半开口套管(3)管体上开设有观测窗口(5);所述剪切组件(2)包括剪刀本体(6),所述剪刀本体(6)后端手柄(7)通过导向弧形块(8)可拆卸连接于剪刀本体(6)后端杆体上,所述剪刀本体(6)前端刀刃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有拱形挡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张口夹角可调件(4)由压柄(10)和调节螺母(11)构成,所述压柄(10)穿插于半开口套管(3)端部的两块固定板(12)上,且通过调节螺母(11)锁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用组合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半开口套管(3)为开口式管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济阳糜菁熠熊飞钱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