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102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包括:在轨道板上全线连续布置光纤光栅阵列振动光缆以获取轨道板上的各振动测点处的振动加速度;对每一振动测点,建立振动加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板式无砟轨道采用纵连结构体系,具有平顺性好、变形量小等优点,但是受到温度荷载、列车荷载等影响较大。随着线路服役时间的增长,轨道结构的层间粘结性能逐步退化。轨道结构在垂向温度荷载作用下,轨道板在会发生垂向的上拱变形,长时间病害容易出现轨道板与砂浆层间的离缝;轨道结构在纵向温度荷载作用下,伴随着轨道板与砂浆层间的离缝,轨道板间的宽窄接缝受力较大,极端情况下会发生轨道板宽窄接缝挤碎、轨道板上拱变形等病害。由于高铁线路长,分布在全国不同的气候带,目前铁路工务部门对于轨道结构层间离缝、脱空、破损等的监测,尚未寻找到有效的方法,对于轨道板的离缝检测主要采用被动预防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在轨道板上布置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轨道板上布置集成有多个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光纤光栅阵列振动光缆,所述光纤光栅阵列振动光缆沿轨道板全长连续布置;通过所述光纤光栅阵列振动光缆获取轨道板上的各振动测点处的振动加速度;对每一振动测点,建立振动加速度

时间关系数据集,根据当前时间的振动加速度与历史时间的振动加速度进行比较,判断轨道结构的砂浆层是否出现离缝状况;和/或,对同一块轨道板上的各振动测点的振动加速度进行分析,获得该轨道板的基频模态,并建立轨道板的基频模态

时间关系数据集,根据当前时间的基频模态与历史时间的基频模态进行对比,判断轨道结构是否出现砂浆层脱空状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扣件节点之间设有一个振动测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病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相邻的两个振动测点之间的间距为0.5~0.8m。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义张超永林超孙立朱彬梅琴罗伟潘建军张世杰叶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