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积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102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电解质为致密或多孔的锶、镁和钴或铁,镍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M↓[x]O↓[3](M=Co,Fe,Ni,x=0.05~0.15),混合导体的氧迁移数为0.99~0.6,致密度大于90%。利用致密或多孔的混合导体材料作为电解质,控制二甲醚燃料电池阳极以及电解质上的积碳。当材料具有一定的氧离子-电子混合电导时,氧气可以自发地从高氧分压端通过混合导体材料选择性地扩散到低氧分压端,扩散的氧可以有效地氧化阳极、阳极一侧电解质表面的积碳物种,消除积碳。当电解质具有一定的微孔时,部分氧气由高氧分压端向低氧分压端扩散,增强了阳极、以及阳极一侧电解质表面的氧化能力,同样可以起到抑制积碳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尤其是一种高效、抗积碳中温二甲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能-电能转换装置,可以连续地将化学能高效地转换为电能。实际使用效率是普通热机的2~3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以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全固体燃料电池。由于操作温度高,可以使用多种原料作为燃料。已有多种物质被尝试作为SOFC的燃料,其中二甲醚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它的优点在于:制备二甲醚的原料丰富、制造过程简单,目前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大批量生产二甲醚,在扩大生产规模后,生产单位能量的二甲醚价格可以低于液化气、天然气等;二甲醚便于储存及应用,常温、常压下以气态存在,但在5个大气压下可以液化;二甲醚在氧存在下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可以直接被氧化。由于二甲醚可以直接被氧化,因此省去了重整装置,电池体系的尺寸及重量也因此显著减小,并且运行成本降低,非常适于做移动及固定电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抗积碳、高效的中温二甲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说的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为致密或多孔的锶、镁、钴或铁、镍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MxO3(M=Co,Fe,Ni,x=0.05~0.15),混合导体的氧迁移数为0.99~0.6,所说的致密度大于90%,最好为92%~96%。本专利技术所说的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混合导体材料的原料La2O3、SrCO3、Ga2O3、MgO和CoO,NiO或Fe2O3混合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12~24小时,所说的混合导体材料为致密或多孔的锶、镁、钴或铁、镍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MxO3(M=Co,Fe,Ni,x=0.05~0.15),混合导体的氧迁移数为0.99~0.6,所说的致密度大于90%,最好为92%~96%;-->2、干燥后在1000~1300℃焙烧2~24小时;3、焙烧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至粉末颗粒小于10μm;4、在研磨后的固体原料中添加造孔剂,在酒精介质中再次球磨24h后利用模具压片成型或利用流延法成型,然后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400~1550℃,所说的造孔剂的含量小于10wt%。所说的造孔剂可选自淀粉,活性炭或甲基纤维素等。本专利技术利用致密或多孔的混合导体材料作为电解质,控制二甲醚燃料电池阳极以及电解质上的积碳。当材料具有一定的氧离子-电子混合电导时,氧气可以自发地从高氧分压端通过混合导体材料选择性地扩散到低氧分压端,扩散的氧可以有效地氧化阳极、阳极一侧电解质表面的积碳物种,消除积碳。当电解质具有一定的微孔时,部分氧气由高氧分压端向低氧分压端扩散,增强了阳极、以及阳极一侧电解质表面的氧化能力,同样可以起到抑制积碳的作用。该原理可以应用到其它使用含碳燃料的燃料电池体系。由于电解质中引入电子电导所引起的电池的漏电电流随着电池电流的增加而减小,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其造成的电池效率的减小不大。微孔电解质造成少量的阳极反应气与氧化气的直接反应,控制电解质合适的孔隙度后,其造成的电池电位的降低影响较小;适量的阳极反应气与氧气的直接反应可以提供部分的热量维持电池的操作温度,并可能使电极表面在高于系统平均温度的条件下运行,对提高电池的性能有一定的作用。过多的孔隙将造成过量的阴、阳极气体直接混合并燃烧,造成电池效率的明显降低及操作的危险。电解质具有适宜的孔隙度可以帮助消除积碳,并提供维持反应器温度所需要的能量。电解质的孔隙度可以在公知的制备镓酸镧的过程中,通过在研磨并预烧(预烧温度1000~1300℃)后的固体原料中,添加一定量(小于10wt%)的造孔剂(淀粉,活性炭,或甲基纤维素),并选择适宜的烧结温度(1400~1550℃)来控制。阴、阳极的制备均可以采用公知的材料及方法。一种较好的阳极为高效的Ni-钐掺杂的氧化铈(SDC,Sm3+wt%=5~40,Ce4+wt%=95~60)复合金属陶瓷阳极(Ni-SDC,Ni wt%=40~95,SDC wt%=60~5)。阳极的制备方法可以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出SDC粉末,SDC粉末采用Sm2O3(纯度为99.5%~99.99%,粒度小于10μm)与CeO2(纯度为99.5%~99.99%,粒度小于10μm)球磨24小时后焙烧,焙烧温度为1200~1400℃/2~24小时。焙烧后的粉末与氧化镍粉末(粒度小于10μm)混合并球磨2~24小时后,在800~1200℃焙烧2~5小时。或者将SDC浸渍在硝酸镍溶液中并在搅拌的条件下蒸干,在300~700℃之间预烧2~4小时。磨匀后,在800~1200℃焙烧2~5小时。-->阴极材料可以采用公知的Sm0.5Sr0.5CoO3、LaxSr1-xCoyFe1-yO3(x=0.9~0.5,y=1~0.5)等高混合导体材料,利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制备于电解质的另一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质混合电导的大小、电解质致密度对积碳性能的影响以及Ni-SDC阳极中SDC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说的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为多孔的锶、镁、钴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MxO3(M=Co,x=0.05),混合导体的氧迁移数为0.99,所说的致密度为90%。制备时将混合导体材料的原料(La2O3,SrCO3,Ga2O3,MgO,CoO)混合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12小时,干燥后在1200℃焙烧2小时;焙烧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至粉末颗粒小于10μm;在预烧后的固体原料中添加淀粉,烧结温度为1450℃,淀粉的含量9.5wt%。实施例2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为多孔的的铁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MxO3(M=Fe,x=0.15),混合导体的氧迁移数为0.6,致密度为98%。制备时将混合导体材料的原料(La2O3,SrCO3,Ga2O3,MgO,Fe2O3)混合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24小时,干燥后在1100℃焙烧24小时;焙烧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至粉末颗粒小于10μm;在预烧后的固体原料中添加活性炭,烧结温度为1450~1500℃,活性炭的含量0.5wt%。实施例3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为多孔的锶、镁、镍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MxO3(M=Ni,x=0.10),混合导体的氧迁移数为0.75,致密度为92%。制备时将混合导体材料的原料(La2O3,SrCO3,Ga2O3,MgO,NiO)混合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20小时,干燥后在1300℃焙烧10小时;焙烧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至粉末颗粒小于10μm;在预烧后的固体原料中添加甲基纤维素,烧结温度为1450~1500℃,甲基纤维素的含量5wt%。实施例4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为多孔的钴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为致密或多孔的锶、镁和钴或铁,镍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M↓[x]O↓[3](M=Co,Fe,Ni,x=0.05~0.15),混合导体的氧迁移数为0.99~0.6,所说的致密度大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为致密或多孔的锶、镁和钴或铁,镍掺杂的镓酸镧混合导体材料,其组成为La0.8Sr0.2Ga0.8Mg0.2-xMxO3(M=Co,Fe,Ni,x=0.05~0.15),混合导体的氧迁移数为0.99~0.6,所说的致密度大于9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致密度优选92%~96%。3、一种抗积碳高效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1)、将混合导体材料的原料(La2O3、SrCO3、Ga2O3、MgO和CoO或NiO,Fe2O3)混合后在酒精介质中球磨12~24小时,所说的混合导体材料为致密或多孔的锶、镁、钴或铁、镍掺杂的镓酸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