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91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定影装置包括第一旋转部件、加热元件、第二旋转部件、夹持部件、反射部件和支撑部件。支撑部件被构造成能转到加压状态和非加压状态,加压状态是支撑部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被沿加压方向朝第二旋转部件加压的状态,非加压状态是支撑部件的加压状态被释放的状态。支撑部件包括在加压状态下与反射部件接触的接触表面。接触表面采取的姿势使得在支撑部件处于非加压状态的情况下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在旋转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靠近第二旋转部件。二旋转部件。二旋转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被构造成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装置、以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电子照相激光打印机包括定影装置,其被构造成通过向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施加热和压力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迄今为止,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4

66851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圆筒形的定影带、被构造成加热定影带的加热单元、和与定影带一起形成夹持部分的压力辊。
[0003]加热装置包括产生辐射热的卤素灯、接收来自卤素灯的辐射热的夹持部件、将来自卤素灯的辐射热反射至夹持部件的反射板、以及支撑夹持部件的支架。反射板通过被夹在夹持部件与高刚度的支架之间而被定位。
[0004]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4

66851中描述的定影装置中,如果支架挠曲,则反射板也跟随支架而挠曲。具体而言,支架经常由于在夹持部分被加压的加压状态下受到负载而挠曲。如果支架和反射板因此挠曲,则很可能在夹持部分中产生热不均,由此可能导致例如光泽度不均的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被形成为环形的第一旋转部件;布置在第一旋转部件内侧的加热元件;第二旋转部件,其与第一旋转部件的外周表面接触并且与第一旋转部件一起形成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的夹持部分;夹持部件,其相对于第一旋转部件的内周表面可滑动地设置以与第二旋转部件一起夹持第一旋转部件,并且被构造成通过接收来自加热元件的辐射热来加热夹持部分;反射部件,其朝夹持部件反射来自加热元件的辐射热;和支撑部件,其经由反射部件来支撑夹持部件,其中,支撑部件被构造成能转到加压状态和非加压状态,加压状态是支撑部件的旋转轴向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和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被沿加压方向朝第二旋转部件加压的状态,非加压状态是支撑部件的加压状态被释放的状态,其中,支撑部件包括在加压状态下与反射部件接触的接触表面,并且其中,接触表面采取的姿势使得在支撑部件处于非加压状态的情况下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在旋转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靠近第二旋转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支撑部件处于非加压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旋转部件的外径在第二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是恒定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支撑部件处于非加压状态的情况下,在中心位置处接触表面与第二旋转部件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以及在支撑部件处于非加压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位置与中心位置之间在旋转轴向方向上的第三位置处接触表面与第二旋转部件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比第一距离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支撑部件处于加压状态的情况下,在中心位置处接触表面与第二旋转部件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是第三距离,其中,在支撑部件处于加压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三位置处接触表面与第二旋转部件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是第四距离,并且其中,第四距离与第三距离之差小于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之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被构造成改变沿加压方向对支撑部件加压的加压力的改变机构,其中,在支撑部件处于加压状态且加压力为第一加压力的情况下,反射部件在反射部件的旋转轴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与接触表面接触,并且其中,在支撑部件处于加压状态且加压力为小于第一加压力的第二加压力的情况下,反射部件在旋转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分与接触表面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定影装置,其中,反射部件包括在加压方向上被支撑部件和夹持部件夹持的凸缘部分。7.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被构造成将由成像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
8.一种定影装置,包括:被形成为环形的第一旋转部件;布置在第一旋转部件内侧的加热元件;第二旋转部件,其与第一旋转部件的外周表面接触并且与第一旋转部件一起形成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的夹持部分;夹持部件,其相对于第一旋转部件的内周表面可滑动地设置以与第二旋转部件一起夹持第一旋转部件、并且被构造成通过接收来自加热元件的辐射热来加热夹持部分;反射部件,其朝夹持部件反射来自加热元件的辐射热;和支撑部件,其经由反射部件来支撑夹持部件,其中,支撑部件被构造成能转到加压状态和非加压状态,加压状态是支撑部件的旋转轴向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和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被沿加压方向朝第二旋转部件加压的状态,非加压状态是支撑部件的加压状态被释放的状态,并且其中,第二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淳西田聪三谷隆德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