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珍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061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抗病毒珍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病毒珍珠纤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珍珠粉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毒珍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纤维
,特别涉及一种抗病毒珍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尤其是细菌、病毒对空气、土壤、室内环境的污染更是导致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例如2003年的SARS、2012年的MERS及2020年正在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等。
[0003]而纤维织造品(如毛巾、衣物等)作为日常必不可少的物品,具有高的接触和使用率,一旦大量滋生病毒等微生物,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对疾病大流行的防控。其中的珍珠纤维在夏季服用条件下凉爽舒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由于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也容易滋生细菌以及病毒等微生物;现有技术中,通过加入银离子等无机抗菌剂,能够消杀微生物表面包膜,而对包覆在内的RNA等遗传物质则无法消杀,抑菌效果尚可,但杀菌效果不佳,容易导致病毒再生。
[0004]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在紫外或可见光的激发下产生OH、
·
O
2-、H2O2、H
+
等活性自由基,与细菌细胞作用后看完破坏细胞的内部组织,影响其生长代谢,从而达到杀菌,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等,不产生二次污染,可持续杀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公开号CN102031584A的中国专利,利用氧化锌、二氧化钛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复合聚酯母粒,以重量百分比与聚酯切片共混,用于聚酯纤维的生产,从而达到光催化抗菌、金属溶出抗菌双重功能,但在可见光下的杀菌尤其是病毒的效果较差;同时由于氧化锌、二氧化钛添加量高,比重大,容易发生沉降,导致最终纤维产品的均一性不理想。如何将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用于珍珠纤维中的性能最大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抗病毒珍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抗病毒效果差的问题;进一步的,本申请解决复合浆料的易沉降、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病毒珍珠纤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珍珠粉3-5%、可见光消杀材料0.35-0.85%、分散剂0.02-0.15%,余量为纤维。可见光消杀材料中的活性杀毒成分在可见光下,能够在纺织品的周围中形成直径为200微米的球状杀毒带,仅有0.5微米大小的空隙,添加氧化钛、氧化锌等能够提高材料的光谱吸收能力,通过电离可在电离中心形成3000℃,从而对病毒的表面包膜及RNA和/或DNA内核瞬间消杀,杜绝病毒再生的可能性。所述分散剂可以是甘油、聚氧化乙烯、六偏磷酸钠和吐温80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甘油。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珍珠粉、可见光消杀材料的平均粒径分别为D1、D2,其中D1<1.0μm,D2<1.0μm。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珍珠粉、可见光消杀材料的理化性质差异,其粒径
的比例关系能够影响复合浆料的混合效果。
[0008]进一步的,可见光消杀材料包括下述组分:所述可见光消杀材料包括:氧化锌0.5-1.2份、三氧化二镓0.3-0.9份、二氧化钛0.7-1.2份、聚丙烯酸0.3-0.9份、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8-2.4份。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既能有利于可见光消杀材料形成乳液,同时与无机抗菌剂实现复合杀菌,杀灭作用更强。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加入少量的三氧化二镓后,可提高消杀材料吸收更宽范围的紫外光,并把光子传递给二氧化钛,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率。
[0009]更进一步的,可见光消杀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组成:所述可见光消杀材料包括:氧化锌1.0份、三氧化二镓0.3份、二氧化钛1.0份、聚丙烯酸1.5份、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2.2份。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病毒珍珠纤维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可见光消杀材料的组方、比例进行优化,在保证珍珠纤维性能的前提下,使其金属溶出抗菌、光催化抗菌性能最大化,提高纤维的杀菌尤其是病毒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可见光消杀材料的优化,调整其沉降特性,降低工艺难度,提高珍珠纤维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珍珠粉末进行改性,有效避免在管道及喷头内沉积,相对于常规的打回流等操作,效果更佳。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病毒珍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S1、按质量比1:8-15将可见光消杀料液加入到珍珠浆料中,按2000r/min研磨3-5小时至平均粒径≤1.0μm,得到复合浆料;S2、将复合浆料按量加入纤维纺丝浆液中,经混合、过滤、喷丝、牵伸、定型即得。
[0012]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珍珠浆料的制备方法为:按珍珠粉体:水=(10-40)∶(60-90)的质量比,称量所述珍珠粉体和水,添加所述珍珠粉体质量的0.1%wt-2.0%wt的分散剂,600-800rpm搅拌30-90min后研磨2-4h即得;所述分散剂可以是甘油、聚氧化乙烯、六偏磷酸钠和吐温80、聚丙烯酸盐、油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3]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可见光消杀料液的制备方法为:S
11
、按量称取钛酸四丁酯,加入到80-120ml的乙醇中,300-500rpm搅拌10-30min至混合均匀,得溶液Ⅰ;同时,按量称取硝酸锌、硝酸镓,加入到80-100ml的70-90%乙醇溶液(pH2.0),混匀后得溶液Ⅱ;S
12
、以100-250rpm继续对溶液Ⅰ搅拌,同时将溶液Ⅱ缓慢滴加入溶液Ⅰ中,待形成凝胶后离心,真空干燥后研磨至平均粒径≤1.5μm;将所得粉末于450-620℃下煅烧2-5h;S
13
、将聚丙烯酸及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加入到70-120ml的去离子水中,超声、搅拌5-15min,得分散液;按比例将上述固体样品加入至上述分散液中,设置转速为3500r/min,预分散10-20min;S
14
、将上述溶液到纳米研磨机料罐中,设置研磨机转速2000r/min,研磨2-4小时,得到可见光消杀料液。
[0014]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由木浆、竹浆或棉浆或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纺丝制成。
[0015]所述的抗病毒珍珠纤维在疾病防控上的应用。所述疾病包括由DNA病毒、RNA病毒引起的动物性疾病。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扰流件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扰流杆、固定座的装配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反应釜;11-电磁感应设备;12-搅拌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毒珍珠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珍珠粉3-5%、可见光消杀材料0.35-0.85%、分散剂0.02-0.15%,余量为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珍珠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消杀材料包括:氧化锌0.5-1.2份、三氧化二镓0.3-0.9份、二氧化钛0.7-1.2份、聚丙烯酸0.3-0.9份、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8-2.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病毒珍珠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消杀材料包括:氧化锌1.0份、三氧化二镓0.3份、二氧化钛1.0份、聚丙烯酸1.5份、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2.2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珍珠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粉、可见光消杀材料的平均粒径分别为D1、D2,其中D1<1.0μm,D2<1.0μm。5.一种抗病毒珍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按质量比1:8-15将可见光消杀料液加入到珍珠浆料中,按2000r/min研磨3-5小时至平均粒径≤1.0μm,得到复合浆料;S2、将复合浆料按量加入纤维纺丝浆液中,经混合、过滤、喷丝、牵伸、定型即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病毒珍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珍珠浆料的制备方法为:按珍珠粉体:水=(10-40)∶(60-90)的质量比,称量所述珍珠粉体和水,添加所述珍珠粉体质量的0.1%wt-2.0%wt的分散剂,600-800rpm搅拌30-90min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训林钱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立肯诺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