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鞘及血管支架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35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支鞘及血管支架运输装置。其中,分支鞘中的束缚线圈的近端与连接管的远端相连,束缚线圈的远端穿过并伸出覆膜套管,用于穿过分支支架的裸端孔隙并伸出裸端孔隙,以牵拉并固定经压缩的分支支架的裸端,避免在主体支架释放后,分支支架受主体支架的拉拽而出现移位。控制丝穿过束缚线圈伸出裸端孔隙的部分,用于控制分支支架的释放,及在分支支架在术中脱离预定位置后,随时被重新拉入分支血管,实现精准定位。且第一固定线圈的近端与连接管的远端相连,第一固定线圈的远端与主体支架相连,便于一体式传输。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分支鞘及血管支架运输装置不但能防止分支支架的移位,保证释放位置的准确性,而且操作简单,可实施性强。可实施性强。可实施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支鞘及血管支架运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分支鞘及血管支架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腔内器具和微创介入治疗的发展,血管内放置支架已成为弓部动脉血管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其原理是通过特制的输送系统将覆膜支架送入病变部位后张开,使瘤体、破口或夹层与血液隔绝,避免因动脉瘤破裂、夹层扩张出血而引起死亡的危险。
[0003]虽然微创介入覆膜支架相比开胸手术有创伤小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分支血管的处理。目前Castor支架采用的是分支支架与主体支架一体化设计。在主体支架植入前,先经上肢分支血管穿刺导入导引导管与导丝,分支鞘的导丝可以经此导引通道,十分顺利的进入分支血管,免去了在主体支架进入血管之后再选分支血管的问题。但是这种一体化设计可能导致分支支架被主体支架带动,导致分支支架移位的问题。在主体支架释放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分支支架导引通道,撤出主体输送器后,再植入分支支架。在此过程中,主体支架已经失去主体输送器的支撑,需要一个额外的固定点,以防止在分支支架释放过程中被带动移位。同时,一体式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支鞘,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覆膜套管、控制丝、束缚线圈以及第一固定线圈;所述连接管的远端与所述覆膜套管的近端相接;所述控制丝贯穿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覆膜套管,且所述控制丝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覆膜套管;所述束缚线圈的近端与所述连接管的远端相连,所述束缚线圈的远端穿过并伸出所述覆膜套管,用于穿过分支支架的裸端孔隙并伸出所述裸端孔隙,以牵拉并固定所述分支支架的裸端;所述控制丝的远端穿过所述束缚线圈伸出所述裸端孔隙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线圈的近端与所述连接管的远端相连,所述第一固定线圈的远端与主体支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丝被配置为可抽离出所述束缚线圈、所述覆膜套管和所述连接管,以释放所述分支支架;其中,所述控制丝的近端与一阻挡件固定连接,以阻挡所述控制丝的近端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与所述连接管的近端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热缩管套接或生物胶粘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与所述连接管一体成型,且所述阻挡件与所述连接管相接处具有折痕,以在释放所述分支支架时,沿所述折痕折断,抽出所述控制丝。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热缩管,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近端,所述控制丝的近端包裹于所述阻挡件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鞘还包括第二固定线圈;所述第二固定线圈的近端与所述连接管的远端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一赵明杰朱永锋单文雯张博纬朱清赵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