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24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菜共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包括养殖箱、水位表、支撑板和支撑架,水位表固定连接于养殖箱的左侧,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养殖箱的右侧底部,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养殖箱的顶部,养殖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滑槽、滑块、滤板、牵引绳和配重块,滑槽开设于养殖箱的内部。该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通过配重块对滤板进行加重使得滤板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向下进行滑动,直至配重块的底部与养殖箱的底部接触,此时启动水泵对养殖箱内部的水进行抽取时,抽出的水会被滤板过滤,从而将粪便等杂质从水中分离,避免出现粪便等杂质将水泵堵塞的情况出现。堵塞的情况出现。堵塞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渔菜共生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0003]目前市面上的鱼菜共生系统无法对抽出的水进行过滤,导致鱼排出的粪便或杂质进入水泵内,出现水泵堵塞的情况,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包括养殖箱、水位表、支撑板和支撑架,所述水位表固定连接于养殖箱的左侧,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养殖箱的右侧底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包括养殖箱(1)、水位表(2)、支撑板(3)和支撑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表(2)固定连接于养殖箱(1)的左侧,所述支撑板(3)固定连接于养殖箱(1)的右侧底部,所述支撑架(5)固定连接于养殖箱(1)的顶部,所述养殖箱(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包括滑槽(601)、滑块(602)、滤板(603)、牵引绳(604)和配重块(605),所述滑槽(601)开设于养殖箱(1)的内部,所述滤板(603)设置于养殖箱(1)的内部,所述滑块(602)固定连接于滤板(603)的外壁,所述牵引绳(604)固定连接于滤板(603)的底部,所述配重块(605)固定连接于牵引绳(604)远离滤板(603)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槽(601)分布于养殖箱(1)的内部左侧正面与背面和养殖箱(1)的内部右侧正面与背面,所述滑块(602)的数量为四个,两个所述滑块(602)分布于滤板(603)的左侧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滑块(602)分布于滤板(603)的右侧正面和背面,所述滑块(602)与滑槽(60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渔菜共生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1)的外壁设置有灌溉组件(4),所述灌溉组件(4)包括出水口(401)、抽水管(402)、水泵(403)、送水管(404)、框架(405)、横管(406)和雾化喷头(407),所述出水口(401)开设于养殖箱(1)的内部哟蹙额底部,所述抽水管(402)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呈王艳池尹国娇
申请(专利权)人:永清县渔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