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刚专利>正文

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18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包括驱动腔、喷射腔和样品夹具。所述驱动腔用于容纳压印胶,该驱动腔具有活塞接口部,该活塞接口部操作性地连接有活塞。所述喷射腔与所述驱动腔连通,所述喷射腔的顶壁设有多个初级喷射口。所述样品夹具设置在所述喷射腔的上方,该样品夹具的表面用来夹持待喷涂压印胶的样品,其中所述表面与所述初级喷射口相对。在所述活塞沿着所述活塞接口部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压印胶能够从所述喷射腔的初级喷射口中向上喷出,并喷涂至所述样品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通过活塞压缩气体的方式,使得压印胶能够以微射流的方式从下向上喷射出来,使得喷涂压印胶的方式多样化。多样化。多样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纳米压印技术,具体是关于纳米压印胶的雾化喷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纳米压印技术在微纳光子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包括AR以及VR等领域、医疗、交通等领域,其市场前景不言而喻。目前纳米压印中,常用涂胶技术主要有旋转涂胶以及微射流喷涂。旋涂技术主要是将压印胶涂覆在样品表面,之后采用高速旋转,形成样品表面的薄膜。另一种微液滴喷涂,就是采用微射流技术,将压印胶雾化,之后喷涂在样品表面。
[0003]旋涂技术的缺点是受样品边缘边界条件的影响,临近边界区域胶膜质量差,厚度与中心处厚度不一致。微射流工艺的缺陷在于雾化喷膜很难保证均匀性,其次衬底通常位于微射流喷口的下方,微射流的压印胶在降落到衬底上时容易形成气泡,影响产品的压印精度。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其能够从下向上喷射纳米压印胶,使得喷涂压印胶的方式多样化,适应各种待喷涂样品以及多种喷涂场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包括驱动腔、喷射腔和样品夹具。所述驱动腔用于容纳压印胶,该驱动腔具有活塞接口部,该活塞接口部操作性地连接有活塞。所述喷射腔与所述驱动腔连通,所述喷射腔的顶壁设有多个初级喷射口。所述样品夹具设置在所述喷射腔的上方,该样品夹具的表面用来夹持待喷涂压印胶的样品,其中所述表面与所述初级喷射口相对。在所述活塞沿着所述活塞接口部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压印胶能够从所述喷射腔的初级喷射口中向上喷出,并喷涂至所述样品上。
[000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工作状态下所述驱动腔内填充有第一压缩气体。所述驱动腔和所述喷射腔之间通过连通管进行连通。
[000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初级喷射口和所述样品夹具之间设有喷气管,该喷气管具有朝向所述样品夹具的出口,以用于喷出高速气流。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气管的上方设有横板,该横板上设有多个次级喷射口。所述横板的定向与所述样品夹具的所述表面平行且相对。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样品夹具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能够被驱动进行上下移动和/或转动,以带动样品上下移动和/或转动。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样品夹具上设有气孔,通过真空吸气的方式将所述样品固定。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初级喷射口的尺寸为0.5~1.0毫米,所述次级喷射口的直径为20~50微米。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驱动杆,该活塞驱动杆用于与外部驱动系统相连。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包括驱动腔、喷射腔、喷气管和样品夹具。驱动腔用于容纳压印胶,该驱动腔具有活塞接口部,该活塞接口部操作性地连接有活塞。喷射腔与所述驱动腔连通,所述喷射腔内设有挡板,该挡板上设有多个初级喷射口,所述喷射腔的顶壁上设有多个次级喷射口。喷气管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顶壁之间,该喷气管具有朝向所述样品夹具的出口,以用于喷出高速气流。样品夹具设置在所述喷射腔的上方,该样品夹具的表面用来夹持待喷涂压印胶的样品,其中所述表面与所述初级喷射口相对。在所述活塞沿着所述活塞接口部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压印胶能够从所述喷射腔的初级喷射口中和次级喷射口中向上喷出,并喷涂至所述样品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通过活塞压缩气体的方式,使得压印胶能够以微射流的方式从下向上喷射出来,使得喷涂压印胶的方式多样化,适应各种待喷涂样品以及多种喷涂场景。进一步地,由于设置了喷气管和次级喷射口,可以进一步地将压印胶雾化和细化,使得喷涂更加均匀。另外,通过使得样品夹具上下移动和旋转,可以使得压印胶更加均匀地喷涂在样品的各个位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的示意图。
[00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喷射腔,2

驱动腔,3

连通管,4

压印胶,10

活塞,13

样品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1]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包括驱动腔2、喷射腔1和样品夹具13。驱动腔2与喷射腔1连通,样品夹具13设置在喷射腔1的上方,且该样品夹具的表面用来固定样品12。所述样品12例如可以是具有压印图案的纳米压印模板。驱动腔2具有活塞接口部9。在工作状态下,活塞10在活塞接口部9内上下往复运动来压缩驱动腔2内的气体,在压缩气体而产生高压的作用下,压印胶4从喷射腔1的顶部喷射而出并喷涂在样品12上。
[0022]具体的,在一实施例当中,活塞10上可以设置活塞驱动杆11。该活塞驱动杆10可以连接外部驱动设备(图未示,例如驱动气缸等)。活塞接口部9设置在驱动腔2的上部,该活塞接口部9的直径与活塞10的直径相匹配。活塞10与活塞接口部9滑动配合。在外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活塞10能够在活塞接口部9内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以对驱动腔2内的气体进行压
缩。
[0023]驱动腔2和喷射腔1相连通。在一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所示,驱动腔2可以通过在底部附近设置的连通管3而与喷射腔1连通。优选地,喷射腔1、驱动腔2和连通管3一体设置。在工作时,向驱动腔2内部填充流体状的压印胶2,在连通管3的作用下,一部分压印胶4流动至喷射腔1,直至连通管3两边的压力平衡。压印胶4的填充量优选地填充至靠近喷射腔1的顶壁5处。
[0024]当压印胶2的填充量达到所需量时,驱动腔2内原本存在一些空气,活塞可以向下移动对这些空气进行压缩。为了避免活塞10在下移过程中与压印胶流体接触,可以在驱动腔2内的压印胶4上方填充压缩气体8。该压缩气体8例如可以是氮气。压缩气体8的填充量适宜地使得压印胶4在喷射腔1内的高度大于在驱动腔2内的高度。在填充了一定量的压缩气体8后,活塞对压缩气体8进行压缩,进而带动压印胶4的流动,便于压印胶4从喷射腔1的顶壁5高速喷出。
[0025]喷射腔1的顶壁5设有多个初级喷射口。在活塞10下移的过程中,驱动腔2内部的气体收到压缩,压力增大。该压力通过连通管3传导至喷射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腔,用于容纳压印胶,该驱动腔具有活塞接口部,该活塞接口部操作性地连接有活塞;喷射腔,与所述驱动腔连通,所述喷射腔的顶壁设有多个初级喷射口;以及样品夹具,设置在所述喷射腔的上方,该样品夹具的表面用来夹持待喷涂压印胶的样品,所述表面与所述初级喷射口相对;其中所述活塞沿着所述活塞接口部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压印胶能够从所述喷射腔的初级喷射口中向上喷出,并喷涂至所述样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其特征在于,工作状态下所述驱动腔内填充有第一压缩气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和所述喷射腔之间通过连通管进行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喷射口和所述样品夹具之间设有喷气管,该喷气管具有朝向所述样品夹具的出口,以用于喷出高速气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管的上方设有横板,该横板上设有多个次级喷射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压印胶的活塞式雾化喷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定向与所述样品夹具的所述表面平行且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