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类零件内抛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抛光
,具体为一种管类零件内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其中管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也需要对内部进行抛光,但是,现有的对管类零件内部的抛光往往不便于进行自动化往复的抛光擦拭,导致效率较低,且不便于在抛光后再管内进行抛光后的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类零件内抛光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的对管类零件内部的抛光往往不便于进行自动化往复的抛光擦拭,导致效率较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类零件内抛光装置,包括引导传递结构、动导输出结构和从动处理结构,所述引导传递结构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动导输出结构,所述引导传递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处理结构。
[0005]优选的,所述引导传递结构包括搭载横梁、第一引导滑轨、第二引导滑轨、中心轴柱、联动推导板、主动推杆和从动推杆,所述搭载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类零件内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传递结构(1)、动导输出结构(2)和从动处理结构(3),所述引导传递结构(1)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动导输出结构(2),所述引导传递结构(1)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处理结构(3);所述从动处理结构(3)包括配动块(26)、第一侧定位板(27)、抛光柱(28)、第二侧定位板(29)和抛光润滑柱模块(30),所述配动块(26)与第二引导滑轨(6)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配动块(26)的顶端与从动推杆(10)固定连接,所述配动块(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定位板(27),所述第一侧定位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抛光柱(28),所述配动块(26)远离第一侧定位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定位板(29),所述第二侧定位板(29)远离配动块(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抛光润滑柱模块(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类零件内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传递结构(1)包括搭载横梁(4)、第一引导滑轨(5)、第二引导滑轨(6)、中心轴柱(7)、联动推导板(8)、主动推杆(9)和从动推杆(10),所述搭载横梁(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滑轨(5),所述搭载横梁(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滑轨(6),所述搭载横梁(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柱(7),所述中心轴柱(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联动推导板(8),所述联动推导板(8)顶端的一侧设置有主动推杆(9),所述联动推导板(8)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从动推杆(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类零件内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输出结构(2)包括动力输出模块(11)和从动导出模块(12),所述动力输出模块(11)的输出端设置有从动导出模块(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类零件内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模块(11)包括第一定位卡板(13)、第一电机(14)、偏心推板(15)、动导销(16)、内装动导块(17)、第二定位卡板(18)和第一齿条(19),所述第一定位卡板(13)的底端与第一引导滑轨(5)一侧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卡板(13)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偏心推板(15),所述第一引导滑轨(5)远离第一定位卡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卡板(18),所述第二定位卡板(1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19),所述第一齿条(19)的一端焊接有内装动导块(17),所述内装动导块(17)的内侧开设有配动槽,所述偏心推板(15)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兵,顾彦,冯宇,孙加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世睿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