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13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主体的内部包括插口和插道,所述插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一端,所述插道包括并列设置并与所述插口连通的第一插道和第二插道;针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头、弹性部和杆体,所述杆体卡定在所述插道内,所述触头和所述弹性部延伸进所述插口内,所述针杆包括第一针杆和第二针杆,所述第一针杆与所述第一插道配合,所述第二针杆与所述第二插道配合;弹性体,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针杆的尾部的第一弹性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二针杆的尾部的第二弹性体;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接。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接。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通信线缆对插接头通常普遍采用冲压公端子对插冲压母端子的结构,在震动的环境下,较容易产生瞬间断电及断信号的现象发生。由于线缆的种类繁多,全部更换整个线缆成本较高,本结构为适配线缆接头的转接头,能有效的解决断电及断信号问题,相比较更换整根线缆。本螺纹转接头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同时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出一种提高连接可靠性的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主体的内部包括插口和插道,所述插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一端,所述插道包括并列设置并与所述插口连通的第一插道和第二插道;针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头、弹性部和杆体,所述杆体卡定在所述插道内,所述触头和所述弹性部延伸进所述插口内,所述针杆包括第一针杆和第二针杆,所述第一针杆与所述第一插道配合,所述第二针杆与所述第二插道配合;弹性体,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针杆的尾部的第一弹性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二针杆的尾部的第二弹性体;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杆体的尾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弹性体与所述连接孔嵌套适配。
[0006]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防水密封圈相适配的限位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分别与所述触头和所述杆体铆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上设有由间隔设置的环槽形成的凸体,所述插道内设有与所述凸体相适配的卡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为鼓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为冠簧。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开设有变径开槽。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针杆位于主体内并与插道卡定连接,针杆的触头连接有弹性部,尾部连接有弹性体,两端均具有弹性,可以更好地适配线缆端子,在震动的环境时接触性能依然较为良好。避免了震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消除了断电现象,保障了转接头电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标号说明:100、本体;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21、限位槽;122、变径开槽;130、插口;141、第一插道;142、第二插道;200、针杆;210、触头;220、弹性部;230、杆体;231、凸体;232、连接孔;201、第一针杆;202、第二针杆;300、弹性体;301、第一弹性体;302、第二弹性体;400、螺母;500、防水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请参照图1

图3,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包括:主体100,主体100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10、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20,主体100的内部包括插口130和插道,插口130位于第一连接部110所在的一端,插道包括并列设置并与插口130连通的第一插道141和第二插道142;针杆200,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头210、弹性部220和杆体230,杆体230卡定在插道内,触头210和弹性部220延伸进插口130内,针杆200包括第一针杆201和第二针杆202,第一针杆201与第一插道141配合,第二针杆202与第二插道142配合;弹性体300,包括连接在第一针杆201的尾部的第一弹性体301和连接在第二针杆202的尾部的第二弹性体302;螺母400,与第二连接部120螺接。
[0018]针杆200位于主体100内并与插道卡定连接,针杆200的触头210连接有弹性部220,尾部连接有弹性体300,两端均具有弹性,可以更好地适配线缆端子,在震动的环境时接触性能依然较为良好。避免了震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消除了断电现象,保障了转接头电连接的稳定性。
[0019]请参照图3,杆体230的尾部设有连接孔232,弹性体300与连接孔232嵌套适配。可以理解的,第一针杆201的杆体230的尾部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弹性体301与第一连接孔配合,同理,第二针杆202的杆体230的尾部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弹性体302与第二连接孔配合。可以理解的,杆体230的尾部即杆体230远离触头210的一端。
[0020]请参照图2和图3,螺母400与第二连接部120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500。设置防水密封圈500提高防水性能,方便转接头在室外使用。
[0021]请参照图2和图3,主体100上设有与防水密封圈500相适配的限位槽121。设置限位槽121避免防水密封圈500滑动,保证防水性能。特别的,在主体100上设有止位部,限位槽121靠近止位部设置,止位部用于避免螺母400过度拧入导致滑丝。
[0022]简单的,为了方便螺母400拧紧,可以在螺母400的周壁上设置防滑部,防滑部一般为凸起或者凹凸纹理。
[0023]优选的,弹性部220分别与触头210和杆体230铆接。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方便简单,相对于焊接而说效率高,易于生产装配。
[0024]请参照图2,杆体230上设有由间隔设置的环槽形成的凸体231,插道内设有与凸体231相适配的卡槽。通过凸体231和卡槽的适配限制杆体230移动,避免接触不良。
[0025]优选的,弹性部220为鼓簧。鼓簧弹性优良,并且连接方便,适合铆压连接,并且鼓簧其弹性形变不仅是轴向的,还有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形变,有利于穿过插道。
[0026]优选的,弹性体300为冠簧。冠簧具有弹性,其内部可以形成插孔,插孔由中部向两端直径逐渐变大,有利于与其他端子的接触,接触面积大,接触阻抗低。特别的,针杆200的触头210可以与另一转接头/线缆端头的弹性体300(冠簧)接触式电连接,当弹性体300为冠簧时,两者插接适配。特别的,触头210呈锥体状,即外径由弹性部220向外逐渐变小,从而更有利于与冠簧的插孔相适配。一般的,弹性体300不超出插道,从而避免弹性体300损坏。
[0027]请参照图2,第二连接部120的侧壁开设有变径开槽122。设置变径开槽122,能够方便针杆200的插入,以及方便转接头的连接。当其他转接头/线缆端头的针杆或端子插入到弹性体300(冠簧)内的插孔内后,能够通过螺母300压紧,避免松脱,提高稳定性。即优选的,弹性体300设有插孔,第二连接部120通过侧壁开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主体的内部包括插口和插道,所述插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一端,所述插道包括并列设置并与所述插口连通的第一插道和第二插道;针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头、弹性部和杆体,所述杆体卡定在所述插道内,所述触头和所述弹性部延伸进所述插口内,所述针杆包括第一针杆和第二针杆,所述第一针杆与所述第一插道配合,所述第二针杆与所述第二插道配合;弹性体,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针杆的尾部的第一弹性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二针杆的尾部的第二弹性体;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尾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弹性体与所述连接孔嵌套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静陈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可瑞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