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00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包括输送筒座、翻转圆筒和翻转支座,输送筒座置于所述翻转支座内,所述输送筒座内沿布料输入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板和多个第一导轮,所述输送板朝向输送筒座出料口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留有间距,所述第一导轮安装在所述输送筒座内的顶部和底部,并位于所述输送筒座出料口和输送板两者的间距上,且位于输送筒座顶部的第一导轮与位于输送筒座底部的第一导轮的间距沿布料输入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翻转圆筒包括气管以及相连接的第一翻转部和第二翻转部,第一翻转部插入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该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简化了加工步骤的同时可避免使用机械手使得布料产生压折痕。同时可避免使用机械手使得布料产生压折痕。同时可避免使用机械手使得布料产生压折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验布机
,尤其涉及一种验布机用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圆筒布为结构连续的圆柱型布,圆筒布在胚布加工过程中需要先经过开幅工序,开幅后的布料放置在布车上,并由布车输送至后续的水洗、烧毛和定型等工序,其中筒布在开幅前需进行翻转处理,这样开幅后的筒布便可直接正面朝上地放置在布车上输送,无需工作人员再手动将布料翻转放置在布车上,现有的翻布装置通过向圆筒布内通气的方式而使圆筒布扩张,再输送至机械手翻转,加工步骤较多,且翻转时机械手夹持圆筒布容易使圆筒布产生压折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通过第一翻转部使得布料扩张,且配合第二翻转部使得布料翻转,无需分开加工,简化了加工步骤的同时可避免使用机械手使得布料产生压折痕。
[0004]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包括输送筒座、翻转圆筒和翻转支座,输送筒座置于所述翻转支座内,所述输送筒座内沿布料输入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板和多个第一导轮,所述输送板朝向输送筒座出料口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留有间距,所述第一导轮安装在所述输送筒座内的顶部和底部,并位于所述输送筒座出料口和输送板两者的间距上,且位于输送筒座顶部的第一导轮与位于输送筒座底部的第一导轮的间距沿布料输入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翻转圆筒包括气管以及相连接的第一翻转部和第二翻转部,第一翻转部插入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并与第一导轮配合以便第一翻转部穿过布料的内侧而使布料的内侧逐渐张开,所述第二翻转部位于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气管与第二翻转部连接并与气孔连通,使得张开后的布料内侧受气流作用而向外翻转,所述翻转支座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输送电机和第一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轮连接,并通过第一输送轮带动翻转后的布料继续输送。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部为圆锥体结构,且第一翻转部的倾斜面与对应相邻的第一导轮留有供布料通过的间隙。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部的倾斜面与对应相邻的第一导轮的间隙为1mm

3mm。
[0007]优选地,所述输送筒座内还设置有第二输送电机和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二输送电机安装在所述输送筒座内的顶部,且第二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轮连接,并带动第二输送轮配合所述输送板向第一翻转部输入布料。
[0008]优选地,所述翻转圆筒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翻转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翻转部内设置有主通道和多个支通道,所述主通道与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支通道与所述气孔一一对应连接,且主通道与支通道连接,并使得气孔输出气流。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转部为直径与布料的直径对应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气孔呈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翻转部上。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电机和第一输送轮两者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电机分别安装于所述翻转支座内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电机的输送端与两个第一输送轮一一对应连接,并带动第二输送轮配合所述输送筒座输出翻转后的布料。
[0011]优选地,所述翻转支座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沿布料输出方向依次设置在翻转支座内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第二导轮均匀分布在输送筒座外壁的四周并配合输送筒座的外壁压平翻转后的布料。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通过第一导轮、第一翻转部、第二翻转部、气孔、气管、第一输送电机和第一输送轮相互配合,使得第一翻转部和第一导轮配合能够使布料内侧向外扩张,且布料完全扩张打开后配合第二翻转部的气孔输出气流而使得布料向外翻转,翻转后的布料由第一输送电机带动第一输送轮继续输送,无需分开加工,简化了加工步骤的同时可避免使用机械手而使得布料产生压折痕。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15]图中:1输送筒座、11输送板、12第一导轮、13出料口、14第二输送电机、15第二输送轮、2翻转圆筒、21气管、22第一翻转部、23第二翻转部、231气孔、24支架、25主通道、26支通道、3翻转支座、31第一输送电机、32第一输送轮、33第二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0017]如图1至2所示,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包括输送筒座1、翻转圆筒2和翻转支座3,所述输送筒座1置于所述翻转支座3内,在图1中,从右至左为布料的输入方向,从左至右为布料的输出方向,所述输送筒座1内沿布料输入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板11和多个第一导轮12,所述输送板11朝向输送筒座1出料口13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筒座1的出料口13留有间距,如图1所示,输送板11左端至输送筒座1的距离为两者的间距,输送筒座1的左侧开口为出料口13,所述第一导轮12安装在所述输送筒座1内的顶部和底部,并位于所述输送筒座1出料口13和输送板11两者的间距上,且位于输送筒座1顶部的第一导轮12与位于输送筒座1底部的第一导轮12的间距沿布料输入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翻转圆筒2包括气管21以及相连接的第一翻转部22和第二翻转部23,第一翻转部22插入所述输送筒座1的出料口13并与第一导轮12配合以便第一翻转部22穿过布料的内侧而使布料的内侧逐渐张开,所述第二翻转部23位于所述输送筒座1的出料口13位置设置有多个气孔231,所述气管21与第二翻转部23连接并与气孔231连通,使得张开后的布料内侧受气流作用而向外翻转,所述翻转支座3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输送电机31和第一输送轮32,所述第一输送电机31的输送端与第一输送轮32连接,并通过第一输送轮32带动翻转后的布料继续输送。
[0018]本技术所述的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第一导轮12、第一翻转
部22、第二翻转部23、气孔231、气管21、第一输送电机31和第一输送轮32相互配合,使得布料沿输送筒座1的输送板11向翻转圆筒2的第一翻转部22移动,紧接着第一翻转部22会插入布料的内侧,且第一导轮12与翻转部配合可限位布料并使得沿第一翻转部22的侧壁移动,由于第一导轮12的间距沿布料输入方向逐渐增大,如图1所示,即第一翻转部22从上至下的宽度也沿布料的输入方向逐渐增大,这样第一翻转部22穿过布料的内侧后,布料的内侧会逐渐被第一翻转部22撑开,待布料移动至第二翻转部23的气孔231位置时,气管21与气孔231连通并在气孔231处输出与第二翻转部23的水平面垂直的气流,且布料的内径比输送筒座1大使得布料可翻转至输送筒座1的外壁,这样布料的内侧会受气流作用而向外翻转,翻转后的布料沿输送筒座1的外壁移动,第一输送电机31的输出端驱动第一输送轮32转动,第一输送轮3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翻转后的布料输出,需要说明的是,首端的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筒座、翻转圆筒和翻转支座,所述输送筒座置于所述翻转支座内,所述输送筒座内沿布料输入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板和多个第一导轮,所述输送板朝向输送筒座出料口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留有间距,所述第一导轮安装在所述输送筒座内的顶部和底部,并位于所述输送筒座出料口和输送板两者的间距上,且位于输送筒座顶部的第一导轮与位于输送筒座底部的第一导轮的间距沿布料输入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翻转圆筒包括气管以及相连接的第一翻转部和第二翻转部,第一翻转部插入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并与第一导轮配合以便第一翻转部穿过布料的内侧而使布料的内侧逐渐张开,所述第二翻转部位于所述输送筒座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气管与第二翻转部连接并与气孔连通,使得张开后的布料内侧受气流作用而向外翻转,所述翻转支座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输送电机和第一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轮连接,并通过第一输送轮带动翻转后的布料继续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部为圆锥体结构,且第一翻转部的倾斜面与对应相邻的第一导轮留有供布料通过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布开幅机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部的倾斜面与对应相邻的第一导轮的间隙为1mm

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布开幅机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倬刘总军李成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澳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