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移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95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移栽板,包括放置板,放置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均安装有安装管,安装管的内壁下部安装有根部保护管,根部保护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托盖,根部保护管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支架,两个支架上均转动设置有丝杠,丝杠上均螺纹连接有丝套,根部保护管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丝套分别穿出两个通孔的一端均设置有夹持板,两个丝杠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旋钮,通过旋转旋钮带动丝杠转动,使丝套在丝杠上水平移动,推动两个夹持板从两侧向中间移动,将根部保护管内的土壤挤压紧实,能有效防止秧苗在移动和移栽过程中土壤容易和植物根系分离的问题,防止秧苗在移动过程中根部散团受损。在移动过程中根部散团受损。在移动过程中根部散团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移栽板


[0001]本技术属于中草药种植育苗
,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移栽板。

技术介绍

[0002]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大多数的中草药最为重要部分就是其根系部分,根系的部分好坏,完全主宰了整个中草药的品质。
[0003]现有的育苗移栽板并没有对中草药根系保护的措施,在对中草药进行移栽时土壤容易和植物根系分离,造成根系容易被损坏,不利于中草药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移栽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移栽时土壤容易和植物根系分离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移栽板,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壁下部安装有根部保护管,所述根部保护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托盖,所述根部保护管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上均螺纹连接有丝套,所述根部保护管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丝套分别穿出两个所述通孔的一端均设置有夹持板,两个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旋钮,所述安装管上设置有灌溉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根部保护管和所述夹持板上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夹持板为弧形板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两面均设置有提手。
[0008]优选的,所述灌溉机构包括设置在放置板上端面、位于安装管一侧的蓄液管,所述蓄液管的一侧设置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上设置有滴灌阀,所述滴灌管的插入安装管的一端安装有滴灌头。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通过旋转旋钮带动丝杠转动,使丝套在丝杠上水平移动,推动两个夹持板从两侧向中间移动,将根部保护管内的土壤挤压紧实,通过提手将移栽板移动到栽种的苗圃内后,通过将底托盖从根部保护管的底部取下,并向上将土壤和中草药的根部推出根部保护管和安装管,最后栽种在地面开挖好的坑洞内,来完成对中草药幼苗进行移栽作业,能有效防止秧苗在移动和移栽过程中土壤容易和植物根系分离的问题,有效防止秧苗在移动过程中根部散团受损。
[0011]2、本技术通过透气孔引导根系进行生产,底托盖能防止秧苗从根部保护管的底部漏出,从而便于中草药的幼苗的根系能够稳健生长,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也缩短了秧
苗的适应期,能使其快速生长。
[0012]3、本技术通过开启滴灌管上的滴灌阀,将蓄液管内的营养液通过滴灌头滴入安装管内,对中草药幼苗进行滴灌作业,避免人工浇水冲击幼苗,并能够稳健的保证根系日常的水分补充量,避免中草药幼苗根系补充水分不足,影响到中草药幼苗的育苗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主视剖切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放置板;2、安装孔;3、安装管;4、根部保护管;5、底托盖;6、支架;7、丝杠;8、丝套;9、通孔;10、夹持板;11、旋钮;12、透气孔;13、提手;14、蓄液管;15、滴灌管;16、滴灌阀;17、滴灌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移栽板,包括放置板1,放置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2,数量为10个,安装孔2均无缝焊接有安装管3,安装管3的直径大于根部保护管4的直径,安装管3的内壁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根部保护管4,根部保护管4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托盖5,根部保护管4的外壁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架6,两个支架6上均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内过盈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内圈穿插有丝杠7,丝杠7上均螺纹连接有丝套8,根部保护管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9,两个丝套8分别穿出左右两个通孔9的一端均焊接有夹持板10,夹持板10为弧形板结构,两个丝杠7的伸出端均焊接有旋钮11,安装管3上焊接有灌溉机构,根部保护管4和夹持板10上均开设有透气孔12,透气孔12的直径为0.5cm,放置板1的前面两面均焊接有提手13。
[0020]图1、图2和图4,灌溉机构包括焊接在放置板1上端面、位于安装管3右侧的蓄液管14,蓄液管14的左侧焊接有滴灌管15,滴灌管15上焊接有滴灌阀16,滴灌管15的插入安装管3的出水端焊接安装有滴灌头17。
[002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旋转旋钮11带动丝杠7转动,使丝套8在丝杠7上水平移动,推动两个夹持板10从两侧向中间移动,将根部保护管4内的土壤挤压紧实,通过提手13将移栽板移动到栽种的苗圃内后,通过将底托盖5从根部保护管4的底部取下,并向上将土壤和中草药的根部推出根部保护管4和安装管3,最后栽种在地面开挖好的坑洞内,来完成对中草药幼苗进行移栽作业,能有效防止秧苗在移动和移栽过程中土壤容易和植物根系分离的问题,有效防止秧苗在移动过程中根部散团受损。通过透气孔12引导根系进行生产,底托盖5能防止秧苗从根部保护管4的底部漏出,从而便于中草药的幼苗的根系能够稳健生长,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也缩短了秧苗的适应期,能使其快速生长。通过开启滴灌管15上的滴灌阀16,将蓄液管14内的营养液通过滴灌头17滴入安装管3内,对中草药幼苗进行滴灌作业,避免人工浇水冲击幼苗,并能够稳健的保证根系日常的水分补充量,避免中草药
幼苗根系补充水分不足,影响到中草药幼苗的育苗效果。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移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板(1),所述放置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2),所述安装孔(2)均安装有安装管(3),所述安装管(3)的内壁下部安装有根部保护管(4),所述根部保护管(4)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托盖(5),所述根部保护管(4)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支架(6),两个所述支架(6)上均转动设置有丝杠(7),所述丝杠(7)上均螺纹连接有丝套(8),所述根部保护管(4)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9),两个所述丝套(8)分别穿出两个所述通孔(9)的一端均设置有夹持板(10),两个所述丝杠(7)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旋钮(11),所述安装管(3)上设置有灌溉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仁勇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鹏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