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90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属于检疫管理技术领域,其包括管理设备主体,所述管理设备主体的右侧面与风机组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组件的正面与第一连接管背面的一端相连通。该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通过设置风机组件、散流旋转板、线圈、磁板和螺旋气孔,此时气体吹动散流旋转板转动,同时线圈在磁板形成的磁场中转动,线圈切割磁感线形成电流,同时气体穿过螺旋气孔呈螺旋状进入管理设备主体内部,螺旋状气流可较为全面的吹在电子器件表面狭小缝隙中,实现对内部灰尘的彻底清理,在实现对管理设备主体内部散热的同时进行彻底的除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设备主体的正常运行。定程度上保证管理设备主体的正常运行。定程度上保证管理设备主体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检疫管理
,具体为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过信息录入模块将动物耳标信息、养殖场基础信息、运载车辆信息、运载路线信息等进行录入,利用互联网模块将动物检疫信息上传,利用查询模块可对动物所有信息进行查询,利用打印模块及时准确地打印出各种报表,证明,合格证,为动物检疫管理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且信息管理过程中会使用电子信息管理设备进行信息处理和传递,但是电子设备在使用时内部会散发热量导致温度较高,同时在使用过程容易出现静电,且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表面存在狭小缝隙,其中积留的灰尘难以清理,容易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解决了电子设备在使用时内部会散发热量导致温度较高,同时在使用过程容易出现静电,且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表面存在狭小缝隙,其中积留的灰尘难以清理,容易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包括管理设备主体,所述管理设备主体的右侧面与风机组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组件的正面与第一连接管背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端与第二连接管的右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卡接在管理设备主体的下表面。
[0007]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端与三个连接罩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连接罩的下表面与管理设备主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罩的上表面与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8]所述连接罩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连接筒,两个所述连接筒内壁设置有同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散流旋转板,所述框体内壁与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螺旋气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流旋转板的位置与第二连接管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散流旋转板表面设置有孔状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线圈,所述连接筒内壁设置有两个磁板,所述磁板的位置与线圈的位置相对应。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框体设置为环状,若干所述螺旋气孔呈环形设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框体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阴极板,所述框体
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阳极板,所述阴极板的位置与阳极板的位置相对应。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流旋转板的位置与阴极板和阳极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管理设备主体的下表面与支撑脚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管理设备主体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所述管理设备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排气孔。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该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通过设置风机组件、散流旋转板、线圈、磁板和螺旋气孔,直接控制风机组件工作,风机组件将外界空气抽吸进入连接罩内,此时气体吹动散流旋转板转动,同时线圈在磁板形成的磁场中转动,线圈切割磁感线形成电流,同时气体穿过螺旋气孔呈螺旋状进入管理设备主体内部,螺旋状气流可较为全面的吹在电子器件表面狭小缝隙中,实现对内部灰尘的彻底清理,在实现对管理设备主体内部散热的同时进行较为彻底的除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设备主体的正常运行。
[0018]2、该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通过设置阴极板、阳极板,利用产生的电流可控制阴极板和阳极板工作,阴极板与阳极板之间形成电场可对其中间流动的空气进行电离,且散流旋转板转动时可搅动气体保证空气与电场之间的充分混合接触,可形成负离子风,负离子风吹入管理设备主体内部,可对电子器件工作过程可能出现的静电进行处理,达到除静电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设备主体的正常使用。
[0019]3、该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通过设置散流旋转板,散流旋转板可将第二连接管排出气流进行阻挡,并降低气流速度,且保证气流顺利均匀的通过螺旋气孔形成螺旋气流进入管理设备主体内部,同时可将气流的冲击转化为部分电能控制阴极板和阳极板工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二连接管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连接罩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框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连接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连接筒立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连接板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管理设备主体;2、支撑脚;3、密封门;4、风机组件;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连接罩;8、框体;9、连接筒;10、旋转轴;11、散流旋转板;12、磁板;13、线圈;14、阳极板;15、阴极板;16、连接板;17、螺旋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9]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包括管理设备主体1,管理设备主体1的右侧面与风机组件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
置风机组件4,风机组件4工作的同时可将气体通入管理设备主体1内部,实现携带热量流出,风机组件4的正面与第一连接管5背面的一端相连通,第一连接管5的左端与第二连接管6的右端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之间转动时可进行拆卸,方便对风机组件4和第一连接管5进行组装,第二连接管6卡接在管理设备主体1的下表面。
[0030]第二连接管6的顶端与三个连接罩7的下表面相连通,连接罩7的下表面与管理设备主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罩7的上表面与框体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31]连接罩7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连接筒9,两个连接筒9内壁设置有同一旋转轴10,通过设置连接筒9和旋转轴10,连接筒9可对旋转轴10和散流旋转板11的转动起到稳定和支撑作用,保证散流旋转板11的稳定流畅转动,旋转轴10的外表面设置有散流旋转板11,框体8内壁与连接板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16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螺旋气孔17,通过设置螺旋气孔17,若干螺旋气孔17呈环形设置,可保证气体沿螺旋气孔17流出时呈螺旋状,使气流形成稳定的螺旋状结构。
[0032]具体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散流旋转板11的位置与第二连接管6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散流旋转板11,散流旋转板11可将第二连接管6排出气流进行阻挡,并降低气流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包括管理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主体(1)的右侧面与风机组件(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组件(4)的正面与第一连接管(5)背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左端与第二连接管(6)的右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6)卡接在管理设备主体(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顶端与三个连接罩(7)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连接罩(7)的下表面与管理设备主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罩(7)的上表面与框体(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罩(7)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连接筒(9),两个所述连接筒(9)内壁设置有同一旋转轴(10),所述旋转轴(10)的外表面设置有散流旋转板(11),所述框体(8)内壁与连接板(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6)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螺旋气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检疫管理电子信息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旋转板(11)的位置与第二连接管(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散流旋转板(11)表面设置有孔状结构。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祯涛周建胜刘瑞菊李师军臧海燕王峰升王侃徐伟王宇博刘晓敏秦绪志王仲勇臧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动物卫生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