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治疗仪及其电极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80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场治疗仪及其电极贴片,用于肿瘤电场治疗,电极贴片包括向患者肿瘤部位施加交变电场的多个电极单元、多个连接两相邻电极单元的连接部以及一与连接部连接的接线部,多个电极单元至少呈三行四列排布,每个电极单元均至少与两个连接部连接,多个电极单元呈间隔状设置以形成位于电极单元之间的多个开放空间,所述接线部呈穿过一开放空间状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场治疗仪及其电极贴片具有位于多个电极单元之间的开放空间,在肿瘤电场治疗过程中,可以使患者贴敷电极片对应的皮肤表面聚集的热量和出汗产生的水汽通过开放空间排向外界空气中,避免皮肤红斑、瘙痒和毛囊发炎、疼痛、丘疹等皮肤不适症状。丘疹等皮肤不适症状。丘疹等皮肤不适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场治疗仪及其电极贴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场治疗仪及其电极贴片,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等,但都存在相应的缺点,比如放疗和化疗会产生副作用,会杀死正常的细胞。利用电场来治疗肿瘤也是目前研发前沿之一,肿瘤电场治疗通过特殊的电场发生器产生一种通过低强度、中高频、交变电场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肿瘤治疗方法。研究表明,电场治疗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等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施加的电场可影响微管蛋白的聚集,阻止纺锤体形成,抑制有丝分裂进程,诱导癌细胞凋亡。
[0003]用于治疗肿瘤的电场治疗仪主要包括电场发生器以及与电场发生器电性连接的电极贴片。电极贴片包括能够传递交变电场的电极阵列,电极阵列包含一柔性电路板、固定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背离皮肤一侧的绝缘板及焊接设置于柔性电路板面对皮肤一侧的介电元件。为了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需要长时间将电极贴片配置于患者肿瘤部位对应的皮肤表面进行交变电场肿瘤治疗。在长时间通过电极贴片向患者肿瘤部位施加交变电场进行肿瘤治疗时,会使皮肤表面聚集热量,引起出汗产生水汽。水汽如果不能及时排出的话会造成皮肤外部的汗腺、毛囊阻塞,进而引发皮肤红斑、瘙痒和毛囊发炎、疼痛、丘疹等皮肤不适症状。
[0004]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极贴片及电场治疗仪,以克服上述电极贴片及电场治疗仪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散热排水汽的、避免皮肤不适的电极贴片及电场治疗仪。
[0006]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贴片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极贴片,用于肿瘤电场治疗,其包括向患者肿瘤部位施加交变电场的多个电极单元、多个连接两相邻电极单元的连接部以及一与连接部连接的接线部,所述多个电极单元至少呈三行四列排布,所述每个电极单元均至少与两个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电极单元呈间隔状设置以形成位于电极单元之间的多个开放空间,所述接线部呈穿过一开放空间状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位于同行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位于同行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为8mm

22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位于同列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
[0010]进一步的,所述位于同列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为6.5mm

25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位于相邻行相邻列并呈对角状排布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
[0012]进一步的,所述位于相邻行相邻列并呈对角状排布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为19mm

33.3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单元呈圆形片状构造,其直径大致为21mm

22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电极单元间隔地分布在最大为242mm
×
166mm的区域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电极单元间隔地分布在最小为166mm
×
103.5mm的区域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4.5mm

6mm。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4.5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中至少一同行相邻或同列相邻的两电极单元之间呈断开状设置,所述呈断开状设置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形成有间隔C。
[0019]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穿过间隔C。
[0020]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由一连接部朝间隔C方向侧向延伸设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大致呈“一”字型设置。
[0022]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桥设在与呈间隔状设置的两电极单元分别连接的两连接部之间。
[0023]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大致呈“T”字形设置。
[0024]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包括桥设在两连接部之间的桥接段以及由桥接段朝间隔C延伸设置的接线段。
[0025]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的桥接段与其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均呈垂直状设置,所述接线部的接线段与桥接段呈垂直状设置。
[0026]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的桥接段的宽度为4.5mm

6mm,所述接线部的接线段宽度为4mm

8mm。
[0027]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单元为20个,分布在呈四行六列围设的阵列区域内。
[0028]进一步的,所述20个电极单元按照首行与末行各设有四个电极单元、中间两行每行各设六个电极单元的方式分布在四行六列的阵列区域内。
[0029]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开放空间中最大的开放空间的面积大致为4428mm2。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开放空间中最小的开放空间的面积为452mm2。
[0030]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与接线部焊接的导线。
[0031]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多个电极单元的背衬,所述背衬设有供导线穿过的穿线孔。
[0032]本专利技术的电场治疗仪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场治疗仪,包括电场发生器以及与电场发生器电性连接的上述电极贴片。
[0033]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贴片具有位于多个电极单元之间的开放空间,在肿瘤电场治疗过程中,可以使患者贴敷电极片对应的皮肤表面聚集的热量和出汗产生的水汽通过开放空间排向外界空气中,避免皮肤红斑、瘙痒和毛囊发炎、疼痛、丘疹等皮肤不适症状。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场治疗仪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贴片的立体组合图。
[0035]图2为图1中的电极贴片的立体分解图。
[0036]图3为图2中电极阵列及导线的立体分解图。
[0037]图4为图3中电极阵列的介电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电极贴片100、电极阵列1、电极单元10、柔性电路板11、主体部111、连接部112、接
线部113、桥接段1130、接线段1131、金手指1132、导电盘114、导电芯1140、绝缘板12、介电元件13、穿孔131、金属层132、温度传感器14、开放空间15、背衬2、穿线孔21、支撑件3、支撑单元30、通孔31、导线4、热缩套管41、插头42、粘贴件5、绝缘基板B、间隔C。
具体实施方式
[004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0041]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肿瘤用的电场治疗仪(未图示)包括电场发生器(未图示)及与电场发生器(未图示)连接的电极贴片100,电极贴片100贴敷在人体皮肤表面,将电场发生器(未图示)产生的治疗电场作用于人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极贴片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贴片,用于肿瘤电场治疗,其包括向患者肿瘤部位施加交变电场的多个电极单元、多个连接两相邻电极单元的连接部以及一与连接部连接的接线部,其特征在于:多个电极单元至少呈三行四列排布,每个电极单元均至少与两个连接部连接,多个电极单元呈间隔状设置以形成位于电极单元之间的多个开放空间,所述接线部呈穿过一开放空间状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行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行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为8mm

2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列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列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为6.5mm

2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行相邻列并呈对角状排布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行相邻列并呈对角状排布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为19mm

33.3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呈圆形片状构造,其直径大致为21mm

22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多个电极单元间隔地分布在最大为242mm
×
166mm的区域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多个电极单元间隔地分布在最小为166mm
×
103.5mm的区域内。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4.5mm

6mm。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4.5mm。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多个电极单元中至少一同行相邻或同列相邻的两电极单元之间呈断开状设置,所述呈断开状设置的两相邻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晟孙虎沈琪超于晶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