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震勘探和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海水道储层近年来持续获得重大勘探发现,是海洋油气勘探的重要储层类型。与陆上河流
‑
三角洲砂体相比,深海水道储层在沉积构成叠置样式、切叠关系、分布模式和非均质性等方面更加复杂,砂体表征评价极具挑战。“如何实现深海水道储层的精细表征与快速评价”是水道储层高效勘探开发的核心关键。目前常用的水道储层表征与评价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包括“分类法水道储层评价方法”和“有井约束水道储层刻画技术”。分类法水道储层评价方法的核心内涵是依据深海水道的“几何参数、侵蚀能力、限制条件、发育期次、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将深海水道分为不同类型,进而对其富砂性进行评价,依据弯曲度将深海水道区分为顺直水道、低弯度水道及高弯度水道;认为顺直水道含砂率较高、低弯度水道含砂率中等,而高弯度水道含砂率较低,这种评价方法难以实现对深海水道内部相带的有效表征,所得到得的评价结果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地震资料获取目标海底扇的地质年代,根据所述目标海底扇的地质年代判断所述目标海底扇的形成气候背景期为冰室气候期或温室气候期;步骤S2,识别所述目标海底扇形中地层地震反射由连续反射陡变为杂乱反射且坡度由平坦转折为陡倾的陆架坡折点,将所述目标海底扇形成发育时期所对应的起始陆架坡折点和末期陆陆架坡折点之间的系列陆架坡折点连线,以获取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陆架坡折迁移轨迹;步骤S3,结合所述气候背景期和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进行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步骤S31,根据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判别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以及陆架可容空间条件;步骤S32,结合所述气候背景期、所述沉积物供给条件以及所述陆架可容空间条件三者进行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包括:步骤S311,以起始陆架坡折点为坐标原点建立陆架坡折迁移轨迹坐标系,X轴代表陆架坡折沿水平方向运动,其中向盆地进积为正,而向陆地方向退积则为负,Y轴代表陆架坡折沿垂直方向运动,其中向上加积为正,向下底积为负;步骤S312,判断陆架坡折迁移轨迹的轨迹类型;步骤S313,若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为上升轨迹,则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陆架坡折加积速度:dy为所述起始陆架坡折点和所述末期陆架坡折在Y轴上垂直投影之间的实际距离陆架坡折加积距离,T为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地质年龄;R
a
为陆架坡折加积速度;步骤S314,根据所述陆架坡折加积速度判别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包括:步骤S315,若所述陆架坡折迁移轨迹为下降轨迹,则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陆架坡折进积速度:dx为所述起始陆架坡折点和所述末期陆架坡折点在X轴上水平投影之间的实际距离陆架坡折进积距离,R
p
为陆架坡折进积速度;步骤S316,根据所述陆架坡折进积速度判别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陆缘分类的海底扇富砂性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4中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的判别设定为:R
a
>150m/My,所述目标海底扇为高速沉积物供给的高Qs;
R
a
<150m/My,所述目标海底扇为低速沉积物供给的低Qs;步骤S316中所述目标海底扇形的沉积物供给条件的判别设定为:R
p
>10km/My,所述目标海底扇为高速沉积物供给的高Qs;当R
p
<10km/My时,所述目标海底扇为低速沉积物供给的低Qs。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