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智能光疗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62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智能光疗箱,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侧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两个旋转升降装置,所述旋转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透明底板二,所述透明底板二为类L型,所述透明底板的顶部设有平移放置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新风制冷装置;所述底座二内设有控制处理器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底板二的侧壁设有电源线插口,所述底座二和箱体的底部均设有贯穿的排风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座和排风扇。该光疗箱可以将整个光疗床拿出,避免影响婴儿的睡眠;同时,该婴儿智能光疗箱不仅能够控温,还具有新风功能,大大提高了婴儿在光疗箱中光疗时的舒适度。儿在光疗箱中光疗时的舒适度。儿在光疗箱中光疗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智能光疗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智能光疗箱。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从而导致皮肤、巩膜及粘膜出现黄染的临床病症。1958年,Cremer等人提出光照疗法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病)。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机制是通过使过高的未结合的胆红素经光氧化及异构化作用后产生胆绿色和无毒的水溶性双吡咯,经胆汁排泄到肠道或从尿中排除,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一种有效方法,已被医学界公认。传统的新生儿黄疸治疗箱有荧光灯、卤素聚光灯、光毯光疗仪等,但这些仪器存在光衰强、光照强度弱等缺点,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紫外光和红外光。而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发光二极管(LED)光电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发光效率不断提高,由于其单色性好、体积小、寿命长、能量消耗低、使用直流电、发热量低和控制灵活等特点,LED光源在新生儿黄疸治疗箱中应用也越来越受关注。
[0003]现有的新生儿光疗箱在光疗结束后,需要打开箱门,直接将婴儿从光疗箱中拿出,这样会打扰婴儿的睡眠;此外,现有的婴儿智能光疗箱虽然能控温,但是不具有新风功能,当婴儿在光疗箱中待的时间较长时,婴儿的舒适度将降低,不能让婴儿安静的在光疗箱中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智能光疗箱,该光疗箱可以将整个光疗床拿出,避免影响婴儿的睡眠;同时,该婴儿智能光疗箱不仅能够控温,还具有新风功能,大大提高了婴儿在光疗箱中光疗时的舒适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智能光疗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侧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板二的顶部设有两个旋转升降装置,所述旋转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透明底板二,所述透明底板二为类L型,所述透明底板的顶部设有平移放置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新风制冷装置;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处理器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电源线插口,所述底座和箱体的底部均设有贯穿的排风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座和排风扇;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出口,所述箱体的外侧壁设有用于开关出口的开关门装置;所述箱体的顶部、底部和箱体的两相对侧壁均设有LED蓝光灯;
[0006]所述旋转升降装置包括旋钮、转动杆、支撑块一、锥形齿轮一和两个升降装置,两个所述升降装置对称分布于锥形齿轮一两侧;所述旋钮位于箱体外部,所述旋钮的转轴处与转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旋钮的端部穿过箱体的侧壁和支撑块一与锥形齿轮一的旋转轴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一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一同时与两个升降装置啮合;
[0007]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锥形齿轮四、支撑块二、传动杆、锥形齿轮二、锥形齿轮三、轴承一、螺纹杆二、升降套筒、转动块和支撑杆;所述锥形齿轮四与锥形齿轮一啮合,所述锥形齿轮四的转轴处与传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锥形齿轮四的端部与锥形齿轮二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二与锥形齿轮三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三套接于螺纹杆二上,所述螺纹杆二的底部与轴承一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一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套筒套接于螺纹杆二上;所述升降套筒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凹槽的两相对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套接于支撑杆上,所述转动块的顶部与透明底板二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所述平移放置装置包括两个伺服电机、两个螺纹杆一和光疗床;所述光疗床的底部与透明底板二的顶部连接,两个所述伺服电机均嵌设于透明底板二的竖直段内,两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两个螺纹杆一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光疗床的底部套接于两个螺纹杆一上,所述光疗床的底部嵌设有透明底板一,所述光疗床的底部与透明底板二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光疗床的四个侧壁均为透明玻璃板;
[0009]所述新风制冷装置包括换热箱体、加湿装置、制冷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换热箱体与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嵌设于箱体的内侧壁,所述制冷装置位于换热箱体内;所述换热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进风口一,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进风口二,所述进风口二位于制冷装置与换热箱体的底部之间;所述进风口二内设有过滤器;所述加湿装置位于制冷装置与换热箱体的顶部之间;所述换热箱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送风装置位于出风口内;
[0010]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多个制冷半导体、两个导热板和多个散热片;所述制冷半导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热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散热片分别与两个导热板固定连接;
[0011]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旋转电机、转动轴、贯流风扇和轴承二;所述旋转电机和轴承二均嵌设于换热箱体的顶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和轴承二固定连接;所述贯流风扇套接于转动轴上;
[0012]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超声波加湿器、水箱和注水口;所述超声波加湿器与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与箱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与超声波加湿器贯通,所述水箱的顶部与注水口连接;
[0013]所述光疗床的内侧壁设有凝胶垫,所述凝胶垫内嵌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升降套筒套接于螺纹杆二上,同时锥形齿轮二与锥形齿轮三啮合,通过旋转两端的旋钮,可以实现对光疗床的两端高度进行调节;将光疗床的底部套接于两个螺纹杆一上,且螺纹杆一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实现整个光疗床在透明底板二的顶部滑动的效果,当光疗床从出口处移动至箱体外部时,医护人员直接将光疗床取出,这样就能达到不影响婴儿睡眠的效果;在换热箱体内安装制冷装置和加湿装置,可以调节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制冷装置与换热箱体底部之间安装过滤器,且在换热箱体的顶部安装送风装置,这样可以将箱体外的空气吸入箱体内,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达到提高婴儿光疗舒适度的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侧板、两组滚轮、滑板和两个固定螺纹杆;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侧壁均设有滚动槽,两组所述滚轮均与滑板的两端固定
连接,两组所述滚轮分别位于滚动槽内,所述滑板的两端均设有与固定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固定螺纹杆穿过支撑侧板的侧壁,且所述固定螺纹杆与支撑侧板螺纹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板的两端安装滚轮,滚轮位于固定螺纹杆上,这样可以实现对滑板进行上下平移,实现对出口进行开关的效果;通过在支撑侧板三贯穿设置固定螺纹杆,且滑板的两端开设螺纹槽,当向上推动滑板时,可以旋转固定螺纹杆,使得固定螺纹杆的端部进入螺纹槽内,这样打开出口后对滑板进行固定的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设有摄像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摄像头,在控制处理器嵌入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婴儿光疗过程中的眼罩佩戴情况;同时可以通过摄像头对箱体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设有传感线,所述传感线与控制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智能光疗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侧底部设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的顶部设有两个旋转升降装置,所述旋转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透明底板二(10),所述透明底板二(10)为类L型,所述透明底板的顶部设有平移放置装置;所述箱体(1)的侧壁设有新风制冷装置;所述底座(18)二内设有控制处理器(34)和无线传输装置(35),所述底板二的侧壁设有电源线插口(38),所述底座(18)二和箱体(1)的底部均设有贯穿的排风道(37),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座(15)和排风扇(36);所述箱体(1)的侧壁设有出口(20),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设有用于开关出口(20)的开关门装置;所述箱体(1)的顶部、底部和箱体(1)的两相对侧壁均设有LED蓝光灯(4);所述旋转升降装置包括旋钮(32)、转动杆(16)、支撑块一(33)、锥形齿轮一(14)和两个升降装置,两个所述升降装置对称分布于锥形齿轮一(14)两侧;所述旋钮(32)位于箱体(1)外部,所述旋钮(32)的转轴处与转动杆(16)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6)远离旋钮(32)的端部穿过箱体(1)的侧壁和支撑块一(33)与锥形齿轮一(14)的旋转轴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一(33)的底部与底座(18)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一(14)同时与两个升降装置啮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锥形齿轮四(17)、支撑块二(13)、传动杆(12)、锥形齿轮二(45)、锥形齿轮三(46)、轴承一(44)、螺纹杆二(47)、升降套筒(9)、转动块(49)和支撑杆(48);所述锥形齿轮四(17)与锥形齿轮一(14)啮合,所述锥形齿轮四(17)的转轴处与传动杆(1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2)远离锥形齿轮四(17)的端部与锥形齿轮二(45)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二(45)与锥形齿轮三(46)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三(46)套接于螺纹杆二(47)上,所述螺纹杆二(47)的底部与轴承一(44)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一(44)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套筒(9)套接于螺纹杆二(47)上;所述升降套筒(9)的顶部设有凹槽(50),所述支撑杆(48)的两端与凹槽(50)的两相对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49)套接于支撑杆(48)上,所述转动块(49)的顶部与透明底板二(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平移放置装置包括两个伺服电机(7)、两个螺纹杆一(8)和光疗床(6);所述光疗床(6)的底部与透明底板二(10)的顶部连接,两个所述伺服电机(7)均嵌设于透明底板二(10)的竖直段内,两个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与两个螺纹杆一(8)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光疗床(6)的底部套接于两个螺纹杆一(8)上,所述光疗床(6)的底部嵌设有透明底板一(30),所述光疗床(6)的底部与透明底板二(10)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光疗床(6)的四个侧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希李颖馨张秀娟陈琼胡艳玲胡勇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