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61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4
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包括外壳、原液桶、计量泵、过滤器、电磁截止阀、流量计、止逆阀、混液管、均混器及排液阀;过滤器及排液阀位于外壳外部且其余部件位于壳体内部;原液桶设在外壳底部,计量泵位于原液桶上方,计量泵进液口通过管软与原液桶桶口相连且管软插入桶底;计量泵出液口与混液管管体进液口相连;过滤器进水口与自来水龙头相连,过滤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止逆阀进水口相连,止逆阀出水口与混液管进水口相连;电磁截止阀和流量计依次安装在过滤器与止逆阀之间的管道上;混液管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均混器进液口相连,均混器出液口与排液阀进液口相连;原液桶配置有抽拉式限位储盒;外壳顶部面板上设有屏显式控制器和控制按钮。和控制按钮。和控制按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毒液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养成了日常消毒的习惯,而人们购买消毒液的途径基本上只能限定在药店、超市或者网店,由于受到消毒液生产制备及销售运输环节的制约,消毒液的成本很难进一步降低。此外,现有的消毒液生产制备及销售运输环节完全没有考虑商场、酒店等场所内的应用场景,并且这些消毒液制备装置都只满足工厂化生产需要,需要将事先设定好配比的原液与稀释水送入搅拌罐内进行搅拌混合,之后再将混合好的消毒液在工厂内进行灌装,灌装完成后的消毒液再经过运输销售环节来到消费者手中,而这种传统的消毒液生产及销售方式,不但消毒液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并且运输销售过程还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因此导致消毒液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改变了传统的消毒液生产制备及销售运输方式,消毒液的制备从工厂变为了商场、酒店等场所,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自动通过消毒液制备装置获取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同时消费者可根据人机交互界面和提示音进行操作,操作难度低,进一步降低了消毒液的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包括外壳、原液桶、计量泵、过滤器、电磁截止阀、流量计、止逆阀、混液管、均混器及排液阀;所述原液桶、计量泵、电磁截止阀、流量计、止逆阀、混液管及均混器位于外壳内部,所述过滤器及排液阀位于外壳外部;所述原液桶设置在外壳底部,所述计量泵位于原液桶上方,计量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软与原液桶的桶口相连通,且管软通过桶口插入原液桶的桶底;所述计量泵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与混液管管体上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自来水龙头相连通,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止逆阀的进水口相连通,止逆阀的出水口与混液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电磁截止阀和流量计依次安装在过滤器与止逆阀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混液管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均混器的进液口相连通,均混器的出液口与排液阀的进液口相连通。
[0005]所述原液桶的数量若干,每个原液桶均配置有一台计量泵,所有计量泵出液口外接的软管汇接于混液管管体上的进液口。
[0006]所述均混器的数量若干,若干均混器串联布置。
[0007]所述均混器采用管式结构,在均混器的管体内壁上分布有若干扰流板。
[0008]所述原液桶配置有限位储盒,原液桶放置在限位储盒内;所述限位储盒采用抽拉式结构,在所述外壳背部面板的下端开设有储盒抽拉口,当限位储盒通过储盒抽拉口完全插入外壳内部时,限位储盒的侧板与外壳背部面板相互嵌合在一起,且在限位储盒的侧板
上设置有把手。
[0009]在所述限位储盒上方的外壳侧板上设置有检修门。
[0010]在所述外壳的顶部面板上设置有屏显式控制器,在屏显式控制器的侧方分别设置有控制按钮和观察窗。
[0011]所述混液管、均混器与外壳之间通过卡箍进行加固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改变了传统的消毒液生产制备及销售运输方式,消毒液的制备从工厂变为了商场、酒店等场所,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自动通过消毒液制备装置获取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同时消费者可根据人机交互界面和提示音进行操作,操作难度低,进一步降低了消毒液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外壳未示出)的立体图;
[0017]图中,1—外壳,2—原液桶,3—计量泵,4—过滤器,5—电磁截止阀,6—流量计,7—止逆阀,8—混液管,9—均混器,10—排液阀,11—限位储盒,12—把手,13—检修门,14—屏显式控制器,15—控制按钮,16—观察窗,17—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如图1~3所示,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包括外壳1、原液桶2、计量泵3、过滤器4、电磁截止阀5、流量计6、止逆阀7、混液管8、均混器9及排液阀10;所述原液桶2、计量泵3、电磁截止阀5、流量计6、止逆阀7、混液管8及均混器9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过滤器4及排液阀10位于外壳1外部;所述原液桶2设置在外壳1底部,所述计量泵3位于原液桶2上方,计量泵3的进液口通过管软与原液桶2的桶口相连通,且管软通过桶口插入原液桶2的桶底;所述计量泵3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与混液管8管体上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4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自来水龙头相连通,过滤器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止逆阀7的进水口相连通,止逆阀7的出水口与混液管8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电磁截止阀5和流量计6依次安装在过滤器4与止逆阀7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混液管8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均混器9的进液口相连通,均混器9的出液口与排液阀10的进液口相连通。
[0020]所述原液桶2的数量若干,每个原液桶2均配置有一台计量泵3,所有计量泵3出液口外接的软管汇接于混液管8管体上的进液口。
[0021]所述均混器9的数量若干,若干均混器9串联布置。
[0022]所述均混器9采用管式结构,在均混器9的管体内壁上分布有若干扰流板。当消毒液经过扰流板时,会被扰流板进行被动搅拌,使消毒液原液和过滤后的自来水进行充分均混,进而使均混后的消毒液浓度更精准。
[0023]所述原液桶2配置有限位储盒11,原液桶2放置在限位储盒11内;所述限位储盒11采用抽拉式结构,在所述外壳1背部面板的下端开设有储盒抽拉口,当限位储盒11通过储盒
抽拉口完全插入外壳1内部时,限位储盒11的侧板与外壳1背部面板相互嵌合在一起,且在限位储盒11的侧板上设置有把手12。当需要对原液桶2的消毒液原液进行补液时,只需握住把手12向后推拽,就可以将限位储盒11从外壳1中拉出,之后就可以向限位储盒11内的原液桶2补充消毒液原液,当补液完成后,重新将限位储盒11推回到外壳1中即可。
[0024]在所述限位储盒11上方的外壳1侧板上设置有检修门13。当装置出现故障后,维修或更换零件时,只需打开检修门13,就可以方便的进行装置维修和更换零件。
[0025]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面板上设置有屏显式控制器14,在屏显式控制器14的侧方分别设置有控制按钮15和观察窗16。通过观察窗16可以随时观察外壳1内部情况,方便及早发现问题。
[0026]所述混液管8、均混器9与外壳1之间通过卡箍17进行加固连接。由于消毒液经过混液管8和均混器9时会对二者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通过卡箍17将混液管8和均混器9与外壳1进行加固,便可以有效提高混液管8和均混器9的抗冲击性能,也能提高附近管路接头的强度,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原液桶、计量泵、过滤器、电磁截止阀、流量计、止逆阀、混液管、均混器及排液阀;所述原液桶、计量泵、电磁截止阀、流量计、止逆阀、混液管及均混器位于外壳内部,所述过滤器及排液阀位于外壳外部;所述原液桶设置在外壳底部,所述计量泵位于原液桶上方,计量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软与原液桶的桶口相连通,且管软通过桶口插入原液桶的桶底;所述计量泵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与混液管管体上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自来水龙头相连通,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止逆阀的进水口相连通,止逆阀的出水口与混液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电磁截止阀和流量计依次安装在过滤器与止逆阀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混液管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均混器的进液口相连通,均混器的出液口与排液阀的进液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多功能消毒液混合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桶的数量若干,每个原液桶均配置有一台计量泵,所有计量泵出液口外接的软管汇接于混液管管体上的进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多功能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旷达陈晓哲刘俊岐张家琪郭小娜刘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